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和華夏時報等媒體聯合發布“中國民營企業家社會價值報告”, 并評出我國首個以“社會價值”作為核心衡量標準的2011年中國民營企業家社會價值百強榜。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位居整個榜單第五位,同時成為五個單項得分均超過八十的四位企業家之一,并在社會貢獻單項排名中位居第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并在解決就業、公益慈善、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巨大積極影響,其中民營企業是主力。然而如何綜合衡量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價值,仍存在許多爭議,存在許多片面的認識。此份榜單從經濟價值、社會貢獻、公益價值、社會影響力、美譽度五大方面進行考量,首次以“社會價值”作為切入點,試圖對現階段民營企業家進行全景式的考察和評價。
21年來,張近東帶領蘇寧電器從一間200平米的空調專營店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企業銷售規模超過1560億元,蟬聯中國連鎖百強榜首,品牌價值728.16億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張近東不僅在中國家電行業具備廣泛影響力,更對社會公共事務發揮積極影響。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張近東在歷年的提案中,關注就業、農村市場、中國制造與創造,呼吁大力發展零售這一咽喉行業,呼吁商業道德,積極履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然而,在此次榜單中,張近東的社會貢獻、公益價值、美譽度等單項得分更加凸顯,在衡量企業家為社會創造的稅收和解決就業的社會貢獻排行中,張近東位列第二。零售行業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蘇寧目前員工人數超過達到16萬人,開展的“1200工程”累計招收近兩萬名應屆畢業大學生,針對終端作業人員,蘇寧啟動“千名藍領工程”,提升工作技能。同時,作為全國民營企業納稅大戶,21年來,蘇寧電器累計納稅超過百億元。目前,蘇寧已成為中國納稅和解決就業最多的民營企業之一。
張近東曾多次表示,“民營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大了就是員工的、社會的”,抱著這樣的理念,張近東積極承擔道德責任、參與社會公益、回饋社會。汶川地震期間,個人捐贈5000萬元,創下當時個人捐贈之最,同時,他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制度的建立,倡導成立了中國首個由企業成立的大型社工服務制度——“1+1陽光行”,發揮數十萬員工的積極性參與社會公益,多年來蘇寧電器公益捐贈總額超過7億元。
主辦方表示,登上榜單的企業家,不僅僅是企業的企業家,還是社會的企業家;不僅僅是財富的創造者,還是財富的贈與者;不僅僅實現了個人價值,還實現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據悉,入選榜單前十的企業家還有王健林、柳傳志、馬云、宗慶后、王傳福、沈文榮、馬化騰等著名民營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