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不吐不快
年輕人都愛的劇本殺,正在為文旅產業發展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以游客為點,劇本為線,景區為面,將劇本殺運營思維引入到文旅景區后,在劇本劇情的推動下,豐富游客在景區場景內的沉浸體驗感,實現游客、劇本與景區的點、線、面的交互聯動。劇本殺與景區的融合,擴展了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想象空間。
劇本殺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文旅景區融合成新方向
有數據顯示,2020年底劇本殺線下門店數量為3萬家,而到了今年4月底門店數量已達4.5萬家,4個月的時間新增1.5萬家門店,劇本殺正在迅速席卷全國市場。門店數量的激增帶來的競爭壓力迫使門店質量不斷提高,如今除了普通盒裝劇本殺和實景劇本殺外,還延伸出了走特效路線的全息劇本殺,走技術路線的VR劇本殺,以及走實景路線的景區劇本殺。
其中,景區劇本殺是跨行業的融合嘗試,越來越多的景區都開始嘗試通過劇本殺來吸引游客。例如,成都青城山旅游區,結合山莊民宿場景,推出兩天一夜實景沉浸式探案館,主打沉浸式劇本殺+特色民宿+地道美食。海口劇本殺聯盟在海口觀瀾湖火山溫泉谷上演了第一場劇本殺,玩家在溫泉谷游覽之余,還能一邊泡溫泉一邊玩劇本殺。浙江的南潯古鎮、云南的彝人古鎮、四川的平樂古鎮也都曾開展過大型沉浸式劇本殺項目。
體驗感是劇本殺的特點,同時也抬高了用戶消費門檻
景區的優勢在于實體場景更宏大,可以為劇本殺提供更大的故事延展空間。例如街子古鎮的大部分房屋仍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格,古鎮內的味江景區,已被成都的九門文化打造成了占地4萬平方米的武俠小鎮,鎮內有客棧山莊,也有酒坊、鏢局、茶鋪、衙門等。有實體的景區場景支撐,玩家不需要靠想象來進入劇情,可以更深入的沉浸于尋找劇本線索與NPC互動的游戲體驗中。
劇本殺的特點是讓用戶獲得沉浸體驗感,但反過來想獲得更深入的體驗感,需要有劇情牽引,而游客想進入劇情就需要有大量的前期內容鋪墊工作。對于劇本殺玩家而言,可以接受閱讀劇本的大量前期準備工作,但只是普通游客的話,很難靜下心去研究劇本,普通游客在景區參與劇本殺的門檻較高。換言之,雖然景區可以與劇本殺融合,但真正的劇本殺玩家與景區游客是兩類人。
景區劇本殺之前,已經有沉浸式互動演出
對于普通游客不愿意讀劇本的問題,有業內人士提出可以將劇情導向分解,由NPC來帶動游客參與劇情體驗,引導游客完成簡單任務,參與到景區的劇情設置中。不過,若是景區劇本殺脫離了劇本還能叫“劇本殺”么?若只是簡單的游客與NPC互動,很多景區都在做,例如杭州宋城就有很多與游客互動環節,西安城墻有金甲武士采用文言文的方式規勸不文明行為等。
如果用戶不需要通過劇本進入劇情,只需要跟著NPC走,那就變成了沉浸式互動演出,這種演出方式也早已出現,前幾年出現的《鬼吹燈》沉浸式大型實景互動秀也曾火熱一時,如今有很多景區的表演項目都在采用這種沉浸式互動演出的方式來提升體驗感。劇本殺與景區的結合是對沉浸式旅游體驗的進一步延伸嘗試,是積極服務創新,但不用過分放大劇本殺可以為景區帶來的增量價值。
圍觀群眾看著很熱鬧,但景區劇本殺叫好難叫座
九門文化和味江景區合作的劇本殺項目《九州江湖·天下第一》自今年五一開始運營到7月底,已經舉辦了26場,吸引了2567人參加;兩天一夜項目中,懸疑類的《極樂黃泉》舉辦了223場,吸引了2490人參與;武俠推理類的《九州江湖·青天鑒》也頗受歡迎,每周都會有3場左右,截至7月底舉辦了183場。
乍一看,劇本殺與景區的結合很熱鬧,但實際人次都只有2000多人,每場活動只有100人左右,如果從經營劇本殺的角度來看,可以算是成功的融合嘗試。但若是從景區經營角度來看,如此大費周章的組織劇本殺只帶來了幾千客流,并不是一筆非常成功的買賣。
劇本殺是個性化消費,景區只能做大眾化消費產品
看似景區與劇本殺結合的創新想象空間非常大,但還需要算精細帳。根據美團發布的《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劇本殺消費者規模或達941萬。而根據2020年文旅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旅游人次28.79億,受疫情影響比2019年還下降了52.1%。即便如此,劇本殺的用戶規模與整體旅游市場的用戶規模仍難以相提并論。
雖然體驗消費已成大眾需求,用戶越來越重視旅行出游的體驗感,但劇本殺仍是小眾需求,景區可以通過劇本殺的形式創新服務,但多數的大眾群體未必愿意接受這種形式。此外,劇本殺是個性化消費,每個人都是主要角色,普通劇本殺一個DM最多可以為十幾人提供服務,而一旦景區客流量大增,每一個NPC可能需要面對成百上千的人,如此多人就很難維持好個體的沉浸體驗感。
旅行團主導的中國旅游業,爭分奪秒、走馬觀花、道聽途說
事實上,中國景區是流水線的生意。熱門景區在旺季時總是人山人海,根本沒有開展劇本殺的場景空間。而跟團游模式主導的中國旅游業,游覽行程可謂爭分奪秒,走馬觀花,道聽途說,游客需要遵從導游緊湊的時間安排和既定的行程路線,基本沒有多少個人閑游時間。導游為了方便管理也不會給游客太多的自由空間,人多的環境下往往都沒有個性化的空間。
當然,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看跟團游的問題。若導游將跟團游在大巴上的1-2小時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用于介紹劇本,分發角色,交代景區環境或歷史背景等工作,輔助游客在到景區之前完成熟悉劇本的工作,下車之后,游客便可以直接融入到景區劇本殺的互動環境之中。這是景區劇本殺與旅行社之間的合作探討,隨著各方面的環境因素逐漸成熟,旅行社加入到景區劇本殺的推介之中是合理的市場合作。
景區劇本殺,場景價值的二次挖掘,淡季引流的增值服務
景區有旺季,也有淡季。前文提到景區在旺季時通常都是人山人海,而到了淡季也有人跡稀少的情況。在旺季的時候,熱門旅游景區基本沒有開展劇本殺的場地空間,而到了秋冬旅游淡季時,劇本殺可以作為景區引流的增值服務項,對場景價值進行二次挖掘。不過,多數熱門景區在旺季時賺夠了錢,到了淡季時更愿意享受閑暇的休息時間。
對于那些冷門景區,或者新開發的景區,積極開拓劇本殺可以與原來的熱門景區形成差異化競爭,充分利用自身的場景價值,用劇本殺的方式吸引年輕用戶,這是一種積極的服務創新態度。未來劇本殺與此前的沉浸式演出一樣,也會成為景區的選配服務之一,但也無需對景區劇本殺有過高的期待,景區與劇本殺的結合,還需要更長的摸索時間。
- 該帖于 2021/10/9 14:4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