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柳二白
零售的風一直在吹。前兩年是小業態風行,今年風向標一轉,大業態又成了熱門。
5月份永輝低調開了首家倉儲超市之后,兩個月過去,永輝的倉儲店突破了30家。倉儲店一時間熱鬧非凡,除了早先耳熟能詳的山姆會員店、Costco,盒馬、麥德龍也開相繼開出了會員店,近期一家本土零售商在北京開了一家名叫Fudi的會員店,會員費高達365元。
勁風猛吹,精彩紛呈,一時間倉儲會員店的風景獨好。除了已開的門店,以上各大零售商都在繼續醞釀開分店,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一兩年內,倉儲會員店會有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到時能服務更多的消費者,當然競爭比現在要激烈得多。
在所有的倉儲會員店中,永輝的倉儲店算是別具一格,有倉儲店精髓但又與傳統倉儲會員店不同。
永輝不收會員費,消費者可無門檻到門店購物。其他會員店,為了更好的服務目標顧客群,同時也作為一個取得利潤的手段,都要向消費者收取會員費:山姆個人會籍一年的費用是260元,Costco每年是299元,盒馬X會員每年是258元,麥德龍PLUS會員每年是199元,Fudi每年是365元。除了新開的Fudi沒看到相關數據,許多會員店的會員少則幾十萬人,多則幾百萬人。
為了提升會員的價值,零售商會提供額外福利,比如購物返利,會員日享受低價折扣,開卡禮,會員日購物5倍積分等,這些都能讓消費者與零售商聯系得更為緊密。
永輝在保持倉儲店價低的特色下,放棄了對會費的要求,把門檻放低,目標顧客群則更為廣泛。其他零售商的倉儲店服務人群更著意于中高端消費者,永輝在倉儲店上仍沿襲了以往的零售風格——親民,價低。
目前永輝的倉儲店都是由舊店改造而成,相比其他零售商的會員店,永輝是對現有物業的物盡其用。永輝歷經大賣場的輝煌時代,大賣場在當下盡顯疲態,永輝的許多大體量門店面臨諸多問題。
大賣場門店大多簽約時間長,看永輝2021年一季度報告,新簽約的大體量門店租期一般都在15-20年,可見現有門店的租期都不會太短。如果頻繁關店來止損,不僅損失市場和銷售額,同時還要面臨諸多賠償,如果能對現有門店進行改造,創出一套風格,還能受到消費者歡迎,這不失為一種好方式。
永輝開出第一家倉儲店后,又迅速地開出30多家,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這一方面顯示出永輝前期在倉儲業態的充分準備和鋪墊,才有了現在厚積薄發之勢;另一方面也說明,永輝的大賣場業態改造迫在眉睫,再拖累下去,后果可能不堪設想,同時,作為上市公司的永輝也急需找回自己的優勢與曾經的輝煌,畢竟不能每次交出的報告都不好看。從“生鮮為王”時代走過來的永輝,需要在線上搶奪份額、社區團購圍剿的當下,重新建立自己的優勢,重新找回自己的特色。
永輝倉儲店的口號是“天天平價,始終如一”,一家倉儲店外面掛的宣傳板上寫著“不要問我活動做幾天,每天都是平價。”可看出,平價是永輝倉儲店的重要關鍵詞。為了突出平價,在店內大部分商品都顯示出“現售價”和“常規價”兩種價格,通過對比,讓消費者感知到平價的力度。
價格無疑能最直抵人心,是吸引消費者的利器。為了達到平價的效果,永輝倉儲店縮減了SKU數量,從1萬減到幾千。這也與其他倉儲會員店一樣,都采取的是“寬類窄品”的方式,品類涉及寬泛,但每個類別下都精選了SKU,只保留了精選品牌和品種。
如福州首店,品種數縮減到了6000個,北京龍旗廣場店,改造后由品種數1萬減到4000,都大幅縮減了品種數。這個策略,改變了大賣場寬品類寬品種的經營方式,不再給消費者更多選擇,只提供有限選擇。從永輝首店看,基本得到了消費者認可,這家門店變身倉儲店后,6月份的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是改造前銷售額的10倍。
“寬類窄品”,需要零售商提高經營能力。所選商品不僅要得到消費者認可,薄利多銷,還要得到生產商支持,許多生產商都有較長的產品線,要說服生產商只經營他們的拳頭產品,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永輝倉儲店估計會做許多讓步,比如通過買斷的方式取得低價,但一旦選品失誤,就會造成庫存積壓,存在不小的風險隱患。因此,平價的背后,也意味著放棄與提升。
永輝的倉儲店改造,一個明顯特征是店倉合一,門店后倉也改為賣場,改為倉儲店后,門店擴大了經營面積。這讓賣場有更寬敞的通道,也可以把每個單品盡量鋪展陳列,有更充分的展示,盡而取得更好的銷量。店倉合一,還能有效利用現有門店面積,節省人力成本。這種方式,大概會成為大賣場改造的一個模板,有效利用資源,擴大經營面積,豐富門店經營內容,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永輝目前正在快速進入倉儲店業態,可看出,他們這次轉型的決心與速度。永輝這次的倉儲店創新,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比起先前他們快速進入的以超級物種為代表的新零售門店及mini小店,這次的改造更貼近消費者,也更能取得消費者認同。但一些問題也需要思考:
一、利潤的來源在哪里。其他倉儲會員店,會員費是一項重要收入。據報道,Costco的利潤主要來自會員費。沒有了會員費的永輝倉儲店盈利點在哪?
傳統零售商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于前臺收入和中后臺收入,中后臺收入主要是一些名目繁多的收費,這也經常被行業內外詬病,這些收費讓零售商有了利潤,也有了依賴性,同時失去了自主經營的能力,畢竟每筆收費都是純利潤。
這次改造,如果永輝完全脫離傳統零售商的經營模式,只靠前臺收入獲取利潤,那無疑對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完全放棄,還在做適當妥協,那可能對部分品牌的部分商品無法做到以零售商為主導的精選,這些品種可能最終會拖累倉儲店的發展。
因此,無論如何選擇,都不會是一道可以輕松解決的難題。永輝倉儲店需要盡快找到盈利模式,有利潤才有未來,或者永輝早已確定了盈利模式,但也需要盡快見到效果,如果見不到成效,當下的永輝恐怕再難像培養超級物種和mini店那樣能拿出較多的精力與財力來支持這個模式。
二、是否有足夠多的差異化商品。倉儲會員店都盡可能做到了差異化經營,自有品牌和獨有品牌都有較高的占比,差異化商品是會員店的獨具特色之處,同時還能彰顯門店的會員價值。據報道,盒馬X會員店的自有商品占比達到了40%,其他一些會員店自有商品占比也都在20%到40%之間。這些差異化商品是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
據永輝2020年年報,2020年永輝自有品牌總銷售額達到28.46億元,同比增長45.9%,在核心品類中的17個大類均有兩位數的自有品牌滲透率。永輝的自有品牌已經邁出了較堅實的步伐。在倉儲店,永輝的自有品牌和差異化商品的占比,目前未找到公開數據。價格與差異化商品像是倉儲會員店的左右手,失去任何一邊,都不可能盡善盡美。
其他會員店的商品大都面對的是中高端消費者,永輝倉儲店更貼近于民生,大都是高頻率消費品,而且還批零兼營,永輝的倉儲店目標客群更為大眾。這也有隱患,慢慢地,倉儲店會不會淪為平價超市,失去倉儲店的優勢與特色,到時又會是一地雞毛。
現在倉儲會員店成為風口,業態自身的壁壘較高,比如需要有更高效的供應鏈,需要有充沛的資金支持,還要有研發商品和獨家采購商品的能力,同時還要有合適的物業場地,所以倉儲會員店不會像小店那樣云集眾多供應商蜂擁搶食資源。倉儲店會員店的風肯定要持續吹一段時間,因為這畢竟讓許多零售商又看到了光明和無限可能。
永輝這次探索倉儲店,不管是對自身,還是對行業,都有積極示范作用。大賣場走到今天,像一位步履蹣跚的老者,在時代面前,在消費者面前,都顯活力不足。大賣場該如何發展,成為行業關注的話題。原來一些零售商嘗試將大賣場改小,增加外場的經營項目,從效果看,也不盡如意。
現在永輝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這個方案最難的地方不在于擴大面積、改造成工業化風格賣場,而是要有高效的供應鏈和采購研發體系,精心打磨商品,向商品要利潤。這對靠收取通道費用、習慣依靠供應商的大賣場來說,無疑是一次天翻地覆的變革。
“智者不襲�!�,只有不停挑戰自己的人才可能不被別人挑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 該帖于 2021/7/28 15:0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