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行業如何留人?
作者:張國祥
財智雜志編輯向我約稿,說SPA會所、美容院、化妝品專營店等美妝行業的員工流動性比較大,希望結合心理分析及案例,提出解決方法。我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就是:沒有未來的行業留不住員工,加上我不涉足其間,就一口回絕了編輯要求。
真是無巧不成書,昨晚夫人從美容院洗面回來,竟然給我帶回一個現成的案例:美容院也有留住員工的成功做法。終于讓我有了勉為其難的打算——雖然認識不深,談點膚淺的看法供美妝行業的管理者參考。
夫人去的是一家位于廣州番禺某高檔小區的美容院,恰巧給她洗面的服務員是湖北老鄉。由于口音相同,倆人見面自然多了幾分親切。店員名叫阿華(化名),剛剛生完孩子返回廣州。更有趣的是二人在交談中發現,雙方不僅是老鄉,而且在幾年前就有過一次服務與被服務的經歷,只不過夫人去美容院次數少,不記得了,細心的阿華居然還想起夫人居住的樓盤名稱。阿華告訴夫人,說她和同一單位的小劉戀愛、結婚、生了一個寶貝女兒,現在把女兒交給家婆帶,自己就又回到原單位上班來了。夫人說人們都認為美容行業是吃青春飯的,你為什么成家后都有小孩了還要回來呢?阿華的回答讓夫人眼睛一亮。她說,我們美容院是全國連鎖的,公司為每一個愿意長期合作的員工都做了未來發展規劃,你從店員做起,隨著你的技能的提高或管理能力的增加,可以一步步成長,升主管、導師、美容總監、店長,或成立由你參股的新店,讓你負責管理、讓你當老板。所以,我們美容院員工流動性很小,大家都有成長的空間,凡是最初慎重選擇進來的員工都不會輕易離職。
美妝行業還有管理這樣好的企業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老家有個親戚的孩子曾經到美容院上過半年班,但由于經營無方,這家美容院從開業到關門不到一年。親戚家的孩子失業后曾經征求過我和夫人的意見。受“美妝行業就是吃青春飯”的陳舊觀念影響,我們也認為美妝行業不宜久留,親戚家的孩子從此就離開了美妝行業。之所以作此判斷,還因為夫人開過不少美容院的開業優惠卡,少有用到期限的,大多都是中途撤離的——沒有長期的店面哪來長久的職業?我們對美妝行業印象不好,與此類現象關系極大。
事實上,美妝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服務人員確實青春亮麗,但也無法擺脫吃青春飯的嫌疑。一線人員的收入待遇無論如何也無法滿足他們“青春付出終生擁有”。他們其實干的還是體力活,收入處在平均線下。如果青春不在,他們靠什么生存、靠什么立足?不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沒有持續生存生活的保障,是不可能留住他們的。
還是我開頭的話:沒有未來的行業是留不住員工的。不僅美妝行業,而且其它任何行業,你不能提供員工未來發展的空間,你就不能留住員工。規劃好員工的未來、提供員工成長的舞臺,任何行業都可以留住員工。這家全國連鎖美容院的做法應該說給出了理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