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SoLoMo消費群的興起,互聯網不再是一個虛擬的世界,而是一條條充滿消費者氣息和聲音的大街;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已經在一個蠻荒的數字星球上培育成為三個最有活力和最具商業價值的新商圈。
第三次零售浪潮正席卷而來,權力的天平已經傾斜,消費社會的主導大權已從生產商、零售商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說了算,"我的消費,我做主,你要推薦或推銷什么,首先你要尊重我的意志,獲得我的授權或許可"。他們不再受商家的主導,而是更相信自己社交圈子里的好友、同事、親友、專家、同行或網友提供的各類消費建議,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和素未謀面的消費者相互交流,形成消費社群,分享她們的消費主張。眾包購物打破了制造商,零售商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著的邊界,消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消費者成為品牌商和零售商的選民,完全擁有選擇自己爽的零售商或品牌商的完整權力,是消費者賦權給我們零售商和品牌商,不再是零售商(如淘寶,Walmart,王府井,Amazon,Baidu,Google)等給我們消費者做決定.
全球零售業正加速從渠道為王的時代邁向消費者王朝的時代,品牌商、零售商需要從以自己為中心的單渠道、多渠道或跨渠道思維徹底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渠道(Omni Channel)思維,全渠道零售將成為零售業的未來。
顏艷春/eFuture富基融通
今年九月,我有幸在倫敦世界零售商大會上聆聽《零售業的的新規則--戰斗在全球最艱難的市場上》的聯合作者Robin Lewis先生的演講并與他交流,他認為“零售業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未來50%的零售企業和品牌或將被淘汰,傳統的零售模式和批發模式即將崩潰。”
第一次浪潮(1850年-1950年),是生產驅動、追隨需求的生產商大權在握的時代。商品短缺,缺乏競爭,消費者的需求難以滿足,百貨商店只要建起來,人們就會來。人們需要五顏六色的汽車,但我們福特只生產黑色的T型車。
第二次浪潮(1950年-2000年),營銷驅動和創造需求的大眾營銷時代。供過于求,渠道為王,市場主導權由賣方轉移到買方,生產商、零售商被迫創造需求,“要讓我走進你的店鋪或選擇你的品牌,請給我足夠的理由”,營銷成為整個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品牌廣告和促銷廣告無處不在。
第三次浪潮(始于2000年--),以商品過剩和信息革命為發端的絕對買方市場時代。權利的天平已經傾斜,消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選擇權,消費者完全控制了市場。坐等消費者上門的時代結束了,我們必須主動、隨時隨地與顧客建立親密的對話。
每一次浪潮,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商品和消費選擇權,消費社會的主導大權已從生產商、零售商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你要推薦或推銷什么,首先你要獲得消費者的授權或許可。全球零售業正加速從渠道為王的時代邁向消費者王朝的時代,消費者王朝已經拉開帷幕,消費者說了算。
而第三次浪潮才剛剛開始。
自1969年互聯網發明以來,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也可以劃分為三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90年代),以門戶為特征的Yahoo和Google時代,整合全球的信息,消費者在這個階段扮演的是信息接收者角色,是單向的人找信息,這個時代,開創了互聯網發展史上第一個最輝煌的篇章。
第二次信息革命(00年代),以社交為特征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Sina微博,人人網時代,連接人與人,消費者在這個階段扮演的是信息生產者角色,可以進行雙向的分享和互動。
社交網絡在這個階段進化為不再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是與地球有著密切聯系的社交星球。今天,有10多億人已經移民到了那里,上面住著活生生的人。它是人類一種新的生存方式,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是一個真實的社會,他們在上面有哭、也有笑,有悲傷、也有歡樂、有哲學式的思考、也有憤青式的發泄,他們自己就是一個媒體,不斷創造新的內容,表達著自己的情感,傳播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信息。
電話、電子郵件等發明這么多年以來,很少得到顧客的許可,一直都在不同程度地騷擾消費者。社交網絡帶來了更多沒有組織的碎片化信息,信息內容太多看不過來 ,朋友太多導致社交疲勞,關注太多導致社交恐懼。今天,零售商、品牌商如果不能提供給顧客獨特的消費體驗和令人信服的針對這個消費者而不是大眾消費者的個性化的信息和服務,顧客就真的會不斷移動,與你的關系就會飄忽不定。
第三次信息革命(始于2011--),以SoLoMo為特征的iPhone,Flipboard,iTV,myStore時代正在開啟,消費者在這個階段扮演的是信息定制者的角色。消費者通過訂閱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訂閱的內容以后將自動推送給消費者,是信息找人。消費者第一次通過定制,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這就是個性化的搜索,個性化的新聞,個性化的推薦。
沒有得到消費者授權或許可的邀請、推薦或推銷,是強加的,很難得到消費者的歡心,甚至被消費者永久打入黑暗的宇宙。只有消費者訂閱的信息,定制或預訂的商品,才能推薦或銷售給他們。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應該也應當可以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少比多更好。iPhone用戶可以下載自己喜歡的個性化的Apps應用組合,Flipboard或ZAKER用戶可以訂閱自己經常閱讀的新聞,iTV觀眾可以從200多個頻道中選擇出自己喜歡的3-5個頻道建立自己的私人電視臺,myStore用戶可以從浩瀚的商品海洋里面訂閱與自己需求相關的門店、品牌或商品。
三.擁抱消費者王朝:決戰全渠道
3.1 互聯網商圈:SoLoMo消費群的興起
到去年底,地面零售商沒有跑贏在線零售商,Walmart.com的銷售額大約只有Amazon的十分之一,蘇寧易購大約只有京東的五分之一,天貓的十五分之一。但戰爭還沒有結束,美國在線零售還只占9%,中國剛剛超過4%。
早在1995年,Amazon在線零售商在懷疑中開業,此后的2003年,中國的淘寶盛大開幕,網店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對消費者而言,網店改變了他們的購物體驗,足不出戶,價廉物美的商品如同信件雪片般準點飛來,消費者第一次在消費宇宙中獲得了網絡購物多快好省的快感。在這股浪潮的沖擊之下,百思買正在衰敗,逐漸淪為“亞馬遜們”的線下體驗店 ,而中國零售人也得思考自己下一個十年的命運了,Borders全球第二大書店的噩夢會重演嗎?
地面零售店的體量優勢,在線零售店的領先優勢,正在瓦解。不管是線下零售商們還是在線零售商,大家普遍明白,現在必須擁抱信息革命的到來。但是在SoLoMo時代如何重塑自己的業務?如何重新定位?我們50%以上的零售商,在認識新科技、新渠道(比如移動商店、社交商店)帶來的巨大變革方面,行動仍然遲緩。
互聯網不再僅僅是一個技術,一個工具,而是一條條充滿消費者氣息和聲音的大街。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已經在一個蠻荒的數字星球上培育成為三個最有活力和最具商業價值的新商圈。以SoLoMo(社交、本地和移動計算)為特征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已經悄然發生,將加速瓦解和重塑全球的零售業。
消費者是社交消費者(Social consumer)、本地消費者(Local consumer),同時也是移動消費者(Mobile consumer),SoLoMo消費群已經興起,開始大規模進入除地面商圈以外的互聯網商圈和社交商圈等新興的商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第三次零售浪潮正席卷而來,SoLoMo經濟正在形成。
我們堅信,信息革命摧枯拉朽,SoLoMo(社交、本地和移動計算)正在瓦解和重塑全球的零售業。SoLoMo消費者成為消費宇宙的新主人,SoLoMo消費群已經崛起,SoLoMo經濟正在形成。SoLoMo消費者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SoLoMo消費者的地點不斷移動,SoLoMo消費者反對不斷地被外界的信息打擾,他們渴望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給、他合適的信息,他們不僅僅喜歡實時對話,也喜歡事后異步回復。
最近Walmart,收購移動和社交網絡廣告商OneRiot,是一個非常重要擁抱SoLoMo的信號。技術的進步改變著傳統零售業的發展,但在我國傳統零售網店并不是十分成功,當SoLoMo時代到來時,他們又將如何趕上這一班車?
梅西百貨獲得今年倫敦世界零售商大會多渠道年度零售商
今天,零售渠道需要從以零售商為中心的單渠道(Single Channel)、多渠道(Multi Channel)、跨渠道(Cross Channel)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渠道(Omni Channel)進化,全面覆蓋消費者隨時隨地的購物需求,不管他此時此刻,他或她在地面實體店、網店、移動商店,還是在社交商店、myStore微店。
因為,沒有一個消費者,只在一個渠道購物,SoLoMo消費者不再忠誠于單個渠道,而是交錯出現在網店、社交商店、移動商店和地面實體店等全渠道中。不管是地面零售商還是在線零售商,他們都正在加速從單渠道向全渠道的轉型。 因此,零售商不僅可以在地面商圈開1000家實體店,在傳統的PC互聯網商圈、移動互聯網商圈和個人社交商圈,甚至也可以分別開出不同地段的1萬家網店、1000萬個顧客個人擁有的移動商店、社交商店或myStore微店。
英國瑪莎百貨已經大踏步進入全渠道零售
在這個進化過程中,零售業態因為技術浪潮的推動,傳統的商業邏輯正在逐漸地瓦解和進化,這是零售業最好的發展機會。
3.3 O2O全渠道整合:提高每個顧客的錢包份額
在實體店里,消費者經常碰到斷碼或缺貨,為此損失的銷售額超過17%以上。去年,阿迪達斯開始在店里安裝一個數字鞋架, 就像一個放大了的iPad一樣掛在墻上一樣,消費者可在數字貨架上選擇產品,并從任何角度查看產品、旋轉、放大,并得到更多鞋的產品信息。如果一間阿迪達斯實體店能容納500雙鞋,那這個數字貨架理論上能容納10萬雙鞋,數字貨架極大地改善了消費者的體驗,減少了在實體店斷碼或缺貨的煩惱。
TESCO韓國在地鐵里面安裝數字貨架,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TESCO,在韓國地鐵的墻上,也安裝了類似的數字貨架,消費者可以直接拿出手機對著自己準備買的商品,立即下單,消費者可以選擇到店提貨或安排送貨到家。
因此,零售商需要將目前各個獨立運作的渠道整合起來,給顧客提供有獨特體驗的卓越服務。全渠道零售的戰略重點不在單一渠道的最優或最強,它的終極目標是各個渠道之間達到高度協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最佳購物體驗。
3.4 移動商店:全渠道零售的引爆點
失去網店,我們還可以活下來,但失去移動商店,就可能失去我們的未來。TESCO的CEO Philip先生預測移動商店將是未來的高街。在全渠道戰略中,移動商店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個消費者都是移動消費者,iPhone,iPad,Android等智能移動設備正在成為消費者與世界建立連接的重要入口。手機與主人如影隨形,是真正帶著主人體溫、甚至香味的仆人。
Gilt公司平時20%的銷售額來自消費者的移動訂單,到了周末達到30%,38%的美國消費者使用智能手機購買商品或服務。
在移動星球上,消費者擁有絕對的主動權。星巴克移動商店,與實體店一樣,致力于建立一致性的消費體驗,顧客可以定制自己的咖啡,也可以為朋友點上一杯咖啡,順便分享到Facebook、Twitter、Sina微博等社交網站上。
有關移動商店,如何建設,我建議大家閱讀一下Chuck Martin先生剛出版的引人入勝的《決戰第三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與營銷新規則》。
社交網絡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購買產品和與產品互動的方式,因為他們都能夠在社交圈子里面放大消費者的聲音。這就是為什么現在購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看起來越來越不是一個消費者,而是一群消費者,他們就是社交消費群。因此,你光有一個比別人更好的產品、更便宜的價格或更打動人的廣告已經不夠了,你的品牌應該懂得順著消費者的想法對消費者巧妙地施加影響力,尤其是當消費者在決定選擇何種品牌這種關鍵的購物時刻。
《連線》雜志的統計,有90%的網購行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交網絡的影響,社交網絡對商品銷售的影響力將會與日俱增,DecisionStep的統計顯示,有72%的人會使用社交網絡,幾個朋友可能一起同時訪問一個零售商的店。社交網絡使得消費者行為的個體性越來越弱,而群體性則越來越強,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消費者購買產品和與產品互動的方式,他們看起來越來越不是一個個體的消費者,而是一群消費者,他們就是社交消費群。每個顧客的個人社交圈子就是一個微商圈,顧客的好評和推薦很有說服力,每個顧客都可以成為你的傳教士。通過社交購物和交叉銷售機制,建立每個顧客的口碑鏈管理和傳播,可幫助零售商提高營銷信息到達的覆蓋率和準確率,并從顧客的個人社交圈子獲得更多的新客戶,鞏固老客戶,增加每個顧客平均的客單價和提高顧客的購物頻率。
Facebook store社交商店
今天社交網絡,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日記,讓我們可以像中央情報局一樣,把我們的收音機打開,調到每個顧客的頻道,靜靜地傾聽消費宇宙中每個顧客的所言、所思、所行。我們的顧客總是在購買前必須要感覺到值得,他們有時候有是根據情緒購買,但邏輯上時時為自己辯護。他們注意力持續時間很短,想聽你說真心話,想要教你一些東西。一旦我們接收到顧客的信號,我們從心底就能感受到這個顧客內心的美好,每一個購物需求的背后,就是一段即將發生的感人故事,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要服務這個顧客。
顧客多數時間在互聯網的各個圈子里街談巷議,不斷地收集購物情報,分享購物情報和樂趣,甚至給好友參謀或提供購買建議。因此,每一個地面店,網店,移動商店,我們需要在社交網絡上,精心設計專門的社交按紐,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屬性,提供與社交網絡的即時連接和信息分享。
但光建立具有社交屬性或連接還不夠,或我們自己本身要擁抱社交商店。每個品牌商、每個零售商和每個消費者可以在主流的社交網絡中建設自己的社交商店。目前有上萬家零售商、品牌商,在FACEBOOK社交平臺上,開設了自己的Facebook store,給自己的地面店、網店和移動商店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除了流量外,更重要的是社交商店將極大地釋放社交消費群的能量,它可以將把我們地面的流量帶到網店中,網店的流量轉化到地面店中。對零售商或品牌商來說,每個顧客,只要訂閱你的商店或品牌,她或他每天都可以利用自己1天中的若干碎片時間,在地鐵、客廳或去門店的路上,隨時都可以打開手機逛你的店或你推薦的商品清單。你甚至可以根據顧客的訂閱量和從訂閱到下訂單期間,主動發動一次有針對性、精準的1對1營銷。同時,每個顧客的個人社交圈子就是一個微商圈。 每個顧客都可以成為你的傳教士,您的顧客就是您的銷售大軍,顧客的好評和推薦很有說服力。
3.6 眾包購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想法、思想或信念是有某種頻率的,消費者就像一座發射臺,消費者把他們心中認為美好的事務、渴望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購物愿望,未來某個時間軸上的需求,對某個品牌、某個商品、某個門店的喜歡、評分或街談巷議,或過去某條時間線上的購物經歷、評論等發射出來。
一旦這些信號發送到消費宇宙中,就立即可以吸引宇宙中擁有相同頻率的消費者和與這個頻率匹配的品牌、商品、門店、某個營銷事件,最終都會回到源頭--這個消費者,形成消費宇宙最為壯觀的數十億個以這個消費者為核心的宇宙星云。每個宇宙星云就是一個社交消費群,這個社交消費群就是一個微型商圈。社交網絡正加速從個人滲透到組織,使人類第一次可以開始實現大規模、有組織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眾包購物打破了制造商,零售商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著的邊界,消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消費者成為品牌商和零售商的選民,完全擁有選擇商戶或品牌商的完整權力,是消費者賦權給我們零售商和品牌商,,不再是零售商(如淘寶,Walmart,王府井,Amazon,Baidu,Google)等給我們消費者做決定,他們的決定往往看誰的通道費高,而不是看消費者的需求和意愿。消費者不僅能直接對產品設計、新品、促銷信息和訂閱情況等提出自己的想法,給予評論,甚至擁有對商品的"最終定價權","定制權",“生產權”,不再是品牌商和零售商賦權給消費者.我們可以通過眾包的方式把消費者社群中的每位顧客的意見集中起來,交給消費者去評估、去預訂,甚至去定價。然后,根據消費者評估的結果、預訂或定價,實行“大規模定制”,"個性化營銷",甚至是1對1營銷",極大地降低了產品的市場風險和整體供應鏈庫存。
消費者他們經常迷失在浩瀚的零售海洋里,即使有AMAZON,GOOGLE,百度,淘寶,他們也很難找到某一個真正喜歡的零售商、品牌或商品。
微店(myStore),是每一個消費者的私人商店
eFuture剛剛發布了一款非�?岬腁pp產品---微店(myStore),就是基于這個想法的顧客需求表達工具,是每一個顧客的私人商店,是我的Sogo,我的Gucci,我的華潤。當消費者用戶看到喜歡或中意的商店、品牌或商品時,可以立即訂閱,收集購物情報,并根據自己未來某個時間軸上的一個或多個購物需求或愿望,打上自己的購物標簽比如“周末清單”、“太太禮物”、“我的法國香水”、"三歲寶寶"等。
但是品牌商和零售商要推薦或推銷什么,首先你要尊重消費者的意志,獲得消費者的授權或許可,才能去做。消費者沒有訂閱的東西,千萬不要直接硬推或硬塞給消費者。
myStore微店是一款帶有顧客體溫或顧客香味的移動商店
myStore微店是眾包式的購物社交平臺
myStore也是顧客的社交商店,是顧客幸福消費的港灣。如果說FACEBOOK連接人,myStore將連接消費者。
myStore微店是眾包式的購物社交平臺,是激發消費者的靈感,建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即時連接、共同分享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消費世界的幸福使者。消費者在myStore里面可以把他們心中認為美好的事務、渴望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購物愿望,未來某個時間軸上的需求,對某個品牌、某個商品、某個門店的喜歡、評分或街談巷議,或過去某條時間線上的購物經歷、評論等與信號分享出來,就立即可以聚集與家人、好友以及消費宇宙中擁有相同購物愛好或需求的消費者,就可以聚集與這個需求信號匹配的品牌、商品、門店、某個營銷事件,形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新型社交商圈。
myStore,將會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如歷次消費革命一樣,也許將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象現代交通體系、現代電子技術那樣。這是一個連接全球消費者、零售商和品牌商的眾包購物的平臺,從購物時間、購物地點和購物頻率將徹底改變人類5000年來的購物方式,展望未來,當你自由暢享已經發生的一幕一幕,瞬間串連起美好的購物時光,這是屬于你個人的消費宇宙,但因為你傾心的分享,整個消費宇宙將因此變得更加遼闊、美好和精彩。
3.8 myStore微店:將別人的VIP會員變成你自己的顧客
今天,零售業最大的挑戰和困惑在于消費者需求的“能見度”太低,以至于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靠猜。零售商也無法完整地搞清楚顧客的需求。每個顧客都是不一樣的,找到每位顧客的真正需求,是非常關鍵的。
每天海量的消費者進入我們的不同渠道,我們無法收集到每個消費者非常個性化的未來購物計劃或當下的碎片式的沖動需求,我們也就無法不能針對每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推薦或一對一的營銷,只能按人民群眾處理進行大眾營銷和集體轟炸,最多也只能根據歷史購物信息發送我們的DM。我聽當當網李國慶先生講過這樣一件“尷尬”的事情:有位憤怒的女顧客投訴,在當當上購買了一本懷孕方面的書籍,在此后的一年多中她幾乎每次都收到類似的書籍推薦。
現在,我們必須作出改變,心懷顧客,懇求或鼓勵消費者表達出他們與眾不同的個性化需求,理解他們的需要,讓消費者感到溫暖、甚至驚喜。
不管是地面店還是網店的店員可以在自己的myStore微店里面,連接所有顧客粉絲。零售商的每個店員可以建立與顧客的一對一的情感連接,是一對一的DM投放工具、對話工具和社交工具。
myStore微店是零售商的顧客需求收集工具
myStore是消費者的需求宣言書,使用的語言就是云上的商品。myStore微店幫助你搞清楚訂閱你的商店、專柜、品牌或商品的顧客粉絲是誰?他們想買什么東西?他們在談論什么?每個顧客粉絲在自己店里面的訂閱信息,將同步給零售商,門店負責相關商品銷售的店員可以及時收到,成為最及時的零售商的顧客需求收集工具。
myStore是部署全渠道戰略的社交營銷樞紐
每個消費者消費者要買一個東西,往往都會進入一家零售商的N個渠道,如地面店,網店、移動商店和社交商店,但這些渠道都是站在零售商的角度建立的,沒有任何整合,每個消費者隨時隨地產生的購物需求非常碎片,沒有一個地方來記錄他們的需求。
myStore是部署全渠道戰略的社交營銷樞紐,是從傳統的客戶關系管理追求差異化營銷向一對一客戶關系管理進化的催化劑。我們可以建立N+1模式,通過1個myStore微店連接N個渠道的店。
myStore微店是品牌商、零售商“將別人的VIP會員變成你自己的顧客”的核武器。VIP會員是零售商最核心的高價值客戶群和驅動消費群,myStore微店可以幫助找到這些少數的驅動消費群,他們實際上是你品牌的免費牧師。過去的營銷通常用金錢或優惠作為獎勵,而新的營銷方式在為擁護者和有影響力的人,創造社會資本,提高他們的社交聲譽,幫助他們建立社交關系,讓他們獲得新的知識。
品牌商、零售商甚至可以根據顧客的訂閱量和從訂閱到下訂單期間,主動發起有針對性、精準的一對一營銷;每個店員也可以與訂閱了自己商品的粉絲顧客群,個別發起針對性的促銷活動或進行個性化的商品推薦。
myStore微店是原子商店,是最小的零售業態。零售商有100萬的顧客,零售商就可以連接100萬個顧客擁有的微店,這100萬顧客每天都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來逛你的店,不管是地面店還是網店、移動商店。如果您有100萬個mystore顧客,您就按消費者的要求開了100萬家個性化的個人商店;同時通過myStore的眾包購物機制,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數字化的口碑鏈管理,由這100萬個消費者的社交圈子,每個顧客總有3到5個閨蜜,可以將您的顧客擁有的微店增加到300萬到500萬家。
3.9 建立轉型的緊迫感:全渠道零售戰略執行的關鍵
但你光有一個比別人更好的產品、更便宜的價格或更打動人的廣告已經不夠了,你的品牌應該懂得順著消費者的想法對消費者巧妙地施加影響力,尤其是當消費者在決定選擇何種品牌這種關鍵的購物時刻。品牌商、零售商們普遍明白,它們現在必須擁抱信息革命推動的第三次零售浪潮的到來,大家都正在加快轉型和重塑自己的業務或重新定位。但是也有一些零售商,在認識新科技、新渠道(比如移動商店、社交商店、微店)帶來的巨大變革方面,行動仍然遲緩。
全渠道零售戰略執行的關鍵,我們建議以下三點:
首要的就是要回歸零售精神,并與互聯網精神“雜交”。所謂零售精神就是要搞清楚顧客是誰?顧客在哪里?他們想買什么?他們在談什么?
第二就是要轉變觀念,互聯網它不再是一個虛擬世界,它是一條條充滿消費者氣息和聲音的大街,是人氣旺盛的新零售商圈,每天生活著一群活生生的消費者。社交網絡正加速從個人滲透到組織,使人類第一次實現了大規模、有組織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互聯網商圈這個思想不建立,就無法建立真正的全渠道零售戰略。
第三就是建立以消費者需求鏈為中心的組織,找到能熱愛這個事業的團隊。全渠道零售戰略執行的關鍵是把專業的零售團隊放到網絡零售業務上面,通過專業人才的零售經驗和零售精神來整合資源,統一線上線下的后臺服務。目前傳統品牌商和零售商進軍電子商務時,其網店的負責人或團隊大都來自IT部門。這就好比零售商開了一家店,但負責經營的店長卻是工程隊的包工頭兒。傳統品牌商和零售商要向沃爾瑪、蘇寧學習,改用金牌零售管理團隊執掌線上零售業務,按照零售業的精神,針對線上消費目標群體,以需求鏈為核心,將線上產品的品類、價格、促銷方式、供應鏈管理、B2C物流送貨等重新進行系統的梳理和規劃。
結語
互聯網仍然是一個未知的世界,我們對互聯網,對第三次信息革命也尚未完全理解,但我們相信我們今天的想法和改變將創造我們的未來,而且將不斷誕生新的驚喜。同時我們想取得一點突破或成就,那我們必須愿意接受可能到來的失敗。
幸福需要有人可愛,有事可做,有夢可追。全球消費者的幸福,既關系著世界是否可以和平共處,也關系到13億中國消費者的幸福,消費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的重要平衡力量。從人類長程的發展與人類共同的幸福愿景看來,所有的人,包括你我,我們都會成為共創幸福的消費世界的使者。
零售業是一個可以為人類帶來靈感和幸福的行業,零售將不再是一個充滿欺詐和違背良知的生意,它是建立溫暖、透明和幸福的消費社會的必經之地。正如莫言先生的小說,它像一條充滿了人氣的街一樣,帶著各種各樣的色彩、聲音、氣味、感覺、畫面、溫度、夢想和激情,感動著全世界消費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