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對大多像大潤發、家樂福這樣的傳統商超企業來講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業績的持續下滑,甚至發生了行業性的虧損,在倒逼行業企業必須要做出全面的轉型。疫情發展變化的不確定,加之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帶來的新問題,又對傳統商超企業增加了更大的經營難度。
總體看,商超企業必須要盡快轉型,必須要全面徹底轉型。否則,未來的企業經營還將越加困難。
關于商超企業的轉型,這幾年大多企業進行了各個方面的轉型摸索。代表企業像永輝,嘗試了超級物種--超市+餐飲,永輝MINI小業態+到家等,但到目前看,這些有關的轉型實踐,并沒有解決當前企業面臨的問題。也包括像大潤發,這幾年重點發力020到家模式,線上到家訂單占比達到了30%以上,但是依然沒有幫助企業走出當前的困境。
最近,盒馬侯毅總提出了商超企業轉型“打造新的商品力”的觀點。這個觀點非常重要。
在目前的中國商超市場環境下,面對“店越來越多、零售形式越來越多”的激烈競爭局面,面對消費升級帶來的分層化消費需求特征,更加聚焦目標消費群體,調整商超的商品結構,打造新的更加符合目標消費群體需求的商品力,形成新的差異化商品優勢,是當前商超企業走出困境的方向之一。這是提升企業“內涵”經營優勢的重要基礎。
但是,在目前的中國零售市場環境下,需要在打造新的商品力的基礎上,更要面對當前市場結構的全渠道變化,重新找到新的市場增長點,在“外延”上找到新的市場增長方向。否則,好的商品力如果不能找到更適合的增長出口,也可能不會產出理想的貢獻。就像盒馬,有了好的商品力,但更需要到家訂單帶來的市場增量。
所以,在2023年對商超企業來講,核心是要找到新的市場增長點。這個新的市場增長點,目前看就是發力線上,把企業徹底轉型為一家新型的全渠道零售商。
新型的全渠道零售商,區別于這幾年企業所做的020、即時零售等方面的全渠道探索。目前看,企業所做的基于到店為主體的即時零售全渠道實踐,并不能徹底解決商超企業當前的問題。包括像大潤發、家樂福等企業,即便是到家訂單量占比達到了30%,也不能有效解決企業業績的持續下滑。
新型的全渠道零售商,是要企業徹底打破傳統線下企業的“線下”定義,針對當前中國零售市場的全渠道特征,成為一家真正的全渠道零售商。既能做好線下的店,也能做好電商、線上的到家業務。打破以往一直以來以線下店為主體的全渠道實踐,成為一家以適應市場變化為主線,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方式為目標,可以靈活提供線下、線上服務的全渠道零售商。
中國的零售市場已經變成了到店+到家二元市場結構。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11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1-11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190億元,同比下降0.1%。全國網上零售額124585億元,增長4.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098億元,增長6.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7.1%,比1-10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
中國的零售市場已經變成了非常顯著的到店+到家的市場結構特征。這幾年,特別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大幅超越線下市場的增長幅度。今年前11個月的線上市場占比已經達到了超27%。
按照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目標,到2025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要達到17萬億,線上市場還將要實現一個更大的增長。
所以,從總的市場發展空間看,未來,線上市場的增長幅度、增長速度都將呈現一個更大、更快的增長。
從增長變化分析看,線上市場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來自新增的消費需求,但更主要的還是線下的傳統消費市場在快速轉移到線上。
面對如此的市場變化趨勢,傳統商超企業,唯有盡快轉型為新型的全渠道零售商,趕快去到線上找增長點,如果繼續固守“單一線下”,市場將會逐步“萎縮”。
疫情加重消費者的到家購買選擇。
疫情已經成為助推消費者由線下購買向線上購買轉移的重要推手。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報告顯示,2019年,全美33.8%的人口是線上超市的買家。但自從疫情開始后,這一份額在2020年躍升至47.8%,2021年為49.7%,2022年為51.3%,預計2023年將達到52.4%,2024年為53.3%。
中國的數字不會低于這一數據。
這一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購買方式由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甚至在逐步把線上作為購買的主渠道。
可以預測,即便是在疫情徹底消失后,這些已經“習慣了”線上購買的消費者也很難“全部”回歸到線下。這可以通過回過頭來看2003年非典后的市場變化得到驗證。
總體看,商超企業要想適應當前及未來中國零售市場的變化,在變化之中找到新的能夠起到支撐作用的增長點,只有發力線上,只有轉型為一家新型的全渠道零售商,只有在未來的線上市場才能找到新的長期增長點。
如何構建新型的全渠道零售?
應該承認,在全渠道零售轉型方面,大多線下商超企業認識淺了、行動晚了、力度小了。
這幾年,面對持續加大的市場壓力,大多企業還是一直圍繞“店”在做文章。包括即便是所做的一些即時零售實踐,也是基于如何“拯救”店的業績。
大多企業并沒有思考、規劃在當前的零售市場變化形勢下,如何徹底轉型為一家真正的全渠道零售企業,如何用全渠道去規劃未來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
即便是在這幾年各種的全渠道零售“轟轟烈烈”的變革創新環境下,大多商超企業觀望的多,參與的少。
搭建企業新型全渠道零售體系,重點是要做好全渠道零售模式的規劃。要改變目前以線下店為中心的傳統商超商業模式設計,重新建立以全渠道為中心新的全渠道商業模式規劃。
把全渠道納入企業未來商業模式規劃調整的中心。
要針對當前電商形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盡快建立企業的“全域電商”經營體系,快速提升企業的“全域電商”運營能力,盡快實現企業的全渠道轉型。
要結合目前的線下店優勢,盡快建立到店+到家的全渠道零售融合發展模式。
要盡快形成全域電商經營體系與到店+到家融合的全渠道經營模式共同發展新經營體系。推動企業實現真正的全渠道轉型。
搭建新型全渠道零售體系,核心是要做好企業商品體系和商品組織能力的規劃調整。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零售的核心是商品,零售競爭的最大力是商品力。
要針對全渠道發展的需要,搭建適應全域電商發展需要和全渠道融合發展需要的商品體系。
搭建新型全渠道零售體系,關鍵是要建立新的全渠道零售運營能力。企業發展,關鍵是要依據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線下商超企業不能固守于傳統的做店能力,在當前的全渠道快速發展新形勢下,企業必須要針對環境的變化,快速提升做好全渠道的能力。
總體看,商超企業的轉型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僅僅圍繞店的轉型恐怕解決不了企業轉型的根本問題。面對當前中國零售市場的變化特征,轉型為真正的全渠道零售商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