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宏觀形勢持續蕭條,民眾消費能力普遍降低的大背景下,零售行業的發展可謂舉步維艱,轉型發展的呼聲日趨增多。就在變革之聲不絕的這幾年里,一種面向中高端消費群體的體驗式零售模式悄悄的出現在中國的零售業界中,這種模式的出現,也許能為目前處于迷茫中的中國零售業另辟蹊徑。
我最初注意到這種體驗式消費店是蘋果開設在百貨城里的特約經銷店,消費者可以在近乎全敞開的蘋果形象店里任意體驗電子產品,不用擔心弄臟弄壞,更不用擔心不付錢不能走人。更神奇的是,店內員工穿著統一制服,引導所有進店的顧客體驗蘋果的產品,如此模式讓我一時也覺得詫異。
后來我有機會進入DELL的高端品牌ALIENWARE形象店工作,真正體會了什么是體驗式消費。ALIENWARE形象店被布置成一個游戲機房,什么方向盤、3連屏顯示器和各種時髦的大型游戲完全將ALIENWARE品牌的高端游戲定位全部展現出來。所有的店員平時只要做好一件事即可,引導那些進店的顧客做到電腦前,玩上一局游戲。讓顧客體驗產品就能創造銷售機會,也許就是蘋果、戴爾這些IT廠商的產品經理對于他們的零售商唯一的要求,因為沒有體驗,一臺3萬元的ALIENWARE本本就和一臺3千元的普通本本沒任何區別,更無從談及銷售量了。
如今隨著體驗式消費在IT業界的被認可,國內諸如美承、和雍等知名IT零售商都已經悄悄的嘗試體驗式消費近10年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更加前衛的經營模式的誕生,美承的高端生活館就是代表作,一個近500平米的店,全開放陳列美承精選的IT產品,顧客可以任意體驗智能手機、單反相機、平板電腦等,各類生活中常見的產品都能被體驗一把,此等消費理念如今也已悄然出現。
體驗式消費在我看來,其經營理念就是讓顧客在愉快的體驗中掏錢買單,讓其忽視價格、產品式樣、顏色等可能影響銷售的因素。如今我又聽聞國內不少超市也想效仿IT零售商,嘗試體驗式消費,樂購在上海四川北路上已經吃了螃蟹了,我卻不禁要在此對超市朋友們提幾個問題。
一、你有適合的產品嗎?
如果讓一家生鮮超市也嘗試體驗式消費,做一個生鮮生活館,我看就是一個大笑話,難道讓顧客一邊品嘗青菜和卷心菜區別一邊考慮是否要付錢?而一家3C數碼店如果不讓顧客體驗,那就死定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產品,某些產品是必須被體驗才能形成銷售,某些產品則完全不是,這就對傳統超市的品類提出了新的課題。
二、你有合適的店員嗎?
在之前我提到的那些體驗式消費店里,共同的特點是店里有很多精通產品的店員,他們服務業積極熱情,能夠引導消費者進行體驗直到成交。同樣的問題如果拋給傳統標超巨頭,靠著那些中老年婦女為主的店員,讓他們去引導顧客體驗一瓶進口紅酒,這有可能取得成功嗎?
三、你有專業的防損能力嗎?
體驗式消費的第一要素莫過于全敞開式的商品陳列,顧客可以任意觸摸產品的同時,也讓某些不法分子找到了下手的機會,在3C賣場里,偷樣品的事是屢見不鮮。除卻偷樣品,如何保證你的樣品不遭顧客無意破壞也是大問題,超市如果要搞體驗式消費,究竟選擇機防還是人防恐怕就夠折騰了。
除卻上述三個問題,其他諸如品牌策劃、營銷主題、客戶選擇、門店選址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在如今國人普遍經濟能力不錯的情況下,開設面向高端客戶的高端生活館,進行體驗式消費一定是有他得市場空間的,IT業內已經取得了成功,傳統超市未必就不能嘗試。當然很多人不禁要多問一句,如今不是已經有高端超市出現了嗎,那我也要比較下,在那些店里,顧客真的能感覺到家庭式的體驗式消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