萬達商業2016年9月20日正式從港交所退市,如今剛好整整4年7個月,在A股不得其門而入之后,王健林重回資本市場的計劃似乎有了新動態。
4月20日,中國新城鎮發展有限公司公布,其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中國新城鎮29.17億股股份一事,如今共有3家意向受讓方向其控股股東國開國際控股提交了申請材料,并繳納了締約保證金,分別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樂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新城鎮29.17億股股份,占中國新城鎮已發行股份數量的29.99%。而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截止本公告日,國開國際控股持有中國新城鎮5,347,921,071股股份,占后者已發行股本的約54.98%。
這也意味著,交易完成后,國開國際控股持有中國新城鎮的股份降至約24.99%,最終受讓方則持股29.99%,并成為中國新城鎮控股股東。
只是“肥肉”同時有三家企業看中,萬達商業能否拿到這個“殼”還是未知數。
況且中國新城鎮也在公告中提示,國開國際控股將盡快組織評審委員會對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按照《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54號)等有關規定,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擇優選擇,并在獲得國開國際控股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后確定最終受讓方,與其簽署本次公開征集轉讓的正式協議。
“若經綜合評審和國有資產審批程序沒有產生最終受讓方,則國開國際控股可重新公開征集受讓方或終止本次公開征集轉讓事項。”
退市這些年
事實上,在經歷了四年半“回A”遙遙無期的排隊之后,萬達對于A股IPO已不抱期望,并最終在今年3月24日宣布,撤回萬達商業A股IPO申請。
“基于對自身戰略的研判,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決定對本公司從事輕資產商業運營、科技、數據、人員等相關資源進行重組,以盡快實現境內外上市。因此公司決定,撤回萬達商業A股IPO申請。”萬達集團在通告中這樣表示。
上市目的地還是港交所,上市主體還是萬達商業,但已經又不是曾經上市過的萬達商業。
過往資料顯示,萬達商業首次登陸資本市場,是在2014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敲鐘,并成為當年港交所最大IPO。
而這次意向接盤中國新城鎮的樂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則是在2014年10月13日注冊成立,最初100%出資公司就是當時即將登陸港交所的“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在香港上市之后,2015年9月,萬達商業還啟動了內地IPO程序,向證監會報送了招股書。當時萬達商業擬上市的資產以商場(包含商場管理運營)、酒店(包含酒店管理運營)和文旅項目三類為主。
后來的故事大家應該不陌生——2016年3月,登陸資本市場僅一年多的萬達商業宣布,管理層鑒于內地和香港市場的估值落差,萬達商業計劃從港交所退市,同時推動其在國內A股上市。
當年5月底,萬達商業將私有化價格確定為52.8港元,僅比48港元的發行價溢價10%。并最終在2016年9月30日正式自港交所退市。
再后來,轉型“輕資產”成為企業共識。2018年1月,萬達商業引入騰訊、蘇寧、京東、融創等4家戰投。彼時,董事長王健林曾承諾,在一至兩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今后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樂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18年3月13日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事實上,為了往輕資產轉型,萬達集團在2017、2018年間的出售動作從未停止,從文旅城到海外資產,再到電影、體育及金融業務。
王健林2019年初介紹:“2018年開業的萬達廣場中,輕資產已達19個。新發展的58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達50個。從2019年起,開業的輕資產廣場超過一半,以后占比越來越高,也許幾年以后開業項目全部都是輕資產。新開業的酒店全部是委托管理的輕資產。”
至2019年底,萬達商管宣布完成房地產業務剝離,集團所有地產業務則歸到萬達地產體系之中,繼續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通過招拍掛、商業綜合體和文旅項目等形式獲取開發用地。
或許不止輕資產?
但轉型輕資產的同時萬達集團也在“掉隊”。過往數據顯示,自2016年從港股退市后,萬達商管的營業收入由微升轉為下滑,并且下滑幅度正在進一步擴大。2015年末到2019年末,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321億元、1298.55億元、1355.67億元、1065.49億元、786.56億元,同比下降1.7%、上升4.4%、下降21.4%、下降26.18%。
2019年,萬達商管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243.98億元,也同比減少17.28%。
于是2020年,當重新重視地產業務的王健林,提出全年地產銷售目標是1000億元時,不少報道的一致說法是“萬達重回地產”。
只是現實太骨感,萬達在去年6月末向各個項目匯集銷售數據之后,得出的結果是,上半年地產集團完成銷售額僅200多億元。為此,彼時的萬達地產集團總裁呂正韜,也于7月6日從供職18年的公司離開,接任者是張霖。
萬達集團2020年的地產業務如何暫時不得而知,因為其今年1月公布的業績數據已簡單了許多,僅披露2020年萬達實體服務業的經營數據。
數據透露,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368座萬達廣場客流同比增長6.4%,銷售額同比增長15.8%;全國可比萬達廣場客流同比2019年回升至97.4%,全國可比萬達廣場銷售額同比2019年增長7.7%
2020年全年,全國萬達廣場出租率99.4%,租金收繳率99.9%;據悉,為支持中小商戶抗擊疫情,2020年全國萬達廣場減免租金超過43.3億元,如扣除這一因素影響,2020年全國萬達廣場租金同比2019年增長8.1%。
上市資產包真的只有輕資產商業運營嗎?打算“借殼”的主體——樂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的信息,卻有些值得深究。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悉,樂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在2019年1月22日已變更,“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并由“萬達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新的全資控股股東,法人代表也在7月30日由呂正韜變更為張霖,這兩者也剛好是先后主持萬達地產業務總裁。
而企查查的企業信息也顯示,樂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企業達121家。對外投資行業前五行業中,房地產業有81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6家,金融業4家,批發和零售業4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2家。
僅從表面看,樂山萬達廣場并不只有“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