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警報又響。據《信息時報》報道,20日深夜,廣州市工商局官網公布了近期對廣州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檢結果(蹊蹺的是,22日22:49官網查無此表?)。其中南山奶粉被抽檢的5個批次品牌奶粉,全部含有強致癌性物質黃曲霉毒素M1;同時,知名品牌光明奶油(上海產)、南山奶粉(長沙產)及沙灣姜汁撞奶(廣州產)均在不合格之列,愛馨多羊奶粉(陜西產)更是兩月三登“黑榜”。
試問,誰還在說上個月的老酸奶皮鞋造事件?此事最終如何系統處理?最早曝光此事而后被禁音的央視主持人趙普怎么樣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那些人、廠、部門,看準了社會人的健忘本能,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行動普遍不夠!
南山是湖南長沙的著名奶粉廠,在廣州被曝出5批次全部不合格。一如當年石家莊的三鹿奶粉,最早由上海的《東方早報》曝出,杭州的蘇泊爾廚具也在哈爾濱工商局抽檢時被判不合格,蒙牛的相關檢驗在內蒙古也一直是合格的。這是“學習”了紀委部門針對腐敗大案審判時的跨省處理?比如上海某案,分別轉交陜西、浙江等省中高院具體經辦。唯一的區別是,兩者有前后之別,一是追溯和以防作弊,另一則是涉嫌共謀——大量本土產品總由其他地方檢疫部門發現問題,不能不說其“護犢心切”(利稅、就業)和監管不力的嚴重性。
網間議論紛紛。奶粉行業問題頻出,為什么?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監管部門執法不力、消費者維權意識不高等被較多提及。更進一步,不少網友覺得,監管不力和商家不良是關鍵問題,技術不高也是一個小原因。
不合格企業中某負責人表示(非南山),企業偶爾犯錯在所難免,應該“被允許”,“我們做了十幾年了,不可能100%沒事,哪有常勝將軍?”這是句混賬話、混賬想法!奶粉業作為嬰幼兒食品制造廠商,你的哪怕萬分之一,也是任何個體消費者和家庭的百分之百。做生命安全相關產業的人,必須精益求精,把自己的生命體驗用心注入產品,有百分之百的追求和把握,這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意識和心理狀態。
有個美國老段子,就是說類似事情的。某年,軍隊傘兵因跳傘時無法打開而犧牲,總統視察傘廠,公司總裁表示其出廠合格率高達99.999%�?偨y不悅,令該總裁隨機選了一個去跳傘,總裁嚇得滿頭大汗,有驚無險成功跳傘�?偨y臨走前告訴公司總裁,以后每次來考察,都可能任選一把傘讓他跳。后來,總統沒再來,軍隊傘兵也沒再因傘的產品故障而出事,該軍工廠合格率達100%。
讓商家能對自己的產品最終承擔,同等負責,事情就大不同了。
媒體提及著名主持人楊瀾曾代言南山某款產品(應該不是這些不合格的批次,否則一定會明說)。說實話,這事真令明星防不勝防,明星和廠家交換的多是知名度、親和力、號召力和代言費,再有就是某種新款產品與人物形象的契合與雙贏。倒不必十分苛求,只是,出此事件,楊瀾諒需停約以示割裂。
另一個問題,南山奶粉,包括杭州的愛迪生奶粉等,到底在賣給誰?我身邊的人,以及我所知道的城市白領父母,在近年奶粉危機頻出的情況下,基本上沒有人在買國產奶粉,任洋奶粉輪番漲價也是邊感慨邊下單,總算買個放心。我們最可擔心的是,買南山奶粉類產品的,都是很少關注網絡乃至新聞,或者竟然不舍得買更好更貴奶粉的中低收入者,這也正是其他被屢次曝光的比如蒙牛產品除渠道強勢外的另一重要癥結。
總而言之,需要更大的政府監管力度,尤其是地方監管部門,是否與廠家老板或其他高管同時承擔連帶責任?比如長沙食品安全委員會,也要為南山奶粉事件引咎一樣,比照不同危害等級,由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嚴肅處理。沒有分管領導和具體檢查人為此負責的事,有關部門不可能認真對待,唯GDP也是許多地方政府對部分偽劣產品睜只眼閉只眼的原因,環保、質檢等部門主動或被迫選擇性執法——不搞大的,不愿不能不想。受傷的總是消費者尤其是中低端消費者的事,廠家也不會太當回事。從制度上杜絕和方便追溯,它才會得到大力改善。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人的吃苦耐勞精神是舉世罕見的,對不公平事件的忍耐和隨意也是世所罕見。大家對食品安全的記性和維權意識,也都是非常值得改善的。中國消費者會走兩種極端,少有理性、堅定、持續的正當訴求及行動。比如,一種是大多數人的,出了事,私下說兩句,也就算了,大企業天高皇帝遠且似乎別無他選;另一種,是對小店斤斤計較,比如小餐館里吃出蟲子或頭發的,一些男顧客恨不得橫刀立馬,起碼以一賠十,弄得小店主非常尷尬。
如果有關部門不下決心把無良廠商罰得屁滾尿流,還會有無數的“南山”,繼續把他們的消費者當白老鼠。消費者應該記仇,記住那些皮鞋,那把傘,還有那頭三鹿,養吾中華兒女浩然之氣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