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復牌前的股價,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武商聯)及其行動一致人終于以浮虧約1.6億元的代價,如愿拿下了鄂武商A(000501.SZ)5%股權。
6月20日,鄂武商公告稱,證監會已核準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要約收購。計劃實施后,武漢國資系將持有鄂武商A共34.32%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當日鄂武商A復盤“一”字漲停。
被擱置了將近一年的武漢國資系和銀泰系股權大戰,以武商聯的小勝,暫時休戰。
“為打贏這場仗,武漢國資系付出的代價并不小。”一位長期關注武漢商業的券商分析師指出,武漢國資系將掏出5.38億元的自有資金,用于增持公司2536.6萬股股權。對比鄂武商的當前股價,要約收購價明顯偏高。
相對于當事雙方的爭斗升級,各路基金卻迎來一場解套盛宴。
當天,武商聯控制的另外兩大武漢零售巨頭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亦雞犬升天,武漢中商(000785.SZ)早盤強勢拉升封住漲停板,而中百集團(000759.SZ)盤尾漲幅則達到了4.34%。
受困鄂武商A兩年的匯添富均衡增長基金也終于迎來了扭虧浮盈,而對于剛剛潛伏其中的富國天瑞強勢精選基金、工銀瑞信精選基金或可閃電獲益。
此外,此前因押寶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重組而傷痕累累的諾安基金,也將看到解套的希望。
各有深意
在業內看來,對比鄂武商A的控制權,銀泰系更看中的是鄂武商A旗下的百貨資源。
“去年要約計劃出爐后,股價一直在20元左右徘徊,但銀泰并未繼續增持。”一家機構的分析人士指出,今年鄂武商A與一致行動人的戰略合作協議到期后,銀泰系也并未增持。因此短期內銀泰系繼續舉牌或競爭要約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銀泰系會放棄武漢市場。日前,公開信息顯示,2011-2012年間,銀泰百貨簽約15個項目,而籌備項目的擴張區域仍是二三線城市。
“作為經濟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湖北市場,銀泰系應該不會放過。”武漢大學經管學院一位教授坦言,因百貨行業的區域性特點,許多外地商企紛紛在湖北折戟。
銀泰系要想打進武漢市場,比起自建門店,利用武商的品牌優勢,需付出的成本將更低。而這也是銀泰系咬著鄂武商股權不放的原因之一。
不過,未來銀泰在湖北的路會怎么走?記者嘗試聯系陳曉東,其手機卻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對于鄂武商A而言,如果沒有這次的武漢國資系的“小勝”,公司可能還會有“缺錢”困擾。在其2011年報中明確指出,今年是公司新五年發展規劃的起步年,公司處于高速發展期,資金需求量較大。公司將擇機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
“比起省外其他商企,武漢商企的發展速度已十分滯后,‘十二五’之后武漢國資系的企業都面臨加快發展的壓力,未來有強烈的融資需求。”上述分析師指出,但若無大股東的地位做鋪墊,配股融資的需求將遭遇頗多麻煩。
這種麻煩早有先例。在今年鄂武商A的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劉江超曾表示,2010年公司擬通過配股募集資金擴建武商集團“摩爾”項目失敗,就是因為銀泰百貨率先挑起股權之爭。而在武漢商業重組中,銀泰系的攪局也讓鄂武商處處受制。
機構盛宴
“銀泰系”舉牌鄂武商A已幾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
為鞏固控制權,去年7月20日,武商聯攜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提出以21.21元/股的要約價格合計要約收購股份2536.24萬股,占鄂武商A總股本的5%。
但自去年8月3日鄂武商A公布這
要約收購方案復盤后,其股價從21元一度下挫至12.5元,欲借鄂武商A控制權之爭而撈一筆的基金們也無奈被套。
重倉鄂武商A公募基金中,最熟悉的面孔非匯添富均衡增長基金莫屬。據今年一季度報,其持有鄂武商A達2294.96萬股,占總股本的4.52%,列第四大股東,僅次于武商聯、以及浙江銀泰百貨和湖北銀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其實,匯添富均衡增長基金早于2010年二季度便現身鄂武商A前十大流通股東,當時其持有799.99萬股,若以當季平均股價約14.5元計算其建倉成本約為1.16億元。
當年三季度,匯添富均衡增長基金大幅加倉至2168.87萬股,躍至第四大股東。該季度,鄂武商A股價亦從14.5元一路飆升至22.87元。對應公司平均成交價約17.92元,匯添富均衡增長基金的持倉成本較原先14.5元亦將大大提高,其2168.87萬股的平均建倉成本約為16.66元。
自此,其對鄂武商A的倉位一直在2000萬股以上,穩坐第四把交椅。
但鄂武商A股價卻一路下跌,截至今年一季度,創下了12.5元的階段新低。這對于重倉持有兩年的匯添富均衡增長來說,不賺錢反而浮虧約8000萬元。
如今受鄂武商A要約收購方案獲批,21.21元的要約收購價格相對于6月19日鄂武商14.7元的價格,溢價足足44.29%。受困兩年的匯添富終于獲得解放良機。
買得早不如買得巧。鄂武商A一季度報顯示,其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除匯添富外,另有富國天瑞強勢精選基金、工銀瑞信精選基金入圍,分別持有1920.08萬股和995.89萬股。
記者發現,工銀瑞信精選基金去年四季度首次閃現鄂武商A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而富國天瑞強勢精選基金則是今年一季度首次殺入前十大流通股東。
對應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鄂武商A的股價,正好處于“探底”12.5元階段。上述基金亦將因此獲利匪淺。
諾安能否涅槃?
此番鄂武商A的利好消息,也撼動了沉寂許久的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股價,而對押寶兩者重組失敗的公募基金來說,也隨之“久旱逢甘霖”。
2011年9月,中百集團換股吸收合并武漢中商方案遭到了二級市場的用腳投票,武漢中商復盤股價從11.55元跌至今年一季度的5.60元,最大跌幅達51.51%;而同期中百集團亦從12.32元跌至7.36元,區間跌幅為40.26%。
今年二季度,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對吸并方案進行調整,但仍不為市場看好,隨即中百集團于6月13日重新跌回7.36元。
諾安基金無疑是這場失敗重組最大的犧牲品。
據中百集團2011年一季度,諾安價值增長基金、諾安成長股票基金各持其2893.87萬股和1042.49萬股,占其總股本的4.25%和1.53%,列第三、八大流通股東。
同時,諾安價值增長基金、諾安成長股票基金則現身武漢中商前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持有其171.94萬股和182.81萬股,占其總股本的0.68%和0.73%。
截至今年一季度,諾安價值增長、諾安成長股票仍持有中百集團2676.44萬股和984.72萬股,持有武漢中商162.77萬股和173.92萬股。
此外,押寶重組的還有工銀瑞信穩健成長、摩根史丹利中國A股基金、長城消費增值,截至今年一季度,其仍持有中百集團3210萬股、1511.8萬股和1060萬股,列其第二、六、八大股東。
機構顯然已抓住了千載難逢的出逃良機。
6月20日收盤后武漢中商的交易龍虎榜數據顯示,其第一大賣出席位正是“機構專用”,賣出金額達3032.44萬元。若以漲停價7.58元計算,其賣出股數為400萬股。
對應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超過400萬的機構只有社�;鹆闼慕M合和一只中國人壽保險理財產品。
�。▉碓矗�21世紀經濟報道 夏寅 陳紅霞 石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