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老師
出品 | 子彈財經
中國必須走向世界,也有能力走向世界。但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絕非坦途。
歷經幾十年努力,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建立了全球性的成本效率質量優勢,在越來越多的門類登頂。和過去借助收購國外企業進入國外市場不同,現在不少中國企業已經擁有了親自到世界市場去爭雄的能力。
但事實上,中國企業的出海能力仍然不足,龐大的內需市場固然造就了大量中國新消費品牌,但如何在全球化出海的滄海橫流中經受住考驗,仍然是一個難解的方程。
就在此時,微盟推出了全鏈路數字化出海解決方案ShopExpress,要站出來成為中國商家出海的助手。
如今中國品牌商家的出海,對于微盟來說,實際上更像是2006年Shopify爆發的重演。
Shopify發展的機遇得益于亞馬遜把平臺開放給第三方賣家。以自營模式為主的亞馬遜在初期很難提供商品的多樣性,于是在2006年選擇把平臺開放,并將其納入亞馬遜的全球FBA(Fulfillment By Amazon)物流網絡。但亞馬遜仍壟斷著用戶側,“平臺”還是最大利益獲得者。
品牌商家自然不想被中心化電商平臺綁架,這時候Shopify的機會出現了:幫助需要“獨立”的賣家搭建自有電商渠道,并覆蓋從域名選擇、網站設計、商品上架到支付等整個交易及管理過程,幫助商家深度服務消費者。
如今中國品牌商家的出海,不僅面臨高昂的資金、管理、溝通等全球化經營成本,還要確定自己的管理能力、研發能力、全鏈路數字化能力是否能支撐出海經營。比如最近中國不少知名跨境電商公司的熱賣產品被亞馬遜下架,大量資金遭凍結,損失慘重。
而微盟和中國出海品牌商家畢竟同根同源,更加理解出海商家,正好可以對癥下藥。也就是說,這一次的機遇將降臨到有準備的微盟頭上。
作為微盟推出的全鏈路數字化出海解決方案,ShopExpress將提供海外獨立站SaaS系統、精準營銷投放以及管家式運營幫扶服務,通過建站、營銷、運營、物流、支付等全鏈路服務體系,幫助中國商家快速出海,打造全球化品牌。
作為一款提供全鏈路數字化出海解決方案的重磅產品,ShopExpress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在引流渠道方面。微盟對接了Facebook、Twitter、Snapchat、Instagram等海外主流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Google,對接多個海外媒體的ShopExpress,確保出海品牌對多元消費場景形成全面覆蓋,保證了流量來源的廣度;而與搜索引擎對接有助于獲取主動型消費者,保證了流量的精準度和轉化率。
在搞定流量來源的基礎上,ShopExpress還提供了SEM、SEO、紅人營銷、聯盟營銷等海外整合營銷推廣服務,以及一站式海外媒體廣告服務,涵蓋策略制定、創意制定、開戶指導到精準投放、跟蹤評估、定期培訓等全過程。
其次,在SaaS建站方面。ShopExpress提供了豐富的行業模板供賣家自主挑選,滿足不同出海商家的經營需求。通過ShopExpress,賣家可實現全局樣式自定義,即便沒有設計經驗,也能打造出符合品牌調性的獨立站風格,從而落實高轉化SaaS建站的協作企服理念。
從商業本質上來說,微盟的ShopExpress相當于Shopify的拳頭產品Customer Success Platform(客戶成功平臺)。可以深度介入到企業的數字化環節,將流量交還給企業來運營,通過一系列產品矩陣形成完整閉環,為中國賣家提供“從0到1”的全鏈路數字化出海服務。
為什么微盟能夠抓住這次機遇?從微盟的大客化、生態化、國際化等三大戰略可以窺見一斑。
在2020年,微盟定制了“大客化、生態化和國際化”三大核心戰略,這也將成為微盟出海的三駕馬車。
首先大客化,自2018年起,微盟通過不斷完善產品與服務能力為大客市場做準備。
在2020年,微盟智慧零售商戶已經發展到3682家,其中品牌商戶為618家;在時尚零售領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中,使用微盟服務的零售品牌占比34%。
微盟的大客化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并讓微盟入選恒生科技指數首批成分股和MSCI中國全流通指數,大客化實際上已經成為微盟的“現金奶牛”,成就品牌的同時也讓微盟取得去年的業績豐收。
對于出海來說,大客化戰略也有著重要地位。在全球化進軍過程中,要做好觸達就必須做“深”行業,深耕行業則要撬動標桿客戶。
如今已有日本近鐵百貨、CDF中免國際等海外商家使用微盟小程序開店。據悉,ShopExpress采用邀請入駐形式,目前已經有超100家企業加入內測。
其次生態化,對于微盟來說,生態化SaaS服務體現在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
在深度上,微盟不斷完善生態化布局,將優質投資項目納入到微盟生態體系。
比如,在智慧餐飲業務線,微盟通過投資整合,迅速組建起一條成熟完整的智慧餐飲業務線。財報顯示,去年上半年微盟智慧餐飲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211.8萬元,同比增長69.3%。餐飲業務線占SaaS總收入7.3%。
在廣度上,微盟則是通過投資進軍海外不斷擴大廣度。今年3月,微盟參與了對馬幫ERP軟件的A+輪融資,結合馬幫的ERP及跨境電商解決方案優勢,為國內外電商企業提供品牌出海、ERP、供應鏈、TSO全鏈路營銷等全方位服務。
任正非曾有幾句被廣泛傳頌的話:“一個企業需要有全球性的戰略眼光才能發奮圖強;一個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榮昌盛;一個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業生態系統才能生生不息。”在中國品牌商家出海并形成全球性商業生態系統的過程中,微盟也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助力。
最后國際化方面,微盟上線ShopExpress隨品牌商家出海有兩方面考量。
一方面,微盟連續多年的盈利已經證明了在國內SaaS服務的龍頭地位,而此時出海是應對國內大環境“內卷”的良策。
所謂內卷,是指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中(比如國內品牌的生存環境),因為壓力全部向內,更容易出現“內卷化”。“內卷化”一旦發生,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身處局中的個體是很難避開的,所以對抗“內卷化”的方法是向外部擴張。
對國內品牌商來說,面對流量天花板的限制,許多實力并不輸于一二線的品牌難以獲得和產品品質相匹配的知名度,這種現象是由內卷所導致,因此只能依靠外部市場環境取得突破。換句話說,微盟的國際化戰略或許將成為幫助解決品牌內卷的一劑良藥。
從現實商業大環境來說,疫情引發了許多行業開始下行,線上購物成為不可逆轉的消費方式,與此同時,國家密集出臺支持跨境電商的利好政策,電商的全球化已經成為大趨勢,微盟的全球化布局戰略正當其時。
另一方面,這是微盟在DTC新模式爆發下對商家的全新賦能,也是微盟區別于Shopify的地方所在。
從來自Square和Mercury Analytics的一份面向中小賣家的渠道調研顯示:在美國,供給側正在逃離聚合者,原因可能是高額的平臺傭金、不正當的合作條款等等,而DTC模式受到更多品牌商家的青睞。
Shopify起家于中心化電商平臺亞馬遜,通過電商平臺曾經為一部分品牌提供了增長機會,但第三方平臺也會成為限制品牌的鎖鏈。
在平臺流量成本漸高、商家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和亞馬遜和天貓國際、考拉海購這樣的國內外跨境平臺電商相比,DTC品牌直營模式的獨立站,能夠讓賣家累積屬于品牌自己的私域流量,掌握客戶數據。
從DTC模式的獨立站和中心化電商平臺的區別來看,如果說Shopify做的是中心化電商的“基建”,那么微盟就相當于以SaaS服務為主的全鏈路數字化技術解決方案“造車”,幫助品牌商家逃離中心化電商平臺的綁架,收回品牌運營的主動權。
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微盟2020年財報顯示,微盟已服務了1009家海外客戶,微盟的數字商業業務已經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落地。在ShopExpress的加持下,已經提前走向國際化的微盟將完成又一次重要的戰略布局。
縱觀近現代工業史,沒有一個強國和龍頭企業,不是經由全球化的風雨歷練而形成的。如今中國企業出海如同帆船駛入大洋,不能等沒有問題才進攻,而是在海外市場的搏擊中,熟悉市場,贏得市場,建立起國際化的隊伍、商業模式,而微盟正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