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流連于香港街頭,除了驚訝于四通八達的交通、中西融匯的文化、琳瑯滿目的商品之外,也開始用仔細的目光去打量這個城市。香港一直享有東方購物天堂的美譽,它商城眾多,服務貼心,價廉物美……還有嗎?從時代廣場望出去,你可以在它的附近發現很多形象各異、個性突出的樓上店;在西洋菜街,樓上店已經成為市民逛街的首選地,即使是電影《月滿軒尼詩》也在這里的電器商鋪取景;在旺角,樓上店的宣傳招牌簡直成為都市一景。“不影響別人做生意,不妨礙公共安全,不是非法物品,符合有關管理規定,你掛什么廣告牌出去都可以。”對比內地廣告牌改造工程,香港商業從業人員的這番話讓人心生暖意。
對于香港人而言,樓上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樓上店泛指將店鋪開在二樓以上的商業場所,由于香港人多地少,連食肆都會開在十幾樓的寫字樓上。狹義的樓上店是指那些開在商業旺地臨街二三樓、有著大型落地玻璃窗、裝修風格獨特的商鋪,以時代廣場周邊和旺角一帶最多。樓上店并不是超市賣場商城的附屬品,可有可無,它們是商業高度發達城市才有可能出現的產物。它們為城市的創業者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是體量巨大城市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商品選擇。個性化創意店鋪透露出濃厚的社會人文氣息,同時它們也成為了旅游城市的一道景觀。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教授認為,樓上店的遍地開花是香港創意經濟和自由商業高度發達的結果,同時也體現出城市文明的程度和社會管理的水平。反觀深圳乃至內地,不是說沒有樓上店這樣的商業形態出現,而是商業缺乏成行成市的氛圍營造、商鋪經營者缺乏個性與創造力、管理者缺乏人性化社會管理手段,從這個層面來看,國內的商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與發達的國家與地區比肩,實在是任重道遠。
香港樓上店形態五花八門租金便宜,設計創意可自由發揮
紅酒、性用品、禁書、駕駛學院、法式餐廳、發型屋、SPA店、沖印公司、服裝定制鋪……毫不夸張地說,香港樓上店的形態五花八門,業態比任何一個SHOPPING MALL更豐富。在銅鑼灣波斯富街和白沙道,這樣的感受更為深刻。據茶餐廳老板何叔介紹,他們這片區以前都是住宅區,每棟樓大概三到五層,隨著同一片區時代廣場等商業機構的興起,這里已經成為商業旺區。不少以前在這里置業的老街坊,實在忍受不了車水馬龍般的嘈雜紛紛外遷,而原來的單位就成了樓上店經營者眼中的唐僧肉。
“這里的單位面積比較適中,600呎到800呎不等(注:一呎等于0.093平方米),而且都是臨街而建,有的甚至可以三面都裝落地玻璃窗,很多人就喜歡這種風格。而且銅鑼灣是香港非常成熟的商業區,每天的人流量很大,不少外來顧客都喜歡逛一些別具一格、有城市風情的小街,這一帶最適合不過。”何叔對這一帶的租賃市場非常熟悉。
相對于SHOPPING MALL,香港的樓上店除了租金相對便宜之外,由于裝修風格前衛、意念大膽、環境舒適成為愛淘之人的心愛之地。在時代廣場附近就有不少這樣的趣味樓上店,在一家面包鋪的樓上是面積不大的發型屋,經營者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將四周的主力柱留下,其他地方都安上了落地玻璃。中央空調、真皮沙發、高清電視,連燈飾的位置與擺設都非常講究。在這里理發,除了能享用外面四周郁郁蔥蔥的景色外,日式貼心服務也讓顧客回頭率特別高。南都記者正準備去體驗這里理發的特色,卻被告之需要提前兩三天時間來預約。有知情人表示,這里的老板曾留學日本,回來后曾在大型商城開過理發屋,但最后還是選擇樓上店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個性化的裝修風格、獨特的手藝再配上這里相對幽靜的地理位置,成為城中不少名人的休憩地。而且這幾年店里還增加了美容、修甲、按摩、形象設計等延伸項目,這樣的特色服務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
同樣,有越來越多的CAFé店與美食店鋪將目光投向樓上鋪,除了租金便宜外,這里認為相比起大型SHOP-PING MALL,他們可以讓宣傳、設計、意念貫徹得更為徹底,不用受業主太多制約,也容易形成商業品牌特色,讓特定受眾群成為忠實的粉絲。
一樓店比樓上店租金貴兩三倍“向上發展”滿足多種消費需求
用寸土尺金來形容香港的店鋪租金最適合不過,即使是遇上金融風暴,只用幾年的時間又漲回來了。在不少香港人的眼中,如果家里有個不需要還貸款的商鋪出租簡直就是富貴人家的象征。益田假日廣場副總經理陳秀紅認為,在香港樓上鋪已經成為了一種成熟的業態,它跟香港幾十年發展起來的現代商業模式密不可分。如今的香港SHOPPING MALL,由于體量、規劃、成本等問題,入駐的大多是走中高端的品牌,那么一些中低端、與市民生活密切,或者非常有特色的商品怎么辦,在地少人多租金昂貴的現實情況下,商業只能向上發展,這也一個側面體現了香港商業的發達之處,任何階層、任何需求都會被商家極大滿足,香港的自由商業發展模式值得深圳深思與借鑒。
據南都記者了解,香港的樓上店與一樓店鋪的租金差別很大,在電器商鋪云集的西洋菜街,據說一樓的單位租金價格是樓上店的兩到三倍,如果位置靠近地鐵或者十字路口,租金差別會更大。近日,旺角城市中心貼出告示對大廈的樓上鋪進行招租。負責人Y vonne表示,現在的人對樓上鋪的詢問度很高,因此生意還不錯,低樓層的基本租出去了,但5樓以上一直到十幾樓還剩下一些單位,租金統一為30元港幣一呎,按差餉和管理費不包括在里面。樓上鋪的單位最小的面積是700呎,最大的有6000多呎,不能拆分出租。不過她坦言,由于近幾年香港的商業恢復得很快,樓上鋪的租金也開始水漲船高,與前兩年相比已經上調不少,但從租戶非常踴躍的反應來看,今年還有上漲的空間。
樓上店為創業者打開另一扇窗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是生存之道
在銅鑼灣開書店的Amy已經營樓上店超過8年的時間,她坦言個中的滋味不是很多人都能夠堅持下去。“我最記得開始的時候是因為‘Sars’事件搞得大家人心惶惶,那時租金也下調不少。開書店一直都是我們兩公婆的理想,也沒怎么多想就開業了,到現在連女兒都幾歲了,不過即使是我們將店鋪開到大樓里面,租金等壓力還是很大的。”銅鑼灣地處香港商業中心,行人如鯽,業主每隔一兩年都會加一次租金,最多的一次達到15%,這讓利潤本來就很薄的出版業舉步維艱。“前幾年的大幅加租讓我們有結業打算,我們算過一筆賬,一年下來的租金總額比我們到手的利潤還要高。后來我們聽了一些朋友的建議,調整了經營策略。例如幫人代銷日本奶粉還有電話充值卡;在圖書方面我們已經很少賣香港人喜歡看的動漫書,反而加大力氣引進大陸和臺灣一些很經典但是又買不到的書籍。此外我們還嘗試過在書店的一個角落設置閱讀區,用免費WI-FI來吸引一些讀者來這里喝咖啡、吃三明治。想了很多法子之后,現在的客人逐漸多了起來,而且比較穩定,但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Aay告訴南都記者,前幾個月業主又來提租金的事,并給他們兩條路選擇:一是加租,二是將朝街那邊的落地玻璃換成實墻,業主在外面出租廣告位來彌補租金的損失。結果他們開了家庭會議后,選擇了后者。
在英國讀時裝設計然后回流到香港的小高去年也選擇了樓上店作為創業的基石。由于預算有限,她跟合伙的朋友找了兩個月才在加連威老道找到比較合心水的店鋪。“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很精打細算,即使是樓上店也是開業容易守業難。但始料不及的是,店開了三個月后喜歡新鮮的客人開始減少,我們檢討過所售賣服裝的風格,發現香港人還是喜歡日本和韓國FEEL的衣服會多一點。所以我們在設計上也開始融入了這方面的因素,而且還代理了一個韓國品牌的飾品,雖然我會覺得有點不適應,但是市場就是這樣,逼著你去妥協、做選擇。”從今年初開始,小高推出了服裝定制服務,無論是成熟白領還是在校學生她都會根據各人的身材、氣質、職業給出建議,然后再根據她們商量的結果進行服裝設計,到現在已經有不少回頭客,而且有些二、三線的明星也開始光顧她的小店。“我跟合伙人人商量過,可能年底會搬去營業面積更大的場所,但是我很舍不得這個看起來小小的樓上鋪。真的很感激它,給我們這些有夢想的創業者帶來幫助。”
樓上店反映城市零售業景氣度廣告牌管理體現城市管理水平
走在旺角商業旺地,街道兩旁除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外,頭上的廣告牌也成為了游人爭相拍照的熱門背景。而其中,樓上店的廣告牌又占有絕對的優勢。對于廣告牌的設置與管理,有香港商業人士表示,管理部門的政策相對寬松,“只要不影響別人做生意,不妨礙公共安全,不是非法物品,同時符合有關管理規定,你掛什么廣告牌出去都可以。”在他們看來,實行比較有彈性的廣告牌管理手段對各方面都帶來好處:業主方可以獲得比較豐厚的租金收入;樓上鋪經營者走出“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用廣告牌來提高公眾注意度;政府也可以從中得到收取差餉、提高就業率等好處。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教授認為,香港的樓上店所帶來的好處不止這些。“樓上店的數量、租金多少、分布范圍其實可以作為商業上的晴雨表,反映出一個城市零售商業的景氣度。同時從廣告牌的管理上,可以看出自由商業社會的可貴之處,政府不與民爭利,體現出高超的城市管理水平。雖然我們內地的商業發展不及香港成熟,但是這樣的管理技巧和模式觀念值得學習與借鑒。”
■聲音
樓上店的法國大餐性價比不錯
張立翔31歲大型公司管理人員
在香港中環樓上店吃了一次法國大餐讓我很難忘,原來在20幾層的高樓里,對著落地玻璃窗外的夕陽,也可以享受著跟深圳SHOPPING MALL一樣舒適的服務與美食,當然,價錢便宜好多。
可以偷師樓上店的裝修和擺設技巧
COCO 27歲自由職業者
每次去旺角我都會去一些臨街的樓上店逛逛,你說我去朝圣也好,去偷人家的創意也好,反正都是很愉悅的過程。提醒一句,不要單單看他們所售賣的商品,喜歡創意的朋友們要學習人家的裝修風格和擺設技巧,很有收獲的。
樓上書店比深圳又多又好
張先生38歲私企老板
我對香港的樓上店很有感觸,很多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怎么我覺得人家的書店比深圳多太多、好太多?深圳除了幾個大的書城之外基本上找不到買書的地方,這是不是值得我們深思呢?
看見廣告牌有溫暖感覺
球球公主24歲網絡編輯
最近看深圳到處拆招牌的時候就想到香港的樓上店招牌。心想,如果香港的管理部門將他們這些招牌拆了,那還叫樓上店怎么活啊,人家本來就是開在樓上沒什么人知道,再這么一弄,生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我每次去香港看到這些廣告牌都有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樓上店對創業者來說很難得
天地一沙鷗27歲程序設計員
其實我也很想創業,特別每次去逛香港這些小店的時候尤其有沖動。相比香港,可能深圳在商業這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吧,很少看到類似的店鋪,即使是有,也不會像香港那樣成行成市,成為都市的一種風景。上次陪朋友在南山的一個商城看店鋪,但租金實在是太貴了,那時才懂得樓上店對創業者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
■隨手拍香港
分類回收垃圾桶隨處可見
地點:灣仔地鐵站出口
香港人的環保意識逐年增強,用他們的話來說,香港地少、人多、資源匱乏,如果沒有環保意識,不進行分類回收的話,香港不香,要變成垃圾港了。除了政府立法,香港自發組織起來的一些社會團體會對市民的日常生活進行環保宣傳與指導。在香港,分類回收垃圾桶隨處可見,而且標識清晰,通過中英文、漫畫等方式讓社會各階層培養垃圾分類、環保回收的習慣。此外,香港人的環保意識與習慣跟實施了六年的“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不無關系,有數據表明,到目前為止,香港有超過八成的人口支持垃圾分類回收,并積極參與到這個計劃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