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極點商業
撰文/舒舒
常住人口超2180萬的首都北京,其地位重要性、消費能力毋庸置疑。但很難想象,北京即將成為首個盒馬會員店全面撤離的一線城市。
去年3月,嚴筱磊接棒侯磊,升任盒馬CEO,即刻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關停盒馬X會員店,集中資源在盒馬鮮生和盒馬NB兩塊業務。
這一改革結果立竿見影,2025財年,嚴筱磊交出盒馬成立以來最好看財報,GMV達到750億元,實現首次全年盈利,但具體盈利數字未披露。
盒馬CEO嚴筱磊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漂亮的財務數據,和及時止損,砍掉各種多元化業務,降本增效后的財務修飾有很大關系。某種程度上,嚴筱磊治下的“扭虧為盈”,或許是盒馬以戰略退守與品質妥協換來的賬面平衡,并不能解決盒馬存在的諸多問題。
01
嚴筱磊這一年,砍砍砍
近日,北京盒馬X會員世界之花店線下門店宣布,該店將于2025年7月31日起正式停止營業。
“盒馬,這是要關店保命了嗎?”今年5月,這一詞條在網上被刷屏。彼時,有消息稱,除了世界之花線下門店,上海七寶店于6月30日起停止營業,南京燕子磯和蘇州相城店于7月31日起停止營業。
這意味著,盒馬X會員店在全國范圍內僅剩下上海森蘭店一家門店,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第二曲線”被盡數攔腰砍斷。
幾年前,會員店賽道是各大零售巨頭逐鹿的焦點,盒馬也錨定這個業態。首家盒馬X會員店于2020年在上海開業,那時盒馬X會員希望覆蓋中產消費群體,打造一種不同于鮮生店的業態。
時任盒馬CEO的侯毅,視盒馬X會員店為盒馬的第二增長曲線,“要打造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會員店”,甚至放出了三年內開出50家店的豪言壯語。
但后來的事實證明,盒馬X會員店最鼎盛的時候全國也僅有10家店,而且自2024年3月就開始陸續關閉會員門店。直到如今撤離到全國只剩下最后一家門店。
去年3月,盒馬宣布換帥。盒馬創始人兼CEO侯毅宣布卸任,財務出身的嚴筱磊繼任盒馬CEO。和侯毅的高調相比,會計出身的嚴筱磊相當低調,曾就職于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西門子中國,2016年加入阿里,歷任阿里音樂、UC瀏覽器等業務的財務負責人,后來調到盒馬擔任CFO。
不少接近盒馬高層的人士在社交平臺稱,嚴筱磊上任后,“財務先行”成為盒馬核心策略。圍繞這個核心,盒馬戰略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砍砍砍”改革。
力度最強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大面積關停盒馬X會員店。
作為一項實驗性業務,盒馬X會員店的問題就是定位搖擺,既想學山姆做高端會員店,又想搞低價策略快速擴張。這使得盒馬X會員店在成本控制、供應鏈等方面都顧此失彼,無法形成有效閉環運營模式。
據披露,盒馬X會員店毛利率大概在10%~15%之間,這遠低于山姆的20%-25%。并且單店的投入成本巨大,由于選址多在高檔商圈,租金昂貴。單店光年租金就需要3000萬,人力成本2000萬。業內人士分析,盒馬X會員店需要超過3億元的年銷售額才能實現盈虧平衡。然而大多數門店都無法達到這一銷售目標。
外部,盒馬X會員店會員業態不被市場認可被山姆、Costco等巨頭吊打;內部因虧損過大,折扣化、縮減 SKU等決策引發諸多爭議。多方因素導致X會員店拖后腿明顯,所以嚴筱磊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做出“暫停擴張盒馬X會員店,放棄對標山姆”的決定。
嚴筱磊上任同月,盒馬X會員店就開始關閉——從財務表現看,斷臂求生,及時止損,對盒馬的扭虧為盈效果很明顯,同月盒馬就開始實現盈利。
在2024年底,嚴筱磊曾在發布的全員信中稱,盒馬在連續9個月整體盈利的基礎上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顧客增長超過50%。
這也是外界認為,關閉盒馬X會員店對盒馬盈利至關重要,將全國所有盒馬X會員關停至只剩一家,或許是盒馬實現全年盈利的重要原因。
根據最新阿里年報顯示,2025財年盒馬整體GMV(商品成交總額)超過750億元,線上交易貢獻超過60%,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首次全年轉正。
這是盒馬成立十年以來首次全年盈利,嚴筱磊上任一年后,盒馬成功扭虧為盈。
雖然從公司角度而言,關閉虧損的盒馬X會員店,及時止損,實現短期盈利是合理的財務決策,但這個戰略調整背后仍存在一些關鍵隱患。
大面積關停盒馬X會員店,就意味著盒馬徹底放棄了中產高端市場的競爭,盒馬失去了與山姆、Costco競爭的核心抓手。并且將核心戰略集中在盒馬NB下沉市場,可能會面臨來自永輝等商超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低價策略難以建立品牌壁壘,長此以往可能陷入價格戰,不利于企業發展。
在侯毅領導時期,盒馬曾擁有盒馬鮮生、X會員店、mini店、盒馬集市和盒馬鄰里等12種各異業態模式。而嚴筱磊上任后,“推翻”了侯毅的戰略,放棄多元業態探索,專注于盒馬鮮生大店和盒馬NB超市兩大業態。
嚴筱磊的改革,還包括在上海重啟前置倉模式,這個模式曾被盒馬創始人侯毅否定過。侯毅認為,前置倉雖然可以低成本快速復制,但面臨巨大的流量獲取問題,同時生鮮是低毛利、高損耗的行業,難以兼顧成本和效率。“客單價上不去,損耗率下不來,毛利率不保證,是個面向投資人的偽命題,不可能盈利。”
但今日不同以往,如今即時零售戰火熊熊,前置倉成為美團閃電倉、京東七鮮攻城略地最有力的武器——對如今盒馬來說,這也可以有效幫助它重回行業中心。
2023年阿里巴巴宣布“1+6+N”改革時,盒馬曾被列為單獨拆分的對象,準備上市。但在IPO叫停后,盒馬在阿里集團內部位置也越來越邊緣,甚至一度被外界懷疑可能會被出售。直到嚴筱磊明確表態,盒馬不會被賣,并且還為盒馬定下了3年后年GMV1000億元的目標。
這也是為何有業內人士認為,嚴筱磊的一系列戰略,都可能是想引起集團高層的重視,讓盒馬重回阿里的核心。
02
押注下沉市場,盒馬NB商業模式可行嗎?
關停盒馬X會員店同時,嚴筱磊大力擴張盒馬鮮生和盒馬NB折扣店,發力下沉市場。
2024年,盒馬在21個城市開出了72家鮮生店。進入2025年,盒馬還計劃在新的財年將開出近100家盒馬鮮生店。而盒馬NB業務也在同步擴張,2024年6月,盒馬NB奧萊在上海崇明堡鎮開出第110家門店。按照計劃,2025財年前盒馬要開出300家NB折扣店。
以前盒馬CEO創始人侯毅曾說過:“未來開1萬家盒馬NB店不是夢想,一定會實現。”也足以見得盒馬對NB店寄予厚望。
嚴筱磊帶領下的盒馬擴張速度和侯毅時期差不多,不同之處是,押注方向的轉變——與其專注于“討好”有限的中產市場,不如專注于更廣闊的下沉市場。
不過,下沉市場對價格更加敏感,但這并不代表對品質要求的降低,今年以來的數起食品安全問題引起消費者不滿就是一個警醒,嚴筱磊需要在品質和低價之間找到平衡。
以前盒馬對標山姆,瞄準中產市場,而現在卻把目標放在加盟的折扣店上。嚴筱磊將盒馬從“中產生活方式品牌”降維為“折扣超市”,品牌調性下滑,品牌形象恐怕也會受到影響。
長期看,嚴筱磊將戰略核心放在盒馬鮮生和盒馬NB店上,但現在生鮮店在一、二線城市布局已經比較完整,留給其擴張的余地不多了。那意味著,盒馬的未來和盈利,都是由NB店來決定的。但是隨著即時零售的持續火爆,美團、京東隨處可見的便利超市店,品質都越來越高,與之相比盒馬NB折扣店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NB店的快速擴張希望,盒馬放在了加盟模式上。
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盒馬NB店開放加盟。加盟成本并不高,只需要自籌資金6萬元即可,包括3萬元保證金、1萬元平臺使用費、預估1萬元的裝修費以及設備費。加盟者可以選擇三種加盟方式,第一種為獨立合作,第二種為異業合作,第三種為團點合作。
嚴筱磊開放NB店的加盟,也是為了降本增效,減少成本。可是加盟店的雷,沒有一家企業可以逃過,盒馬或許也不例外。
例如有消費者擔心,開放加盟后,有可能因為品控不過關導致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再如開放加盟后總部對分店的控制力變弱,可能導致分店達不到要求損害總部品牌形象。還有加盟商為追求利潤而降低執行標準,易引發盒馬NB產品質量波動或投訴。
有媒體報道,如今盒馬NB的烤腸、燒麥、牛奶等自營產品發展成熱銷產品,而這些產品甚至不需要盒馬自己去鋪設銷售和末端配送網絡,就可以抵達消費者手中。這雖然節省了末端配送成本,卻面臨著多重隱患。
例如食品安全風險加劇,加盟模式下,監管難度加大,末端網點可能存在食材過期、儲存不當或加工環境臟亂差等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疊加加盟模式的管理漏洞,易引發用戶對品牌可靠性的質疑,形成輿論危機。
在社交媒體上,就有用戶因為雞蛋上有獸藥殘留以及對盒馬客服投訴不滿,寫給盒馬CEO嚴筱磊的公開信。
而在盒馬內部,也有員工表達了對盒馬的不滿。一盒馬店長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自己被盒馬單方面解除合約了,帖子下面負面評價眾多。
值得關注的還有供應鏈變化。
以前盒馬X會員店的供應商多是中糧、鑫榮懋等國際品牌或國內頭部供應鏈企業。側重進口商品與高品質生鮮直采,如澳洲牛肉、挪威三文魚等,合作模式強調長期穩定合作,供應商需通過有機認證、冷鏈物流能力等嚴格資質審核。
此前盒馬NB店,大部分以自營產品為主導。但根據“聯商網”最新消息,在乳制品等核心品類上,“盒馬NB”品牌名已被“超盒算NB”取代,包裝設計也進行了全面更新。咨詢門店員工得到的反饋顯示,店招更換工作已進入實施階段,品牌視覺體系將全面革新。
這標志著盒馬NB戰略重大轉折。由于盒馬NB與盒馬鮮生的定位沖突,當消費者在盒馬NB買到低價但品質稍遜商品時,很容易將不滿情緒轉嫁到整個盒馬品牌。因此在盒馬看來,它需要建立獨立的品牌認知,以及單獨的供應鏈體系。
問題在于,為折扣店NB重新建立供應鏈體系,想滿足極致性價比定位,以及運營成本,加盟商盈利考量,那么供應鏈是否相比以往會降低標準?
03
翻車頻頻,考驗盒馬真正價值
今年4月,盒馬鮮生事業部CEO趙家鈺退休。作為盒馬聯合創始人之一,趙家鈺曾長期擔任CMO及商品采銷中心總經理,主導商品研發、供應鏈優化及自有品牌建設。2023年轉任盒馬鮮生事業部CEO后,主要負責主力業態運營及下沉市場拓展。
盒馬官方未提及退休具體原因。根據此后消息,盒馬鮮生4條業務線,即線上運營、營運(各地線下門店)、采購和物流供應鏈負責人均直接向嚴筱磊匯報。
因此有觀點認為,組織迭代中,嚴筱磊會面臨更嚴峻的供應鏈效率、商品品質品控等挑戰。
梳理不難發現,嚴筱磊上任這一年以來,和盒馬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今年5月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發現,盒馬一款無抗鮮雞蛋農獸藥殘留超標。此后在社交媒體上有用戶評論稱,在盒馬購買的雞蛋訂單已被刪除。
10天后,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告顯示,盒馬銷售的即食綠心獼猴桃氯吡脲——俗稱膨大劑含量超標70%。合肥門店的庫爾勒香梨被檢測農藥殘留超標128%。
更早之前,《經濟參考報》在今年2月報道,有上海消費者在盒馬X會員店高青路店購買的“薺菜鮮肉大餛飩”中吃出了一整只蟑螂。
同樣是在2月,深圳盒馬的兩個門店出現不合格食品,寶安區第一分公司銷售的“三文魚切片”檢出大腸菌群超標,寶安區第二分公司銷售的“鮮活大鱸魚”則檢出獸藥恩諾沙星殘留量超標。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還有不少品控翻車的案例。多名消費者曾反映,盒馬鮮生烘焙區的榴蓮千層蛋糕并非現做,而是由工廠制作后冷凍發貨,凍品包裝箱上的實際生產日期與門店二次貼簽標注的“制作日期”不符,被指凍品當鮮品,涉嫌誤導消費者。
除此之外,盒馬還一度陷入“假貨”旋渦。據“光明網”報道,上海市民在盒馬X會員七寶店購入的化妝品經多個平臺鑒定后都被認定為假貨,而盒馬客服在維權時卻避而不談產品真假問題,僅僅表示可以退款處理。這種態度無疑讓消費者對盒馬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業內人士指出,盒馬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原因主要出在供應鏈、門店管理與人員培訓上。供應鏈中原材料采購監管環節或存漏洞,門店衛生與質量檢測環節薄弱,員工規范意識淡薄。
短短一年內,連品控要求更高的盒馬X會員店、盒馬鮮生店都出現如此多的食品安全問題。以下沉市場為主,貼上折扣標簽,開放加盟的NB店,品控是否讓人放心?
顯然,這需要時間去檢驗。
和食品安全一樣,當下盒馬的盈利,是真的在嚴筱磊帶領下,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還是以退為進,用收縮換盈利的“財務魔術”,同樣需要時間去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消費者、市場,還是阿里集團高層,對嚴筱磊的答卷評語,并非一時盈利數字,而是要看盒馬這個品牌,到底有何真正價值所在。
17384758799- 該帖于 2025/7/22 17:1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