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商家的執著VS“唐僧”的誘惑
有統計表明,傳統酒店需要15年左右才能收回投資,而相當規模的經濟型酒店,3年左右就能收回千萬投資。于是大到大企業,小到手里有個幾百萬的中產人士,都看好這塊“唐僧肉”。像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的經濟型酒店,不斷有資本注入,是前景尚無限廣闊?還是競爭已趨激烈不宜介入?
從迎澤街解放路口至雙塔街體育路口短短幾百米的距離內,就有金廣、7天、格林豪泰三家快捷酒店。“如今,快捷酒店門對門開店已經不足為奇,競爭都到了家門口。”解放路格林豪泰的駐店經理如此對記者說。同樣。在南內環街老軍營路口,外地品牌的漢庭快捷酒店和本土的工商快捷也僅隔一條街而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太原市正規的經濟型快捷酒店達到50多家,其中全國性品牌店近30家,金廣快捷11家,還有一些本土的維客、陽光、工商、華宇等經濟型酒店。而外地品牌如家快捷酒店除營業的8家之外,在建的還有4家。
地處太原繁華地段的如家快捷酒店
7天連鎖酒店是進入太原較早的全國連鎖品牌,剛剛進入時,太原快捷酒店市場正處于四方割據的狀態。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先前進入的快捷酒店品牌跑馬圈地搶占市場份額,本土一些單體的快捷酒店也用價格來分化客源。業內人士評估,市場早已進入飽和狀態,膠著之下勢必會引發市場洗牌。而就是這樣的發展背景,也無法阻止7天連鎖酒店擴容的腳步。從2010年4月30日開第一家分店,目前其在太原已有7家在營分店和2家籌建分店。
對于這樣的市場熱情,7天連鎖酒店集團品牌推廣部負責人認為“經濟型酒店市場很廣闊,包括太原市場在內,還有很大的潛力。山西旅游資源豐富,隨著商務旅游和自助旅游人數的不斷增加,經濟型酒店將受到更多旅游者和商務人士的青睞。”同時,他也解釋到,市場飽和只是數量和體量的激增,如果質量上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市場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市場就永遠不會趨于飽和,“所以我們來太原并不算晚”。
錦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市場部的負責人認為,近來,“中國經濟型酒店已經飽和”的說法一度高漲,不單是在太原,在全國也有這樣的聲音。其實,在國外,經濟型酒店占整個酒店業的70%。而國內,經濟型酒店數量有5000多家,星級酒店卻超過1.4萬家,所以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從目前的市場前景來看,太原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會展業、旅游業都在拉動住宿業發展,也在吸引著更多的快捷酒店進軍太原。
現狀:外來“和尚”VS本地“土僧”
對于山西企業家來說,作為經濟型酒店領域的本土第一品牌,首個吃螃蟹的金廣,其迅速擴張的過程不能不說是一個啟示。從一家專業寫字樓衍生快捷酒店然后“反客為主”,一年內分店遍布省城,金廣似乎是得自偶然。它快速擴張的過程,也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同時又借著東風前進的過程。
金廣大廈本來是一幢純租賃型寫字樓,租金僅次于國貿,入駐了許多跨國企業的山西辦事處。這些企業常有員工來并出差,他們向當時的金廣管理人員積極建議,在金廣附設一家配套酒店,那時的金廣并沒有打算去投資建一家高檔酒店。而金廣管理人員在北京參加的一次會議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會議招待方安排的住宿賓館就是如家快捷酒店。那是2005年,正值如家誕生三年來發展最迅猛的時期。親眼目睹的巨大商機讓金廣人確定了項目。他們開始馬不停蹄地考察快捷酒店,從北住到南,錦江之星、速8、宜必思……差不多是天天換一家去住。
2006年3月注冊,4月改造施工,8月15日,金廣快捷酒店建南店開業。一個月后客房出租率超過90%;同年12月1日,長風店開業,當月客房出租率達到95%;2007年4月,國貿店開業,目標鎖定“太原CBD”,第七天即住滿。
同年山西首屆煤博會的召開,對金廣來說真是天賜良機。金廣要爭取的已不是客源而是社會和政府的認可。煤博會前一周,金廣的迎賓店和尖草坪店又相繼開業,金廣為煤博會贊助了15萬元并承擔了部分客商的接待任務,由此成為“煤博會唯一指定經濟型酒店”。“讓外省人知道山西有了自己的經濟型酒店”金廣人的目的達到了。
金廣快捷長風店
曾有如家酒店一位員工透露,如家確實一直都想進入太原市場,但未能找到具有競爭力的酒店位置,再加上太原市場有金廣快捷酒店的勢如破竹,所以如家一直猶豫著。錦江之星五一廣場店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經濟型酒店的誕生是社會需求的產物,前景廣闊。從商家的角度看,紛紛搶灘占領市場是在所難免的。至于錦江之星為什么沒有首先登陸山西這塊市場,有它自身體制的影響。但錦江之星太原店非常成功,足以證明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至于其他省內本土品牌,因為尚處于幼年期,所謂的‘經濟型’只是表象,還沒有將其品牌內涵真正顯現出來,它們的成長還需經歷一個過程。”
遠景:路在腳下VS誰的“正果”
有效率的、高質量的服務永遠是企業發展的保障。記者在走訪中感到,雖然太原目前的經濟型酒店都火得不得了,但距“細節無懈可擊”的標準還差得很遠,即使是那些知名品牌也很容易被發現一些明顯不足。
節能降耗是所有產業的發展趨勢。對于酒店業這個高耗能型產業來說更是如此。而目前太原各家快捷酒店,仍然采取一次性洗漱用品(六小件),包括一向以添加式大包裝著稱的如家。雖然商家此舉也出于無奈,因為“客人喜歡,要沒有一次性的人家會覺得我們檔次不夠”,但能做到在床頭放置一張提倡少用一次性物品的溫馨提示卡的,記者很遺憾還沒發現。而實際上,引導節能消費觀念同樣是店家本身的一個義務,同時也應該是其企業理念和文化的體現。服務方面也存在個性化服務不足、“有滿意卻無驚喜”等瑕疵。
山西如家快捷酒店
此外,店方也普遍表示,人才方面的困境是內陸省市的通病,自己雖然品牌效應良好,但亦難免受株連。同時店方希望能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
一位山西主管旅游的省領導曾經說過:“目前山西的酒店業比起全國同等級城市來說,發展是比較滯后的,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服務態度差、輕視品牌建設等諸多問題,導致整個山西缺乏有全國影響力的知名酒店……”他希望山西本土能做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酒店。
能否說,省城快捷酒店業的發展是一種超常規的發展?能否說,它折射出山西商業(應該說具體到第三產業,這一直是山西的弱項)的某種變革?它實際上對其他產業會起到一種怎樣的作用或影響?
一位業內人士這樣總結:按照太原在全國的地位,目前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是比較滯后的,而具體到酒店業,目前太原星級酒店和經濟型酒店比重不協調,經濟型酒店的市場空間發展前景是非常大的,所以目前太原經濟型酒店的發展速度應該是比較正常的;太原酒店業這么多年變化并不大,突然有這么多經濟型酒店出現,會讓人感覺到有點不正常。其實經濟型酒店在太原的興起也正是由太原的經濟環境變遷、開放速度和融入國際市場的程度決定的,這預示著山西,特別是太原新一輪經濟增長高峰的出現。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記者:張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