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近期從外地休假十多天回公司上班,通過內部系統簡單瀏覽了一下近期各連鎖門店業績。發現其中一鄉鎮超市店連續近一周時間業績較平常增長15%-20%。
于是問主管門店的營運經理:“最近××店業績持續一周穩定增長,不知道是啥原因?”
答曰:“最近幾天該鎮搞城隍文化節,在搞踩街活動。”
仔細看過報紙的宣傳,實際的踩街活動是在十天前搞的。顯然,上述原因不全面或者有點牽強,帶著同樣的問題我來到門店,同店長進行溝通:
“店長,你們店這幾天業績相當不錯,是什么原因你知道不?”
“這幾天周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你有每天關注門店的銷售吧!是持續了七、八天喲!”
“……”語塞了。
“麻煩你了解一下,OK”。我告訴他,明天會繼續跟蹤此事。
第二天,我再次來到該門店,店長非常不好意思地說:“我了解過了,由于這幾天臺風將至,大量的遠海捕撈的漁船集中提前返航了。所以……”
究其真正的原因,也許有上述原因都有,也許是包括上述原因在內的各種綜合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但是,對于業績的變化作為經營者一定要明了。唯其如此,我們才能及時采取因應措施、及時放大正面因素,控制負面因素以期達到業績最大化之目的。這應該算是“求真”吧。
我們對門店工作、業績都有要求及時提交“周報告”、“月總結”;每周關注并提交的各類異常報表有:《高庫存商品報表》、《負庫存商品報表》、《負毛利商品報表》、《滯銷商品報表》、《應銷未訂商品報表》……等等,以及常規的管理工作方面的報表:《清潔計劃表》、《市調表》……等等。也許,作為店長把公司要求的各項日常工作都做到位了,該報的報表、該交的報告都按時提交了。
理論上,對店長的定義有很多:是門店的“靈魂”、是門店經營活動的組織者、是公司利益的代表者……。總之店長的工作很重要,很關鍵也很繁雜。但是,試想店長如果對門店實時的業績沒有去關注、去分析產生如此業績的原因,并及時提出因應之策,而是按照公司既定的流程、步驟按部就班來“完成”工作。那么經營中的門店、門店中追求上進的員工、對門店業績承擔最終責任的老板將是如何的結局?
各級管理者有時熱衷于理論的宣導、應付式工作,領導看得見的、明文要求的工作會及時的去“完成”。真正直接關系到業績的,隨時、隨地可以改善的舉措無人去落實;真正影響業績的原因不愿意去“深挖”,甚至連業績變化了都不曾及時去關注,反正月底一匯總、上報了事。
曾經有次老板親自主持會議,“×店長,最近門店生意怎么這么差?”
答曰:“街上沒人”。后來,詳細了解是該店某一便利性品類商品幾乎全線斷貨。
某店電話給后勤經理“我們店三根日光燈不亮了,需電工過來換上。”
“你們自己買三支換上,周末上公司開例會時將舊燈管和買新燈管的發票帶來即可。”經理回復。
明明是門店完全可以處理的工作,為何硬要僵化到如此呢?電工如果到門店,不算其工資,單是車費就夠買兩支燈管了。這應該是“務實”吧。
某日巡店發現盛裝散裝大米的桶一個個空空如也,似乎剛剛經歷了一場洗劫,問店長“貨商沒送貨?”
“我叫了幾次了”
“有向公司采購反應嗎?”
“……”無語
同樣是散裝大米,在另一家門店是桶空了而貨就在門店有庫存,沒有及時的充貨到米桶。
“×店長,這種情況我發現并有直接向你及你們的主管反應多次了。能否定個標準:多久巡場一遍、由準巡、由誰來充貨、誰來檢查,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清潔、價格、満陳列”基本的工作,難道沒有當班主管定時檢查?
第二天,還是那個桶又是空空如也……。
公司曾經書面要求和倡導,員工要以老板的心態來工作:“以你就是老板的心態;以你即將成為老板的心態;以你想成為老板的心態……”。真能如此善莫大焉。
作為經營管理者,隨時關注業績的變化、及時實施應對策略,少些繁文縟節、多些切實的隨時、隨地的作為是為基本的職責。
經營需要求真務實。經營理論都會學會;經營方法書面到處可尋;經營者唯有求真務實,大處著眼(明確戰略)、細處著手(實施戰術)才能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