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的訂貨會系統,也有不同的訂貨載體,如: PDA訂貨 、 平板電腦(pad)訂貨 、 ipad訂貨 等,很多客戶在選擇的時候更多傾向于硬件上面的考慮,認為訂貨工具越高級,就是越好的訂貨系統,往往有這樣的既定思維:ipad訂貨優于平板電腦訂貨;平板電腦訂貨優于PDA訂貨,PDA訂貨優于紙質訂貨。這事實上進入了“以貌取物”的思維誤區。
訂貨工具(PDA、平板電腦(pad)、ipad)只是訂貨的載體,換句話說:訂貨工具內部安裝的軟件才是其的精髓所在,是心臟,是核心;訂貨工具是外在的,是表象,是軀殼。我們在選擇訂貨會系統時,不能只是關心的他是用什么的搭載工具,而是要更加關注其搭載的軟件,這才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要害。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訂貨會系統的軟件時,尤其是客戶端的軟件,其優劣如何評判,如何衡量呢?訂貨客戶是軟件的使用主體,無非是使得客戶的需求予以最大化的滿足,無外乎三個方面:
第一:操作的簡便性;
很多訂貨會系統客戶端的界面設置更像一個軟件系統,很多客戶在使用時,好像進入了層層迷宮,因為廣大客戶的文化水平不高,對系統的軟件操作有本能的排斥,他們更喜歡簡單直觀的操作系統,換句話說:“傻瓜式操作”!客戶進入操作界面就一目了然,通過非常簡單的培訓就可以立馬上手。
第二:顯示的直觀性;
客戶通過訂貨工具用于訂貨、訂單分析、訂單調整,商品數據以何種形式展現給客戶,這個就至關重要,再具體一點,是列表展示還是圖文并茂?每個人天生“好色”,圖片對其有本能的吸引,把圖片與數據表格巧妙的結合起來,才是給客戶最直觀的展現,讓客戶明明白白,清清爽爽。
第三:分析的智能性;
客戶訂的好勝過訂的快,“訂的好”就是指客戶訂貨接近尾聲時,對其結構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波段分析\類別分析\款式分析\色系分析\價格帶分析),甚至更進一步,能夠給到客戶相應的建議值\建議比;讓客戶能夠給自己的訂單做個全方位的體檢,做到自查自糾,所以在訂單分析模塊,操作夠不夠智能?能不能第一時間給出客戶建議,為客戶指明方向,這個是“分析智能化”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當我們去比較兩家或多家訂貨會系統的優劣時,不妨從以上三個方面去評判,而不要被其所搭載訂貨工具所蒙蔽,訂貨軟件才是核心,是精髓,訂貨工具只是載體,是外殼。
轉載申明:本站原創,歡迎轉載。但轉載時請保留原文地址。
原文地址:http://www.imobilesoft.cn/blog/view.asp?i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