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說,自己曾對未來的SOHO做過設想:“以后可以不打廣告,也沒有銷售員,但大家會像追捧蘋果一樣,搶著買SOHO的產品。并依舊能保持年平均業(yè)績30%-40%的增長。”而望京SOHO顯然是其從大量復制產品轉為精心設計作品的第一個項目。
正因如此,重慶美全22世紀與望京SOHO如此相似,才令潘石屹張欣夫婦如此憤怒。
5月14日,望京SOHO發(fā)布會上,潘石屹說,其實張欣早有預見,過一段時間望京SOHO建好,就會抄得滿大街都是。那時,我還不信。但結果是,還沒有建成,就有開發(fā)商開始抄襲了。
潘石屹說,“SOHO中國從2009年底開始就做這個項目。無論是扎哈·哈迪德設計事務所,還是我們SOHO中國的每一個員工,都為這個項目從里到外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對被建筑師扎哈·哈迪德稱為‘參數化設計’的這種流線形建筑形態(tài),我們與合作伙伴、建筑師、施工單位、材料和設備供應商通力合作,采用世界領先的BIM系統(tǒng),才使這樣高難度的建筑得以實現(xiàn)。”
潘石屹稱,“從時間來看,望京SOHO招標是2009年,我看了美全22世紀這家公司成立的時間是2011年1月,8月份給政府遞進去的圖紙,跟我們里里外外差了兩年的時間。從時間的先后順序來說,看到完全一樣的東西,它在我們后面兩年時間,這就是抄。任何一個公正的人,看一看這兩組建筑外觀的效果圖,就一定會得出正確的判斷。而簡簡單單的抄襲,就是不尊重別人的勞動。”
據悉,SOHO中國已正式決定起訴重慶美全22世紀。但重慶美全22世紀5月14日先于SOHO中國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否認自己的抄襲行為,建筑設計師稱其創(chuàng)意是來自河邊的鵝卵石。
北京博地瀾屋建筑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設計師曹一勇稱,不管是借鑒也好,抄襲也好,都是目前經濟發(fā)展過快下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缺失,而反映在建筑設計行業(yè)就是作品的缺失。
“在建筑設計行業(yè),一旦好的理念被大家認可,很容易被開發(fā)商借鑒。建筑設計師會根據原有比較好的理念進行二次創(chuàng)意或者加工。但如果簡單抄襲,就有違行業(yè)道德。”不過,曹一勇稱,這很難避免。“房地產行業(yè)發(fā)展太快了,有的開發(fā)商還提出了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銷售的口號,在這種背景下,真正靜心從事原創(chuàng)設計,需要耐得住很多社會的誘惑和寂寞,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所以,房地產行業(yè),被復制的產品很多,但作品很少。”
與中國龐大的建筑量相比,堪稱一流的建筑設計作品太少太少了,平庸甚至垃圾建筑遍地都是。曹一勇稱,建筑設計行業(yè)也跟中國經濟一樣,正走在十字路口上。整個行業(yè)過快發(fā)展以及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背后,需要行業(yè)重新去深思很多忽視的東西,比如建筑質量、設計質量等。
曹認為,僅從設計角度方面而言,望京SOHO對于SOHO中國而言,是一次從大量復制產品到精心做產品的轉型。這既是SOHO中國品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選擇,也應該是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反諷的是,重慶美全公司負責人仍然將望京SOHO稱作產品而非作品,因為產品是誰都可以生產的。曹一勇希望,SOHO中國起訴重慶美全22世紀事件能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從此令行業(yè)開始尊重原創(chuàng)作品。
前不久,中國建筑師王澍獲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筑獎,這是在建筑界有著諾貝爾獎之稱的獎項。曹一勇稱,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在建筑設計行業(yè)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到,王澍的作品并不多,而其堅持的過程也是痛苦和抵御了很多誘惑。“房地產行業(yè)需要重新審視產品過快復制與作品之間的關系。”曹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