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散議
作者:張國祥
2011/8/10
本文同時在《衛廚企業家》雜志2011年9月期刊登
中小企業如何開展規范化管理是一個大題目,坦率地講,我無法給出適合每個企業的答案,只能就自己觀察、思考和建議整理出來,供讀者借鑒,故名散議。
一、 中小企業管理現狀與困惑
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
1、 各部門配合銜接不到位,流程不清,會上扯皮、會下吵架。
2、 崗位職責不明確,不是人找工作做,而是工作等人抓。
3、 管理者不夠職業化,員工流失率高,人才缺口大。
4、 工作缺乏標準,員工都把自己當“老板”,發現問題而不解決問題,事事都要老板拍板,忙到手忙腳亂……
中小企業老板的困惑:
1、 權力,不分,自己累得不行;授權,又擔心企業無法掌控。
2、 績效考核,不搞,看不出誰的貢獻大;搞吧,總有人弄虛作假。
3、 薪資,不透明,總有員工討價還價;想透明化,又不知怎樣做到公平。
4、 用人,外面招的留不住;自己培養又怕花錢為他人做嫁衣。
5、 制度、流程、企業文化,都說企業管理離不開它們,不搞,企業一團糟;搞吧,又擔心搞出形式主義,條條框框多了,效率上不去;再說,想搞,也不知道從哪兒入手好……
扯皮推諉、領導力不夠、執行力差、人手不夠、忙于應付……這些似乎都是管理的亂象,但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解讀為企業成長的煩惱。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成長中的企業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解決得好,轉型成功,企業就能繼續生存;解決不當,也可能導致企業衰退甚至死亡。從無序走向有序,從忙亂走向規范,是企業成長必經的階段。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對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已經成為眾多中小企業老板的自覺選擇。
二、 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的目標與原則
我們在實踐中和企業老板共同總結出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的目標: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做到位,事事都做好。
圍繞這一目標,我們有必要確定幾項原則:
1、 目標明確原則。
企業的發展目標明確,包括短期、中期、長期目標都應該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述出來。企業的市場定位、產品定位或顧客定位清楚。讓員工知道老板在帶領我們干什么,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了解將要到達的位置。
2、 系統思考原則。
企業員工養成系統思考的習慣,做任何事件,皆從企業全局觀念出發,著眼企業長遠利益想問題、辦事情。
3、 全員參與原則。
全員參與企業規范化管理建設,接受新觀念、學習新方法,即使自己不能出主意、想辦法,也要積極參與制度、標準的討論和試行,一旦確定就不折不扣地執行。
4、 腳踏實地原則。
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永遠是企業管理和創新必須遵循的準則。從來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管理理論和一成不變的管理方法。創新也好,借鑒也罷,都不能超越本企業的實際。貪多求快可能欲速則不達,管理上的盲目照搬往往有害無益。
5、 重點突破原則。
任何企業的成長都是從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如此循環往復。發展初期,可能以市場開拓為主;市場有了,管理跟不上;管理跟不上,產品或服務一定跟不上。管理問題往往又和人的問題糾纏在一塊。解決管理問題只能先抓住重點,取得成效,再圖各個擊破。
6、 循序漸進原則。
這條也可稱之為持續改進原則。管理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管理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任何企業都要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從中歸納提煉管理的原則或規定。大凡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特管理經驗和方法。向自己學習,持續優化,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最佳途徑。
三、 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的重點與方法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時段,可能選擇的重點和方法各不相同。不過,就眾多中小企業的實踐來看,我們認為中小企業要實現規范化管理的目標,可以從以下三個重點突破:授權、獎懲和理念倡導。
1、 授權
老板喊累,一定是不懂授權。說企業沒有人才,一定是老板太能干。事必躬親,你就剝奪了員工動腦的機會,也剝奪了員工成長的機會。你親力親為慣了,員工也就依賴慣了;你越忙,員工越閑。企業無人可用都是老板“專權”的結果。
想要企業發展,老板必須授權,授權才有效率,授權才能培養人才。
如何授權呢?如何做到授權而又保證權力不被濫用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遵循責、權、利對等原則。
我這里介紹三種授權方法。
(1)制度授權。也叫職務授權。事先規定各種職務享有的監督權、申報權、審核權、審批權。其中又區分人權、事權、財權。把不同的權力分別授予工作履職必須的崗位員工。這既給了員工工作上的便利,也提供了其他員工監督的可能——有無越權或權力濫用,都可以遵循制度規定去判斷。做老板的在指導下屬工作的同時,也可以檢查他們有無越權或權力濫用的行為。勤勉工作的提升職務、增加授權,濫用權力的降職或免職,也就是減少或剝奪授權。
(2)流程授權。流程授權主要用于事權處置。工作隨著流程走,權力圍繞流程轉。任何員工承擔流程責任就享有該流程賦予的權力,如信息查閱、資源調配、時間調整等都由該員工做出決定。流程承接崗位員工是當然的責任監督者。
(3)臨時授權。由上級授予下級,一次使用,過期作廢。各種臨時委托書就屬于臨時授權的一種。口頭委托也屬于臨時授權。接受臨時授權員工辦理完結特定工作,授權即時作廢。對于臨時授權,要特別注意“有布置有檢查”,防止權力濫用。
2、 獎懲
在管理中獎罰分明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做到獎罰分明呢?不是高興就給員工重獎,生氣就給員工重罰,而是要事先確立獎懲標準,也就是制定獎懲制度。
中小企業的獎懲制度宜粗不宜細。首先確定獎懲原則,即企業獎勵什么樣的行為,懲處什么樣的錯誤,先做大的分類,待企業成長壯大之后,再去細化獎懲條例。當前環境下,企業要特別注意獎勵,防止濫用處罰。更要避免只罰不獎。企業員工行為往往是制度引導的結果。干好干壞一個樣,往往是干壞的人越來越多。干好有獎,干壞有罰,就會干好的員工越來越多,干壞的員工越來越少。對此,規范化管理的要求是獎罰有據!
3、 理念倡導
理念倡導本質上就是培育企業文化。但成長中的企業不要把企業文化搞得大而全,比如不一定開始就搞一本裝幀精美的企業文化手冊。企業文化手冊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企業文化的內容豐富了,企業規模擴大了,幾張紙承載不了了,這才考慮編寫企業文化手冊。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重點就是價值觀提煉,說白了,哪怕只有幾條大家耳熟能詳的口號都行。但這幾條標語口號不能空洞無物,不能掛在墻頭,印在紙上,喊在嘴上,必須老板身體力行、員工奉若神明才行。
我在《創業期如何建設企業文化》的文章中寫道:和你的員工討論企業主張什么、反對什么、支持什么、打擊什么,然后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語言精練地表述出來,所有成員遵照執行、定期對照檢查,并嚴格處理破壞者,這就是創業期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
該文對中小企業如何建設企業文化也做了回答,此處不再重復。
中小企業實施規范化管理的重點或突破口,概括起來就是授權解脫老板、培養人才;獎懲分明消除扯皮推諉、提高企業活力;倡導積極健康的理念,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培育企業持續發展的基因。做好這三點,中小企業就可以說奠定了規范化管理的基礎,管理就能夠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