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黃燕華
編輯 | 蛋總
資金監管的“鐵錘”,終究還是落到了素質教育玩家們頭上。
近日,為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通知,就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作出進一步部署,嚴防妥處“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通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應全額納入監管范圍,包括本通知發布前已收取但未完成培訓服務的預收費資金。
按理說,此消息勢必會引發業內熱議,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卻向「創業最前線」表達了一致觀點——因為知道行業被監管是早晚的事,所以心里比較平靜。
然而,新政策落地后,也產生了一些“蝴蝶效應”——有人因被折騰22個月,校區被關停超10個月,目前正決定轉型職業教育領域;也有人因不堪重重政策監管壓力,而選擇關停營運5年的公司業務;還有人為抵御政策風險,將原本500平米的校區縮至300甚至200平米。
在預收費遭監管之下,素質教育行業將走向何方?這個行業的“寒冬”即將到來了嗎?有哪些破局之道?以下是幾位創業者、從業者和投資人的一些心里話。
曾宇 素質教育領域 創業者
我們公司現在都已經不太關心教培相關監管政策了。作為一家教培機構,基本上聽國家安排,做到合規就行了。
國家之所以出臺對非學科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機構向學生家長收了學費,但最終出現不履約的現象。
事實上,不僅K12學科培訓行業存在“大量機構收學費但不履約”的卷款跑路問題,素質教育行業也一樣。這樣一來,國家監管部門自然就會提前將這個風險遏制住。
而一旦對機構進行資金監管,國家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各家的課程單價,機構需要完成的履約課程數,以及機構是否按時銷課等情況。
不過,這次新政策的出臺,對機構普通員工的觸動并不大。他們基本都抱有僥幸心理,不愿意輕易換工作,畢竟,現在換工作的成本太高。所以,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員工還是會在原工作崗位上待著,若崗位有變動或調整則另說。
當然,三個月預收費監管政策一旦落地執行,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大概率是超小規模或新入局的素質教育玩家。像中大型素質教育創企也撐不了多久,畢竟他們從去年1月到現在已經被折騰了22個月之久,線下校區被關停了十個月以上,我們公司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
據我所知,那些轉型素質教育領域的K12學科培訓機構,不會因為這個政策而選擇減少甚至停止對素質教育項目的投入。
畢竟大部分機構試水新業務的邏輯是,先給予一定試錯時間,如果在預定時間內,仍無法實現收支打平的目標,則很可能會砍掉該新業務。
當新政正式落地執行時,機構轉型后的效果才凸顯出來,這時就看是否要斷臂求生,或果斷轉型,又或者干脆把這個項目給停掉。
而那些能把用戶服務好,且留住他們的素質教育機構,將有望繼續留在牌桌上。垮掉的永遠是那些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又瘋狂擴張,賬面還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機構。
目前,我們只希望預收費監管的實施時間能推遲到明年3月開始,我們正決定轉型職業教育領域,因為公司在這塊還有一些基礎,而且職業教育屬于政策利好的行業。
劉松 素質教育領域 創業者
當這個新政策的文件出來時,作為創業者的我并沒有感到特別驚訝。
因為從“雙減”政策落地后的情況來看,國家對K12教培行業的監管是既堅決又迅速的。所以,我們對素質教育行業其實也沒抱太多的幻想。
既然要監管,上面肯定是要一步監管到位的,只是我們之前一直不確定資金監管政策文件具體的下發時間。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也希望教培行業正規化,只有這樣,培訓機構卷錢跑路的現象才會得到有效控制,這對整個教培行業進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這個利好家長且讓其更安全更放心的政策出臺,通常不會引發家長退費,所以對素質教育機構目前的現金流影響不會太大。
一般來說,家長是否退費要取決于兩個條件:第一,家長對機構的教學效果及服務是否滿意;第二,家長對所報機構的品牌實力是否認可。
若家長對機構既認可也滿意,那么他沒有必要著急找機構申請退費,畢竟溝通也是一大成本。
而且,對于家長而言,素質教育機構預收費被監管,某種層面上來說是一種規范化行為。若在規范化的情況下,機構還能存活下來則證明其有實力。顯然,家長也更愿意相信這樣的機構。
不過,我認為,不排除未來有些機構受該政策影響出現經營不善甚至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進而導致家長集體要求退費。
據我所知,這次政策給很多機構帶來較大的壓力。畢竟,預收費時長從一年到半年再到三個月,機構的成本基本沒什么變化,如果轉化率和續費率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其現金收入將大幅減少,進一步加大機構的經營難度。
像那些資金實力本身不強、運營又比較差的機構,一旦預收費被監管后,將率先走向倒閉破產的結局。而那些經營情況良好,現金流健康的機構,在預收費遭監管后,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小。
當然,一些機構會積極探索三個月預收費模型,看收費時長縮至三個月后,如何抓住各地對這次政策的執行力度和時間差,做好學員轉化率和續費率的提升,最大限度確保自己的現金流健康及安全。
不過,還有一些機構干脆連三個月預收費模型都不探索了,反正賬上也沒啥錢,選擇直接倒下。
我還了解到,有些地方已經出臺關于素質教育的政策細則,除了師資要求,還包括經營者需要至少300平的運營場地,30萬以上的注冊資金等諸多要求。條款十分細致,一看就不是一家小公司能搞定的。
我覺得,最終能留在牌桌上的玩家主要有三類:一是轉型到素質教育行業的大型K12學科培訓機構;二是布局素質教育領域的互聯網大廠;三是素質教育各細分賽道的頭部機構。
這一系列監管政策出臺以來,我們公司的經營難度太大了。所以,我打算暫停已營運五年的公司業務,之后去教育的其他細分賽道創業或到企業做個管理層。
肖勇 素質教育領域 從業者
其實,“雙減”政策落地后的8、9月份,素質教育行業迎來了一波利好。尤其是開學之后,書法、圍棋、機器人等素質教育賽道突然火了起來。
就拿書法來說,在“雙減”政策出臺之前,有些機構的書法班都招不上學員,前來咨詢的人都不多,現在都招滿了,這也給了我們素質教育從業者們極大的信心。
作為素質教育從業者,內心也知道素質教育行業早晚會被監管。只是沒想到監管來得如此之快,之前總覺得上面還能給我們更多緩沖的時間。
實際上,素質教育機構預收費被監管,與之前的行業爆雷事件密切相關。傲夢編程、趣口才、快陪練等知名素質教育機構相繼爆雷,給家長們帶來了巨大損失,還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這個新政策出臺之后,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家長會選擇退費,擔心機構會頂不住資金壓力而爆雷。
我給孩子在快陪練交了幾萬元學費,從7月份開始申請退費,一直被拖到現在,結果等來的卻是快陪練爆雷。一天課都沒上成,最終都兌換成了書法、畫畫、馬術等其他素質教育課,導致我家孩子現在的課外時間特別忙。
經歷這樣的事件后,我以后再也不會向機構一次性交那么多學費。
陳波 素質教育領域 從業者
當我看到素質教育機構預收費被納入監管的消息時,內心其實沒多少波瀾。
因為此前就有幾個地方教育部門發公告,明確要求素質教育機構接受預收費監管。只是由于手續繁瑣等原因,具體落地的時間遲遲未能確定下來,但是要簽的東西都差不多了。
實際上,機構卷款跑路等問題除了頻繁發生在K12學科培訓行業,也會出現在素質教育領域。一線城市還好,低線城市的這類問題更為嚴重。我覺得,此番政策出臺主要還是為了規范素質教育行業,盡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這次新政的下發,對機構現金流的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機構的現金流管控能力不佳甚至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則很可能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該政策的出臺,會進一步加速投資人逃離素質教育賽道的步伐。畢竟,機構預收費遭監管,數據高增長邏輯難以成立,沒有亮眼的數據作為支撐,資本的獲利需求則很難被滿足。
據我所知,素質教育機構應對預收費監管的大致原則是把每個業務點都往里收縮一點,同時提升人效、坪效、黏性、續費率及課消率等方面。
比如,對從市場端到運營端一直到后端的課程產品進行一一調整;又比如,把原本500平米的校區縮至300甚至200平米,以提高坪效;或者做強“課消”,就是學生不來上課也給它劃掉,計入其已消課時的范疇。
未來,我覺得那些課程產品質量過關,教學服務能力及現金流管控能力強的素質教育機構,才有繼續開拓市場的硬實力。
徐華 獨立投資人
說實話,這次新政出臺后,我并沒有感到很突然。因為從“雙減”政策落地后,國家無疑展現了對K12學科培訓市場整頓的力度和決心。
盡管,目前國家仍在鼓勵素質教育,但鼓勵的不是所有機構,而是整個市場大勢,素質教育市場依然遵循“優勝劣汰”的商業規律。
由于素質教育機構與K12學科培訓機構的用戶重合度極高,某種程度上也決定著其預收費遲早要被納入監管體系。
據我了解,新政落地后,一些素質教育機構員工可能會選擇改行。畢竟,素質教育市場規模本來就不太大,預收費被監管勢必會降低機構的營收,進而導致部分素質教育從業者逃離。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政策的出臺,會進一步勸退投資人對于素質教育賽道的加碼。畢竟,不少素質教育機構之前已獲得融資,若想再獲得融資,則大概率要降低當前估值。而調低估值,老股東們極有可能不會答應。
更要緊的是,投資人在教培行業已經吃了兩次虧,一次是投紅黃藍這樣的幼兒園,最后政策不讓上市;還有一次就是投K12學科培訓項目,如今政策也不允許上市。如果這次投素質教育,再來個“不讓上市”,投資人就真的不要賺錢了。而且,資金監管政策一旦實施,很多素質教育機構的商業模式也將很難跑通。
所以,資本對于素質教育項目的投資處于謹慎觀望狀態。
在我看來,目前機構要有應對預收費被監管的準備,關鍵是做好開源節流。在開源方面,比如通過折扣優惠等方式增強家長的黏性,將老師與學員家長之間的溝通程度納入其崗位職責或考評體系中,最終實現轉介紹率和續費率的雙雙提升。
在節流方面,可以通過減少市場投放,降低房租等方式,以達到成本的大幅壓縮。以房租為例,既然我們這邊是三個月收費,那么可以跟房東商談房租也從全年支付變成三個月支付一次。
即便相關部門加強了對素質教育的監管,但我認為素質教育不會成為下一個K12。不過,國家對素質教育課程出指導價的可能性較高,只要有家長反映素質教育課程價格混亂,機構因此被投訴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限價”將會出現在素質教育領域。
但國家禁止素質教育機構在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等時間段開展培訓的可能性極低。因為家長對素質教育課程的購買需求不夠剛性,導致其在上面投入的時間本身就不會太多。
總的來說,在新政落地后,素質教育機構若想存活下來,需要具備良好的現金流管控機制及抗風險能力,而一旦經營出現問題,機構需要以該有的社會責任方式去坦然面對。這些都是既有和即將入局素質教育領域的機構需要深入思索的問題。
“活的時候就要考慮怎么死,死的時候有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文中曾宇、劉松、肖勇、陳波為化名。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