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300米以上的地標性建筑50%是由綠地集團投資建造,而世界十大高樓中,綠地集團旗下就有3個。
綠地:超高層地標締造者
綠地商業地產不走尋常路,以建造超高層地標“綠地中心”而聞名,未來每年將有2-3棟“綠地中心”竣工
在住宅領域,綠地集團去年實現房地產銷售金額776億元,是僅次于萬科、恒大排名全國第三的地產大腕;在商業地產領域,綠地集團不走尋常路,不以購物中心來取勝,而以建造超高層地標“綠地中心”而聞名。從2005年專門成立綠地商業集團以來,綠地集團便將商業地產作為企業的重點發展方向,規模比例也不斷上升,去年為40%,今年則將達到50%。
蛻變
從單一開發商到全程運營商
在2005年以前,綠地仍是以住宅開發為主的地產集團,從2005年10月正式成立綠地商業集團后,綠地集團的商業王國開始正式起航,涉及的業態包含了酒店、生活購物中心、家具城、旅游度假等多種業態。
隨著2011年1月,綠地集團在南京投資開發的世界第七、中國第三高樓及江蘇第一高樓——高達450米的南京·綠地中心正式開業,全國各地的商業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周期,均即將落成開業,綠地集團也在籌謀給這些商業項目引入一流的商業資源。
2011年6月27日,綠地集團與沃爾瑪、上影集團、國美電器、上海歌城、美格菲健身等國內外知名商企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并與發展潛力大的商家從捆綁式戰略合作,向“訂單式商業地產”的開發模式過渡。如綠地在全國19個城市開發的30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將與沃爾瑪合作打造大型購物超市。
此前,綠地集團只是單一型開發商,而隨著“訂單式商業地產”開發模式的確定,綠地將轉向商業地產的全程運營商,著手建立開發、運營一體化的商業地產全產業鏈。目前,綠地已推出“四海、八方、人和”(城市商務中心、購物中心、社區配套商業設施)三大產品系列,形成“綠地中心”、“綠地中央廣場”、“綠地繽紛城”等主打品牌。
模式
特立獨行建超高層建筑
實際上,綠地集團在商業地產發展模式上與其他企業有著共同的地方,但又有自己獨到的地方。在零售商業部分,綠地正嘗試“訂單式商業地產”模式,與現在主流的商業地產開發商類似,也就是所謂的“萬達模式”。而在辦公樓部分,綠地集團更傾向于打造超高層建筑“綠地中心”,使其成為當地的地標。
“目前全國300米以上的地標性建筑50%是由綠地集團投資建造,而世界十大高樓中,綠地集團旗下就有3個,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為606米,是中國第二、世界第三的高樓;南京·綠地中心以450米位列世界第七高,超高層建筑已成為綠地集團的專利。”說起綠地的超高層建筑,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如數家珍,“今年綠地集團將有兩棟300米以上的‘綠地中心’竣工,未來每年還都將有2-3棟‘綠地中心’竣工。”張玉良告訴記者,綠地中心已陸續進入竣工期。
據官方數據顯示,綠地集團目前建成和在建超高層城市地標建筑達15幢,目前南京綠地中心已成功投入運營,鄭州綠地中心·千璽廣場已于2011年7月成功封頂,辦公樓部分將于今年9月交付業主使用,JW萬豪酒店和商業部分將于今年底交付酒店管理方開業運營。
對于綠地形成了做超高層地標的商業發展模式,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王永平認為,超過100米的建筑,其建造成本會非常高,后期物業管理也會比一般寫字樓困難。王永平還表示,從商業角度來講,開發商一般都不愿意開發,但從地方政府角度來講,超高層地標建筑、五星級酒店則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和招商環境,綠地集團有著國企背景,其口號就是“做政府想做的事情”,也了解地方政府的心思,因此綠地集團樂于做超高層建筑,或許這也是其在當地拿地做住宅的一種優越條件。
規劃
掘金一二線城市商業
據悉,綠地集團自有商業物業已超過300萬平方米,商業地產總規模達1800萬平方米。今年商業地產規模還將達到地產總規模的50%。
而綠地在拿地時也兼顧了這些原則,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商業,在商業不發達的地區先建住宅。
對于未來商業地產布局,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認為,由于限購的影響,住宅需求減少,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商業需求量很大,綠地集團未來將減少這些區域的居住產品,而增加商業地產的規模。同樣,在全國省會城市,綠地也將大規模發展商業地產。而三四線城市則處于房地產發展初期,住宅產品短缺,將大力發展住宅。
(來源: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