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發展迅速
伊娜:你們率先采用“秒殺搶購”的方式來快速處理積壓的庫存。這項業務發展得怎么樣呢?
蒂姆:目前已推廣至15座城市,“開始出現迅猛增長之勢”。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是一種應運而生的新模式”——我們希望三五年之后,當他們盤算吃午飯之類的問題時,能將LS作為首選。
上市計劃尚早
伊娜:請講講你們對下一輪融資的具體打算。
蒂姆:就像戴夫•戈德伯格(Dave Goldberg)(譯注:網絡調查公司SurveyMonkey首席執行官)說的,“人人都有得到資金的時候。”
伊娜:Groupon的IPO對你們意味著什么?
蒂姆:這意味著他們得擔憂一些我們無需擔憂的東西。但是上市顯然也有好處。
伊娜:那么你們計劃何時公開上市呢?
蒂姆:就像戴夫說過的,總會有那么一天……但也不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韓國、泰國創業歷程
丹尼爾:我在美國長大,回到韓國之后,我發現這一行業在韓國尚不發達,于是看到了商機。當我們開始與商戶溝通時,他們非常認可“團購”這一概念。我們在2010年5月推出了Ticket Monster,業務迅速增長——我們的業務與LivingSocial頗為相似,我們的產品目錄也迅速擴充。目前在我們的業務中,本地業務占相當比重,但并非主體。與LivingSocial攜手對我們意義重大,讓我們有機會拓展國際業務。
我們一周前剛剛推出時尚鞋品購物網站。
保羅:我們的市場才剛剛起步。今年1月我們發現“每日優惠”這一市場時,立即意識到它的巨大發展潛力,以及它在廣告與銷售之間所建立的直接聯系。
我和兩個哥哥出資10萬美元成立了公司,我二哥是首席技術官,大哥負責銷售。我們首先在泰國開展業務,它正在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會有人走進我們的辦公室,出示手機上的圖片,告訴我們他想要的優惠。這一模式跳過了傳統的商業模式。
我們在很多地方一開始只能采取ATM轉賬,因為我們的信譽還不足以支持信用卡交易。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信譽,我們在印尼可以進行電話支付。
宣傳手段與國際市場
伊娜:你們如何在新市場打開局面?
蒂姆:我們用大喇叭進行宣傳——它的受眾人數往往多于本地報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宣傳手段。現在我們的業務已經遍布美國并拓展至海外,今后我們將引入更多科技元素和線下體驗。
伊娜:國際市場對LS的美國本地業務有影響嗎?
蒂姆:有一定影響。我們的員工有一半都在海外工作,所以很難不受影響。
亞馬遜、Kindle與LivingSocial
伊娜:亞馬遜既是你們的投資人,也是你們的渠道。你們合作得怎么樣呢?
蒂姆:我們支持亞馬遜的本地業務Amazon Local。這讓我們的商戶有機會出現在其他地方,所以是件好事。而且亞馬遜在電子商務領域經驗豐富,對我們很有幫助。
伊娜:現在Kindle也成了亞馬遜的業務平臺,這對你們意味著什么呢?
蒂姆:我認為這意味著消費者在享用廉價或免費的東西時,也能接受廣告——這種廣告模式已有成功先例。
消費疲勞尚未出現
蒂姆:從目前數據來看,信噪比還不至于引起消費疲勞。我們取得了相當喜人的業績,所以才會投入巨資。我們相信只要好好干,我們的錢包一定會越來越鼓。
暫無計劃進入中國市場
觀眾提問:與Groupon相比,你們對中國市場有何計劃?
蒂姆:還處于“密切關注”階段。我們對不同市場進行考察,每6個月就對一處新市場進行評估,如果我們認為能在兩年內盈利,就會進入該市場——但目前在中國還看不到這一可能。
伊娜:你們還瞄準了哪些規模較大的市場:?
蒂姆:我們目前已在25個國家開展業務。此外可能還有50來個國家適合我們去發展業務,但是我們得按照自己的規矩,一步一步來。
客戶的獲得與保留
蒂姆:首先,得把人們拉進來,讓他們成為客戶。此外,我們非常重視客戶保留,但是這需要不菲的技術投資。現在客戶有消費卡、積分卡,但還沒有數字版積分卡——不過將來會有的。
保羅:我們也有積分獎勵措施,給客戶返還現金——這很有利于客戶保留。
丹尼爾:在韓國,我們為商戶提供消費卡,但將來我們會把它變成數字應用。我們也希望讓人們更便利地獲得優惠券。數字技術能讓交易更精確、更易跟蹤。
移動設備有前景
蒂姆:“我認為移動設備就是會動的本地化設備。”目前我們的主要用戶還很少通過移動應用來消費,但是移動設備上的消費者比例正逐月增加。
(搜狐IT 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