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中國3萬億市場規模的水果零售行業,至今卻仍未有一家企業上市。
所以,當鮮豐水果完成第一期A股上市輔導工作的消息傳出之后,立即引發業內的強烈關注。
通過第一期上市輔導,意味著鮮豐水果的上市流程正式啟動。當然,同樣有上市計劃的還有百果園。作為國內水果零售行業的兩大頭部企業,鮮豐水果和百果園的融資進程相近,目前都已完成B輪融資。誰將成為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是實力之爭,更是速度之爭。
實力PK
1997年,鮮豐水果創始人韓樹人來到杭州開始水果創業;2004年6月30日,韓樹人開出第一家門店,取名群豐大果園;2006年8月25日,正式注冊“鮮豐水果”。截至目前,鮮豐水果旗下擁有五大品牌,包括鮮豐水果、阿K果園子、水果碼頭、楊果鋪和鮮果碼頭。
2017年12月,鮮豐水果完成股改,目標成為中國零售第一股,并計劃實現三年“百城萬店”的戰略目標。鮮豐水果一邊向上不斷開拓和深耕供應鏈,一邊向下大力發展加盟門店。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運作成為鮮豐水果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
兩年來,鮮豐水果的門店數量迅速增長。截至目前,鮮豐水果在全國擁有超1850家門店,擁有18家冷鏈倉儲中心,全球合作種植基地達370個。歷經23年發展之后,鮮豐水果現已成為一家集合 “基地+農戶、新零售、智慧冷鏈物流、供應鏈B2B平臺”全產業體系的全球化企業。
疫情期間,鮮豐水果線上訂單量與銷售額增長迅速。以鮮豐水果杭州拱宸橋店為例,疫情期間,每日線上訂單量約為500單,是平時的2倍還多。
成立于2001年的百果園,如今已經開出4500多家店,設立了25個倉儲配送中心,積淀了5300多萬會員,2019年全渠道銷售額達120億。疫情期間,線上的銷售占比突破了35%,有些區域突破了50%,甚至60%。
與鮮豐水果一樣,百果園也打造了全產業供應鏈體系,從上游的產品把控,到終端4500多家門店的銷售,再到背后的整套供應鏈和物流體系,多年積累的供應鏈和經驗,為百果園的經營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此外,百果園正在深度探索、加強到店體驗和送貨上門業務,打造線上線下全渠道最優的零售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
融資進程
水果品牌要做大做強必須打造全產業鏈運作,包括種植基地、冷庫、分揀、運輸、倉儲配送中心、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建設,一個環節跟不上就有可能全盤皆輸,這是水果行業的殘酷性所在。而打造全產業鏈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所以融資就顯得非常必要。
鮮豐水果從2015年就開啟了融資之路。
2015年4月1日,鮮豐水果完成天使輪融資,由九鼎投資領投,金額為3000萬元;2017年8月14日,鮮豐水果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前海梧桐并購基金和麥星投資,具體金額未公布; 2018年1月22日,鮮豐水果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具體金額也未透露。
企查查數據顯示,鮮豐水果目前的股權結構:創始人韓樹人直接持有8.2%的股份,并通過寧波群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54.8%的股份,其妻子楊群偉則通過寧波鮮豐同創投資管理合伙企業間接持有8.6%的股份,二人為鮮豐水果實際控制人,控股比例達72.6%;外部投資方中,紅杉資本通過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紅杉智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持有9.0%的股份,九鼎投資和麥星投資分別通過嘉興九鼎策略一期投資合伙企業和上海盛旻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持有5.4%和5.2%的股份。(注:持股5%以上的股東情況)
2019年12月30日,鮮豐水果正式聘請中信證券為上市輔導機構,輔導時間為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2020年3月27日,鮮豐水果正式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報送第一期工作進展報告并獲得受理。2020年4月,浙江證監局在官網正式披露,鮮豐水果完成由中信證券進行的第一期A股上市輔導工作。
相比之下,百果園的融資之路就起步稍晚一些,但進度并不慢。
2015年9月22日,百果園宣布完成A輪融資,天圖資本領投,廣發信德、前海母基金等投資機構跟投,總金額4億元;2018年1月11日,百果園宣布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產業基金、深創投等資本機構,總金額達15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百果園目前的股權結構是:創始人兼董事長余惠勇直接持股比例25.6%,并通過深圳宏愿善果投資、深圳恒義利投資和深圳惠林實業間接持股2.1%,百果園總經理徐艷林(余惠勇妻子)通過深圳宏愿善果投資、深圳恒義利投資和深圳惠林實業間接持股7.6%,夫妻二人共持股35.3%;北京天圖興北持股6.16%;原一米鮮創始人焦岳持股5.6%。(注:持股5%以上的股東情況)
據悉,A股的上市流程主要包括五個階段,分別為改制階段、輔導階段、申報階段、股票發行及上市階段。已經進入上市輔導階段的鮮豐水果,顯然比百果園快了一步。不過,從上市輔導時間看,鮮豐水果離成功上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結語
我國水果的消費量已接近3億噸,市場規模也近3萬億,但市場集中度卻非常低,鮮豐水果和百果園等頭部企業有巨大的整合與發展空間。
當然,鮮豐水果和百果園在冷鏈運輸成本以及損耗率等方面仍有一些難題待解。再加上疫情影響,需要一個相對比較長的周期來消化。如何應對后疫情時代的消費萎靡,成為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鮮豐水果和百果園誰能成為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看內功,更看機遇。
(文/聯商網 張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