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團購網站F團與高朋網合并組建新公司一事被炒的很火熱,也正是因為此事,團購行業內關于合并話題的討論一直不斷,很多混跡于互聯網的人都紛紛在網上發表了自己的一些關于團購行業合并趨勢的觀點。以下是一些觀點摘錄:
張書樂(資深IT評論人士):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F團和高朋的合并,并沒有多少新鮮花樣,兩個架構相似度太高的團購站點的合體,等于合出一個體態臃腫的胖子,跑起來累,走起來熱,虛汗多,還有三高,合之何益。
林耀三(網友):資本對未來的可見性相當來講,謹慎多了。同時對于團購目前的竟爭來講,受益的可能是老百姓。但是對于整個行來講,其實是非常的不理性。與其爭個你死我活,還不如整合資源,做的更大更強,直接拉開竟爭對手的檔次。此次合并,我想不管是在未來的廣告方面,還是服務,營銷方面,一定會加速這個行業的洗牌。
陸海天(資深法律界人士):團購的核心價值在于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的同時,服務或消費的品質不下降。整合資源有助于提高行業號召力,聚斂人氣,共享線下資源,對于行業發展是有好處的。不過,團購網站的競爭必須是激烈地,否則會帶來的將是行業壟斷,不僅線下實體店利益不好發展,最終給消費者的折扣,也不會真的存在。
朱衛坤(實名推聯合創始人):風風火火的鬧過來,很多團購都是這樣的過來的。久了,大家就都喜歡玩感情,弄了個聯姻,等這個風頭一過。就分分合合了,這些在互聯網是常事,不用太多在意,更不需要太多多猜想,反正就是利益關系讓他們合伙,也是利益關系,可以分道揚鑣。
蔣平中(俠客網CEO):團購網站最終會有幾家實力的留在市場中,其它的團購慢慢死去或老去,這是由于行業過渡資本競爭所導致。合作潮和倒閉潮或許可以見證一個行業的資本競爭與合作,是未來大企業可存活下來的根本。1+1>2才有合并的意義,相信,團購網未來還會迎來新的競爭高潮。
丁道師(速途網評論中心主編):我認為今年年底還會有團購網站合并或被巨頭兼并。f團和高朋的合并基于騰訊公司的戰略考慮,只要能滿足大企業布局團購的戰略需求,就會有合并重組。我個人認為年底會有諸如24券和窩窩團這樣的事情發生。
王易見(資深IT評論人士);我覺得應該還會有,大家看到視頻行業了嘛?視頻行業現在不也有多方面的合作么?團購網站陷入運營之困的話,合并也許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大家都可以活下去,否則大家都得死!
非IT美女(網友):這得看合并的價值哈!如果合并能壯大業務,同時壓縮運營開支,合并不失為明智的選擇!但現在的問題是,合并之后的效果究竟如何?F團和高朋的合并還有待觀察,所以,估計其他網站也在糾結,要看看F團和高朋合作的效果,相機而行!
城宇(4時代主編):小團購與其掙扎,不如被王牌軍收購或并購。肅清標準,推動前進,大團應該肩負起這樣的責任。所謂分久必合,群雄逐鹿之后,一定是幾個有實力的團購企業吞食天地。用戶需要這樣有能力和責任的團購企業來引領行業發展。
王利陽(網絡觀察家):有人說團購只是一種促銷方式,并不是銷售方式,這個觀點有些被銷售"倫理"束縛住了。某種銷售形式一旦形成規模都可以單獨作為一種銷售手段,只要能盈利就可以稱得上銷售方式。團購市場足夠大,但是消費者認知有限,容不下這么多團購品牌。團購淘汰賽還在繼續升級,合并、死掉還不不斷發生。
周曉鋒(創業者):對于團購網站而言,行業發展巔峰期已成過去,如此一來融資無路之下必然走向合并。從目前行業現狀看來,唯有合并之路才能得以發展。由于市場發展份額所限,按照以往被錯誤預估的行業前景可見,團購只有在資源整合之下才能得以生存。
沈志勇(安迪公關CEO):1、團購網站整體數量還是太多,洗牌(整合或者淘汰)是必然的趨勢;2、團購網站之間過分同質化,合并意義不大。像f團和高鵬的合并,也不完全是市場化的行為,騰訊在背后主導作用明顯,服務于騰訊的整體戰略需求。
張小湖(站長雜志副主編):合并會繼續,合作、創新也會繼續,比如拉手與京東的合作。隨著“百團大戰”演變為“十團爭霸”,大浪淘沙后的團購行業會更加健康,大眾需要對團購網站更多認可與包容。
余德(速途網上海辦負責人):團購業不存在三分天下,1、大伙看看今日的B2C電商業,哪一家無團購(限時搶購及團購本身),首先得搞清楚團購的盈利模式:傭金+占壓客戶資金,這種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方式,客戶本來就是虧錢供貨,只是想省些廣告費。不可能長期團購方式,供貨商會搞亂自己的價格體系并降低自身的口碑。2、團購的未來是電商加團購,故類似聚劃算,大眾點評團等表現強勁原因就在此3、獨立團購方未來的命運多半是被大的電商所收購或參股,形成流量入口并實質介入電商本身
三八搞笑網:合并是一定會的,視頻行業也進入整合期了。像團購這種模式未來也只會有幾家綜合性的,也就是比較大的。別的都是垂直的,不可能出現百花齊放的格局,所以未來的合并還會繼續下去。
黃清泉(教師):視頻網站成本增高,合并了。現在開始到團購網了。市場優勝劣汰無法避免。
周玉梅(IT商業新聞網編輯):我在想,團購在競爭中為避免淘汰選擇合并到是一個出路,基于上市考慮,合并后,去上市,那么上市之后呢?
譚濤(資深IT評論人士):團購原本就不是單獨清晰的商業模式,因此這個所謂的行業的泡沫一定會比其他的行業吹破的更快,合并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團購最終何去何從,這個話題比團購合并更值得探討。
曾祥敏(實戰營):團購合并是因為社會上融納不了這么多團購網站,剛出來的時候由于門門檻較低,大家一擁而上,于是進入傳說中和千團大戰。但淘汰的還不夠,所以今年進一步整合。這個行業應該只會有四五家大型團購網站,其余的都垂直類型的。
劉敏華(SEO工程師):團購網站合并的根本原因是資金流、信息流、顧客流等多方面遇到瓶頸才有可能發生的,加之團購網站行業競爭的白熱化,抱團取暖也不失為保全自己的好辦法。強強聯合是商業競爭中重要的手段,也是團購網站增加自身核心力重要的手段。合并的發生勢必早就未來團購行業三分天下的局面,是必然,也是趨勢。
劉宇凡(大東街聯合創始人):這就和視頻產業是同樣的道理,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團購網站從一出世就注定是死磕生存的。價格競爭,服務競爭,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都說明了團購網的趨勢,團購合并也將會迎來合體風潮!
鄧超(速途網專欄作家):強強聯合是互聯網必然的趨勢。互補互助,運用各自的優點來彌補對方的缺點并且生存下去才有發展。白熱化的團購已經遍體鱗傷,團購整合希望能給整個團購業帶來一絲曙光吧
范鋒(速途網CEO):日子都不好過,整合合并至少可以抱團取暖,或者變廢為寶,比倒閉破產了好點吧。
莫湘兆(草根作家):我認為不會了,團購在未來極其大部分會走團購+商城的模式,就目前電商而言,模式影響不大,關鍵還是在商品的品質和推廣,未來電商建立在營銷上比目前討論模式的多,畢竟去年這么多團購,生存下來的幾家也是營銷做得不錯的,未來互聯網除了平臺就是營銷致勝了,再好的產品消費者不知道也沒有辦法了解。
王敏(電商運營專家):團購的幾種結局是:1,自然消亡。2,聯合運營。3,并購。4,轉型。F團和高朋合并,原因在于模式自身先天缺血的弱點已經暴露,市場增長乏力產品單一用戶忠誠度不高,迫于壓力網站必須走多渠道發展的路子。F團和高朋整合就是基于這樣的原因,增加市場面和業務面,希望以此來彌補模式自身的短板,實際上上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問題依然存在。從發展成本來說,這一種又是最簡單直接代價最低的。因為國人的短視急功近利的心態,病急亂投醫的作風,基于先例,未來會有更多的網站并購案例。
藍雨(評論人士):其實我并不看好合并。兩個傻大哥加起來還是個傻大哥而不是諸葛亮,對團購模式換血、再造才是根本。在美國,基于用戶自發團購、O2O等模式就值得國內團購網站效仿。
張斌(中南大學校報記者):我覺得團購品牌太多,行業洗牌將繼續。與電商合作,成為各大電商網站的一種商業模式是趨勢之一,其次便是合并,收購。所以,猜測今年團購網站應該朝這兩個方向走,直至團購業洗牌直到相對成熟的地步。
(來源:速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