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客正在試水高端新店,對于新店的貨品架構和供應商都做了改動,目的是希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便利產業中脫穎而出。
百聯麾下一直有兩個便利店品牌,一個是“親生兒子”快客,另一個則是與日方合資的羅森,一直以來,羅森的發展速度明顯慢于快客,近期百聯將羅森的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了日本羅森后,開始了全力打造快客計劃。
“在百聯出售了上海羅森大部分股權后,原本在上海羅森的一部分管理人員加盟了快客。”聯華快客內部負責人透露,便利店市場競爭很是激烈,尤其是全家在這幾年勢頭很猛,于是聯華快客開始謀劃轉型提升的新策略。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本土的快客與好德、可的等都擁有數百家至數千家門店不等,明顯超過全家和7-11,但在經營模式上,本土品牌比較落后,而全家、7-11的自有品牌和服務模式很值得借鑒,于是快客決定試水高端便利店。
記者在快客高端便利店內看到,裝修上類似全家的年輕化和明快化設計,貨品結構做了很大調整,出現了一個歐洲進口食品專區。最為不同的是高端快客門店內設立有專門出售熱食快餐的柜臺,并配有現磨飲料等,這與7-11極度類似,7-11走特色經營路線,專門設立熱食快餐島,區別于其他同業的冷食快餐。
為了搶占商機,這幾年各大便利店品牌圈地激烈,據了解,目前農工商集團麾下可的和好德品牌共有2300多家門店,大多集中在長三角,快客在上海、北京、大連和寧波等地區擁有2000多家門店,其中1300家左右門店集中在上海。全家則在上海擁有400多家門店,上海的良友約400多至500家門店,上海的羅森約300多家門店,上海的7-11有50多家門店。
“以開店速度來看,全家和快客速度比較快,去年快客開設了200家左右新店,全家也超過了100多家,羅森算是發展比較慢的,不過此次日方購買大部分股權后,應該也會力拓市場。”時富金融消費類分析師廉波指出,比規模,可的和好德、快客等排名靠前,但可惜經營方式過于陳舊,貨品架構沒有新意,缺乏自有品牌商品。而規模較小的全家、7-11等就是知道規模不比快客等同業,所以在附加服務和自有品牌商品、進口商品方面做足工夫,走差異化路線。
“為了擺脫現狀,我們開始走差異化和高端路線,并且正在研發自有品牌產品。”聯華快客內部負責人透露。
�。▉碓矗旱谝回斀浫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