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繼東莞便利店巨頭美宜佳觸網后,喜洋洋便利店也與深圳鄰里客網購商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拓網絡銷售平臺,實現實體門店加網店運營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實體店與網絡合作模式已成網購商城完善自身經營的必然趨勢,也必將成為東莞便利店的發展方向。
現狀 東莞便利店“內外交困”
在東莞,每隔幾十米就可以看到一家便利店,東莞便利店之密集幾乎可以與香港相比。
也正因為東莞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市場購買力,便利店的競爭一直沒消停,在一條街道上出現多家便利店的現象隨處可見,競爭之激烈也可見一斑。
而且近年來隨著網購流行,年輕人熱衷在網上商城買電子產品和現實生活中比較難購買的港貨,還有許多市民在商城上買日用品、臺灣食品等,給東莞實體便利店帶來一定沖擊。
對于沒有建立電子平臺的便利店來說,是困境重重。2008年,外資品牌OK便利店在東莞的12家分店全線撤出。一家便利店的店員告訴記者,網購對實體店沖擊非常大,許多便利店表示經營不如往年。“但是有不少顧客聊天時表示,網購容易買到假冒偽劣的產品,對于售后服務更是一種奢望。”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便利店正遭遇網購與“內耗”的雙重困境,處境可謂前進乏力,“內外交困”。
突圍 實體店紛紛結盟網購商城
面對網購對實體店的沖擊,近年來,東莞多個實體店也紛紛試水網購。其中中域電訊于2008年斥資千萬元投身電子商務。據中域電子商務中心透露,今年業績比去年勁增45%。
緊接著,2010年10月11日,東莞連鎖便利店“帶頭大哥”美宜佳試水網絡商城,主要網售新鮮水果、精品菜肴、母嬰玩具、冷凍冷藏,以及家居生活、食品飲料、潮流服飾和化妝品等類別。作為實體店和虛擬店相結合方式,這一模式還一度亮相當年的中國連鎖大會。
正是看中了電子商城這塊“蛋糕”,喜洋洋也加入了網購的行列。“這是一個更大的商城,最重要的是可以按照市民的喜好直接拿貨,而不是囤積商品等待市民前來購買,不需要擔心貨物積壓而造成資金緊張。”
電子平臺是解決 內外交困的最佳手段
業內人士認為,喜洋洋、美宜佳等便利店紛紛建立電子平臺的模式必然成為便利店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解決“內外交困”的最好手段。“電子平臺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客源問題,第二個就是資金問題。”
由于便利店深入居民小區及辦公場所,上班族時間有限,進行網上購物后收取物品不方便,因此可以與便利店開展合作,增加便利店服務項目。同時,便利店商品中食品占主要部分,因此可以開展百貨網上預購,店鋪取貨服務,利用空間無限的網絡彌補便利店的有限空間,實體通路向虛擬通路發展,使便利店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美宜佳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美宜佳生活館經過一年的運作,效果良好,并且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實體店和網上商城的業績是不能相比擬的,電子平臺始終能賣得更多東西,而且不用擔心貨物積壓。”據該負責人透露,一年運作下來,美宜佳生活館營業額節節攀高。
(來源:東莞日報 記者:甘劼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