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的華強北,一場緝私沖擊波突然襲來。
當天上午,大水貨零售商張強(化名)接到伙計電話,被告知“遠望出事了,亮出身份的海關緝私人員大概有10多人,很多則是便衣,主要針對蘋果水貨商而來”。
一時間,賣場一片混亂,不少商戶的伙計背著箱子奪路逃竄,不少檔口被截下。隨后,商戶們陸續接到消息,執法者兵分多路,多家商家的倉庫已被抄。
華強北電子業已崛起近20年,其間風雨無數。但此次卻是近年來遭遇過的最大沖擊,不知命運如何。
緝私“沖擊波”
海關總署披露的信息稱,此次緝私,現場查扣涉嫌走私的手機和平板電腦4800余臺,現金200余萬元,查封銀行賬款400余萬元。證據顯示,深圳藍優數碼僅2011年就銷售走私iPhone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10余萬臺,案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
這也是2月以來,海關總署在全國發起的“國門之盾”行動中的一次重頭舉措。華強北多名一級批發商說,這次“聲勢之大近年罕有”。比如2009年也曾有一波打擊走私水貨行動,當時40多個商家被抓,但規模仍小于今日。
小道消息說,風暴直接導火索緣于一名“水客”沖動。此前,海關緝私局已在部署緝私事宜,其間一名過關被截的“水客”與海關工作人員發生沖突。該“水客”被扣接受調查,最終供出上家住址、檔口、倉庫信息,海關方面順藤摸瓜、按圖索驥地開始打擊。
海關官方通報中重點提及藍優數碼。這家淘寶最大的水貨手機零售商成為了典型靶子。
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華強北水貨產業鏈核心商家們的檔口主要開在遠望數碼城。水貨業內人士說,整個遠望有200多家供應商為藍優供貨。其中,核心環節是里面的40多家一級水貨批發商,他們直接從香港拿貨,然后迅速向全國分銷,可謂華強北水貨產業鏈上游。
王哲(化名)就是其中一家的操盤手,基本只做蘋果水貨。3月上旬他曾告訴本報記者,華強北貨源充足、出貨良好,每天能吞吐蘋果產品3000部至5000部。
知情人士說,這次海關緝私,上述40多家批發商中的10多家遭沖擊,傷筋動骨。
風暴還未停歇。3月底以來,海關緝私人員多次突襲。王哲前日透露,當天他剛從倉庫回辦公室,海關又來查扣了幾家的貨,“仍然主要盯著蘋果水貨”。當日,華強北商戶們的經營藏得嚴嚴實實,不出報價、不出貨。
“水客“鏈條也受較大沖擊。多位華強北人士說,不少“水客”團隊已低調行事,活動謹慎多了,“原先一次走100步,現在一次只走10步”。
“不少人之前賺的這次都吐完了。”淘寶渠道水貨大零售商解曉(化名)如此說。他的店是淘寶3C類目中排名靠前的金冠大賣家,出事后,所有水貨手機很快下架。
等待與轉變
事實上,藍優淘寶店出事后已先宣布歇業,隨即被淘寶官方關店。其他諸多華強北大賣家也有類似行動。全線收縮開始導致華強北出現缺貨局面,并開始波及水貨渠道提價或斷貨。
華強北“感冒”,全國水貨市場確實要“吃藥”。
以蘋果電子產品為例,一個粗略的信息是,目前國內市場產品保有量超過50%由華強北輸送。淘寶3C類目中,通訊數碼一項,近70%的商家、90%的貨源直接來自華強北。
王哲說,不少大批發商已大范圍停止運營。解曉也說,商家們不少已停止營業,上游“水客”近日仍連續遭查,進貨明顯收縮。
通路不暢,導致大批包裝盒、配件無法順利抵達華強北,造成商戶手中持有大批沒有包裝的貨物。有人開玩笑說,如果再延續一個多月,深圳周邊的印刷企業估計要開始大賺特賺了。
缺貨跡象已出現。水貨商彭春(化名)透露,三星貨源還好,蘋果、HTC貨源不樂觀。
出貨價開始上升。當地一家知名水貨大網絡渠道負責人透露,諸多水貨價目前每天提高1%至1.5%。比如,4000元的商品,上月27日以來,每天上漲大約50元。
彭春、王哲等商家估算,“藍優事件”使得華強北的出貨如今已減少了三成。彭春說,不是完全沒貨,而是大家出貨謹慎,加上總供給走緊,自然會提價緩出。
效應已傳到各地。北京、上海等地水貨零售商透露,其終端出貨價確實也在水漲船高。
前文提及的不少商家已歇業、半歇業。解曉的淘寶店,原各品牌專區鏈接仍在,但點擊進去只剩配件。他說不敢賣機器,一個月要損失幾百萬;王哲已基本出掉手頭的貨,每天倒很清閑。他說不少朋友打算先歇一個月,眼下也只能等,著急沒用。
但他們也在思考更長的路。解曉說,正在琢磨轉型,打算向行貨體系傾斜,不過這不容易,因為自己60%以上的營收來自水貨。即便不考慮水貨占比,要做行貨也難,這不是華強北商家們所長。雖然出貨群體總量巨大,但單個商戶如果做行貨,相比蘇寧、京東等巨無霸,根本沒有規模優勢。
彭春說,目前零售商戶們能嘗試的主要是在配件領域,已有一些渠道商先行一步,推出自有的配件品牌獲得不小成績,其中典型的就是同為淘寶金冠賣家的歪酷數碼。事實上,緝私沖擊波發動后,華強北諸淘寶大賣家齊齊只保留配件生意已顯現這一趨勢。
還有的大批發商開始發力國產品牌的渠道布局。一位批發商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他的家族生意就將一半力量投入其中,他接手蘋果水貨生意的同時,他的兄長則成為了OPPO、步步高、金立等品牌的大代理商,目前做得也挺紅火。
一位華強北資深業內人士說,華強北并非單純以數碼水貨而聞名,它更憑借龐大的電子元器件供應鏈和周邊完整的制造業布局而成就“全球第一電子街”的名頭。他認為,華強北的水貨渠道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空間來經營轉型,同時華強北自身也應借助其獨立的供應鏈優勢,努力轉向品牌化。
前述人士認為,這其中就包括了搭建華強北自主線上平臺、扶植包括配件產品的華強北自主品牌的“新奇特”數碼產品,“華強北有這樣的硬件能力,也有這樣的創新思維,未來完全可以做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徐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