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銷售,可能更多的人會用毛利、來客數、客單價等指標來分析和形容,考核銷售時也側重這些指標,此外可能還會關注庫存周轉天數、周轉率等指標。但是,我們很少能很好地在庫存數據的基礎上,挖掘或發現可以衍生的數據,利用庫存數據改善賣場的銷售狀況,以指導商場銷售工作的順利完成。
庫存管理是增強企業盈利的關鍵性因素,如果長期面臨缺貨的狀況,對企業無疑是致命性的打擊。因為一個單品的缺貨所影響的不只這個單品的銷售量,還有影響其關聯商品的銷售;缺貨會導致來客數與客單價的雙重下降,極大影響門店的銷售以及顧客的回頭率。要知道,在競爭對手那里多爭取一個顧客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但失去一個顧客還是相對容易的,所以有人說劣質的庫存管理等于就是在幫企業修筑墳墓。但在沒有一定理論基礎作為指導的情況下,無理由地增加庫存,必然增加企業的資金負擔。
現在商場慣用的一招就是在每個供應商的對賬來臨前將倉庫庫存的商品按一定的數量退出去,待供應商的賬一對完,立刻又進行大批量地進貨,所以供應商只能吃著啞巴虧,對此,沒有一定優勢的供應商也只能夠忍氣吞聲,但回頭想想,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這樣做給門店甚至其他兄弟企業帶來的恐怕是一些無形的損失或者是說隱患。而有的門店為了達到公司規定的庫存周轉天數,對一些商品訂單進行手工刪減,這無疑也是有害無益的。人為的缺貨對銷售帶來的是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從上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要想要使銷售額增加,一是增加庫存,但是增加庫存相對比較難操作,一旦操作不好可能造成庫存周轉天數加大;二是縮短庫存周轉天數,這樣有利于與供應商談判時對商品進貨成本進行適當降低,能夠讓我們貨架上銷售的都是新商品,有助于門店的商品防損工作,能讓門店最大程度上減少死貨。
門店在縮短庫存周轉天數的同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應該以品類中的最小分類來實時核查,避免引起整個品類性的缺斷貨,而得不償失;二是避免出現拉排面的現象,為對商品不豐滿進行遮羞,如商品管理者看不見真相將引起無端的缺貨;三是防止手工對訂單進行刪減而造成的進貨頻率增加,近而增加門店的物流、后勤成本,門店要在保住陳列效率的情況下理性地分別對每個小類進行優化庫存,使之增加銷售額。
要在高效的商品分析下利用建立的交叉比方法對商品進行刪減、淘汰、引進,利用門店的ECR系統從商品進貨、商品銷售、商品庫存、供應鏈、物流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效率的措施,提升提高商品周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