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宋老師
出品 | 子彈財經
時代的孤行者,像是從一個細胞開始裂變,最后成為一群破局行業的引領和集大成者。
2014年,輕松集團旗下輕松籌首創了大病救助眾籌模式,從善DNA出發,圍繞健康保障布局大健康平臺。2016年推出輕松保嚴選,重點布局健康險業務,從事后救助延伸到事前保障。2018年上線輕松健康,打造了“檢+醫+藥+康+養”一體的健康管理方案,為用戶提供包括健康體檢、在線問診、綠色就醫、營養保健、診斷檢測等各種特色服務,已為超過千萬用戶提供了醫療健康服務。
同一年,思派網絡創立,聚焦于提高腫瘤醫生的工作效率。為每種腫瘤設定了定制化的數據結構模塊,使每個科室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記錄腫瘤病例的數據,并在研究、臨床、病例研討中隨時查詢、分享相關數據。
2015年,圓心科技成立,以實現專科專病的精細化管理和運營為目標,鏈接醫生和患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診后管理服務體系。2017年鎂信健康成立,創立“互聯網+醫+藥+險”生態模式,通過創新醫療支付模式,打通患者、藥企以及商保公司,推動金融工具與醫療領域的深度融合。
作為最早的一批互聯網健康的探索及深耕者,輕松集團、思派網絡、圓心科技、鎂信健康們無疑是較有代表性的,他們見證了國內健康科技從無到有和親自參與建設的過程,成為行業燈塔同時也成為同行的借鑒學習者。
日前,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的《產品可靠性報告》雜志發布了“互聯網健康科技平臺排行榜TOP10”。榜單顯示,圓心科技、思派網絡、輕松集團、鎂信健康位列前茅,從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及行業影響力等多個維度評選得出。他們不僅是科技健康的守護者,也是集行業大成的科技健康“四劍客”,用科技去守護用戶健康是其行業底色。
至此,國內互聯網醫療產業迎來首批破局者。
日漸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新興技術,加速了醫藥、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產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為實現“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高速發展創造了土壤,為用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健康服務也成為互聯網健康平臺的創業原點。
輕松集團大健康產業生態激活了“檢+醫+藥+康+險”全產業鏈,輕松健康實現了從科普、體檢、預約掛號、處方流轉、看病買藥、營養保健到醫療保險的一站式服務,構建起全周期的健康管理閉環。旗下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輕松保嚴選”以打造的普惠型健康保險產品受到用戶歡迎,針對大病及慢病患者推出定制相應保險產品,積累了廣泛的用戶優勢和基礎。
思派網絡以搭建臨床試驗管理組織和特藥管理網絡為核心,尤其聚焦于腫瘤領域,建立了打通患者、醫療機構、藥企、保險支付,形成醫藥健保的服務閉環,目前已與數百個本土、創新、跨國藥企建立起緊密的臨床合作。鎂信健康從創新支付切入,通過深度聚合自費患者的需求,并將醫療和保險打通,幫助患者以更低成本,更便捷地享受到前沿的藥品和醫療服務,賦能健康產業,幫助減輕用戶負擔。
圓心科技最大的優勢是場景開發,以院邊店為切入點,建立院內院外服務閉環,從OTC藥品到處方藥服務及服務支付等全鏈路打通。圓心科技還推出了創新保險技術平臺“圓心惠保”,專注于為新特藥設計的創新保險產品、普惠型商業醫療保險、帶病險以及藥品福利保險等健康險領域。
互聯網健康四劍客不僅代表國內頂級的科技健康實力,同時也是一脈新勢力格局,其發展方向也涵蓋了從醫療健康到保險保障等多個維度,總體來看皆有特色又各有所長。以此形成的國內大健康一線成員的總體突圍,突顯健康領域的科技力量。
從健康科技四劍客陣營來看,堅持厚重發展是勝計未來的第一要素。最早建立大病籌款業務開始,輕松集團的健康保障體系順利搭建起來,與堅持用戶為中心主旨一致,由此形成長效機制并對用戶形成強大信賴。君子不重則不威,堅持厚重發展,堅持可持續性業務構建等準則為其筑下了用戶保障基石。
目前,輕松集團已經獲得3000萬家庭信賴,成長為領先的健康保障科技平臺,與圓心、思派、鎂信等一線同行形成了鮮明呼應。互聯網保險監管政策落地,輕松集團又是率先主張合規發展的平臺之一。從野蠻生長到主動迎合政策合規化發展,輕松集團堅定的長期主義匯聚大量用戶保險消費需求。
為用戶提供全鏈路的健康管理服務是新局面下輕松集團的又一次全面良性轉身。健康產業的消費人群正在遷移,“Z世代”人群崛起,消費生活優越,他們對新興的健康理念有先天的靈活和敏感性,高度個性化的健康需求需要對接,他們恰恰是互聯網業的中堅人群。而亞健康人群增多、慢性病發病率上升、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頻敲警鐘,也促使政府提出“預防前移戰略”,傳統的醫療模式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防、治、養”模式正在呈常態化發展。
我國互聯網健康科技企業集群及產業方興,從四劍客的各自的側重和商業模式來看,他們都有著長期主義的業務心態。科技平臺在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中,也在不斷推動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催生新發展動能。輕松集團的模式更具有綜合延展性,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助力健康產業,不僅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還實現了優化用戶體驗,真正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并解決實際痛點。
作為老牌的互聯網健康科技企業,輕松集團利用大數據技術,在從洞察、挖掘到個性化產品服務,通過輕松保嚴選推出的“年輕人的第一份保險”實踐的營銷創新基礎上,從單一的大病救助模式升級為一條囊括“檢+醫+藥+康+險”等全產業鏈的多元化健康保障矩陣,為客戶提供從科普、體檢、預約掛號、處方流轉、看病買藥、營養保健到醫療保險的一站式服務,構建起了全周期的健康管理閉環。
目前,國內處于后疫情的攻堅時代,全民對健康的重視空前提漲,從治到防基本形成了統一認知。同時,面對我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問題,全民健康越發成為共同的社會性話題。國家“健康中國”戰略中明確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較2020年8萬億規模總量實現翻一番。
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數字經濟”轉型上升為國家戰略,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也成為包括健康產業在內的實現全面數字化建設的重要途徑。醫藥、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產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面臨重要的關鍵。種種因素,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即將進入重要的破局期。
四劍客對健康的探索和實踐也在進一步貫徹這一原則,輕松集團提出“讓每個家庭都擁有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對健康生態的全體系數字化改革,通過技術手段高效連接醫患及醫療資源,方便用戶的同時保障其身體健康,而每一份保險產品則體現未病先預理念,靈活性普惠式產品設計豐富用戶定向選擇,提升效率的同時降低投保成本。
輕松集團在聚焦公眾健康保障領域戰略下,積極構建醫聯體業務聯動的新型互聯網醫院,聚焦單病種領域,成立朵爾互聯網醫院。朵爾互聯網醫院銜接全國32省315城50%的三甲醫院資源,與1000+醫院項目對接延展,與600+醫院網絡形成聯盟,和400+一線肝病感染科醫生展開合作。
目前,朵爾互聯網醫院已成功簽約入駐3000余名醫生在網上出診及會診,其中80%為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未來計劃實施醫生24小時排班,以保證患者的緊急就醫需求。同時,還有1000萬健康付費用戶,20萬精準肝病用戶,300+主治級別以上肝病科醫生入駐,累計為上百萬用戶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及藥品配送服務。
反觀圓心科技、思派網絡、鎂信科技的服務,亦是在助力醫療體系數字化轉型的路上。圓心科技打通了院內和院外就醫場景,讓更多的患者可以充分在醫療體系外享受便宜高效的服務。思派組織的腫瘤專家團隊,則讓他們對于腫瘤患者可以有更深入的接觸,大數據等技術方式可以強化對案例病程的監督和分析。
保險作為醫療體系外的健康保障和補充,具有強大的彌合性,輕松集團是打通保險和健康場景屏障的首批互聯網成員,鎂信則從支付場景入手貫穿了保險產品,升級了用戶體驗和生態體系的建設。技術與健康產業的關系形同兄弟,技術靠醫療和保險場景實現其價值,而醫療和保險借助技術成功降本增效,相互推動相互需要。
科技的每一次跳動都帶動一顆智能化的芯,輕松集團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向不同區域、不同年齡層、不同性別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保險方案,提供24小時在線的人工智能服務。
同時,整合用戶需求與健康保障資源,打造了一整套智能數據中臺——AICare,底層是技術基礎,中間是智能資源系統,最上層是業務線。數據中臺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不斷靈活組合,抽取下面模塊,為用戶匹配相應的資源,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收入群體的真實健康需求,把保險產品更加緊密地與醫療、醫藥、健康管理等實體服務相結合,實現業務最大效果。
圓心、鎂信、思派也同樣深耕在保險的領域里,用技術改變了傳統產業模式。大健康產業也在互聯網技術的進入中,變得更智能更高效更準確,健康是目標,技術則實現著其強大的保障功能。由醫到保既是一次跨界又是一次生態重建,保險和醫療的部分高密度結合,其結果也是提高保障效率,總歸還是進入到健康保障全生態里。
今年3月5日,互聯網醫療被首次納入中央級醫保文件。據《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顯示,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將會納入醫保協議管理范圍,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11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對定點機構具備的條件,互聯網+醫療服務定價、支付,互聯網+醫療復診處方流轉等作出詳細規定。
科技如何助力健康守護?四劍客分別給出了各自的答案,不論是輕松集團的善DNA貫穿健康保障全生態體系,用技術賦能打造“檢+醫+藥+康+險”全鏈路,還是圓心、鎂信、思派的提升醫療健康服務質量,讓人人有保障。傳統大健康產業早已經今非昔比了,不論是終端的醫療就醫格局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醫療體系在互聯網技術的助力下,數字化轉型將更快也更適應未來。
后疫情時代,傳統醫療機構及各大互聯網健康平臺正在面臨轉型,缺乏綜合有效服務和技術創新,勢必在市場上舉步艱難。健康是一條關乎人類永恒持續的話題,技術的并線恰恰讓科技與健康產生最大合力,讓未來更美好,讓生活更簡單,讓成本更低,讓效率更高。互聯網健康科技四劍客的出現,背后是科技健康的全生態和產業規模的水下冰山,新格局下的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眾多互聯網平臺進入到健康體系里,才是未來大健康產業的破局關鍵。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13520306004- 該帖于 2021/12/2 11:0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