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深沉內斂。今天是父親節,回家陪父親坐坐、聊聊
工作和生活,哪怕只是吃頓飯、下盤棋。如果回不去,也請給父親打個電話,發個短信。如果你能經常這樣做,在父親看來,每天都是“父親節”。
“如果孩子在情人節和母親節分別給愛人和母親送了禮物,而在父親節沒有給你買禮物,會不會倍感失落?”記者問。王雷的父親淡淡一笑,搖著頭說:“哪個當爹的會責怪兒女呢?”
今日是父親節,比起情人節和母親節,西安的一些大型商家認為,父親節的氣氛遠沒那么濃烈。
惆悵:父親節不知該送啥
王雷,25歲,在高新區某公司做證券投資工作。他說,自己從沒給父親送過禮物,甚至有時會忘記父親的生日。王雷說,父親不會發短信,也從不主動給他打電話。但去年王雷生日那天,他收到一條短信:“兒,生日快樂。”是父親發來的。這條短信,王雷至今難忘。
今年父親過生日他又錯過了。所以,準備趁父親節這個機會給父親補上一份祝福。但一時,又不知該送什么好。思量再三,王雷最終給父親買了幾張秦腔碟。
調查:20人只2人知父親節哪天
記者采訪了20名25歲至30歲之間的市民,15名男性、5名女性。他們全部知道情人節是2月14日,要互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有6人知道母親節是哪一天,也都知道要送紅色康乃馨。但明確知道父親節是哪天的,只有2位女孩子,但卻不清楚該送什么。
記者了解到,在情人節,5名男性花銷在800元以上,占受調查人數的25%,8名男性在300元至500元之間,40%;僅有2名花銷在100元至300元,占受調查人數的10%;而女性的花銷有3人在300元左右,2人在150元左右。
在母親節,15名男性的花銷都在100元至200元,而5名女性的花銷均在300元以上。而父親節,受調查者都表示,不知該如何是好。
“給男人送花總覺得怪怪的。”市民高先生說:“對男人不用那么煽情。”
“給父親買件禮物,或發個短信祝福下就行了,送花太矯情了。”有人說。
昨日,記者還對5位50歲以上的男子進行了采訪,對于是否在父親節有禮物,他們都是哈哈一笑,說可有可無。“做父親的心情,只有孩子當爹以后才能了解。”78歲的蘇師傅說,沒有禮物的父親節,他也不會太在意,但他也表示,有禮物當然開心,那是孩子的一份心意。
王雷的父親也說:“有沒有禮物都一樣,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當然能全家人一起吃個飯,也是不錯的選擇。”
商家:父親節銷量遠低于情人節
只要遇到過節,商場都會進行促銷。相對圣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的促銷強勢相比,父親節,商場“以父為名”進行促銷的關注度并不高。
近日,記者聯系了開元、百盛、萬千百貨等商場,工作人員透露,情人節和母親節商品銷售比平時高出至少40%以上,而父親節,商品銷售增長僅徘徊在15%左右。商場工作人員分析,男子的商品主要是以數碼、高檔成衣等產品為主,而女士商品的選擇種類較多,因此銷量也就更高。
昨日下午,在友誼西路開花店的郭先生說:“情人節的玫瑰一般提前一個月開始就有人預定,母親節前三天,康乃馨的銷量也不錯,可是到了父親節,今天到下午也沒人來買花。”
專家:父親和孩子交流相對較少
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說,父親節起源于西方,但在西方國家父親節受追捧程度也不如母親節和情人節。“父親節容易被忽視,和中國人相對內斂的性情也是分不開的。”石英說,從社會學角度來看,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使男人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事業上,和孩子的交流就相對較少,因而和孩子相對疏遠。
但作為兒女在適當的時候,還是應當向父親表達一下感恩之情,石英認為,無論母親節還是父親節,已經被商家不斷炒作,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因此,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父親、母親,而不是“父親節”或“母親節”。如果非要過類似節日,不一定非要送花或者禮品,其實,回家和父親坐坐,聊聊工作和生活,吃頓飯、下盤棋,這也是父親節不錯的選擇,其實,如果經常能這樣做,在父親看來,每天都是“父親節”。
知道一下
父親節可送這些花
石斛蘭石斛蘭具有秉性剛強、祥和可親的氣質,寓意剛毅、親切而威嚴的父親。有許多國家把它視為“父親節之花”。
玫瑰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之花。黃玫瑰則代表歉意,表示平時對父親關心不夠,希望父親原諒。
康乃馨黃色康乃馨象征慈祥、溫馨、真摯,不求代價、永不褪色的愛。
太陽花指父親像偉大的太陽,寓意在父親的關愛下,子女才得以茁壯成長。
(來源:華商報 實習記者:楊皓 記者: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