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莎奧萊的幾年運營中,寇萍最漂亮的一戰就是在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大膽進行經營調整,并最終帶領燕莎奧萊實現33%的年銷售增長,成為當年北京商業最受矚目的商業企業之一。
以銳意進取
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使奧萊業態不斷發展,保持企業的領先地位,2008年,燕莎奧萊實施了A、B、C三座的體制、業務整合。寇萍帶領500多名員工,不斷創造著燕莎奧萊一個個新的經營業績,得到了社會、股東、員工的三方認可。
在寇萍為首的運營團隊努力下,燕莎奧萊先后獲得了2009年度全國商業顧客滿意企業、全國商業“3·15”榮譽企業、北京市十大商業品牌、2009年北京市促消費貢獻突出單位、最受歡迎的十大購物街區等多項獎勵。
燕莎奧萊還作為中國商業和北京市零售企業創新經營的代表出席了第十四屆亞太地區零售商大會,寇萍進行了大會發言。中國奧萊業態第一次登上了國際交流的講臺,在國際商業講臺上擁有了話語權。
以改革魄力
開創新發展時期
燕莎奧萊作為國內奧特萊斯業態的創始者,不斷保持業態的領先地位,是寇萍始終追求的事業目標。
由于奧萊業態在國內零售市場發展的時期較短,燕莎奧萊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缺乏可參考、可借鑒的商業經驗。寇萍以多年的商業經歷和不斷創新的職業習慣,認真研究國際奧萊業態的發展和經營實質,結合中國市場、消費者的特點,提出了從經營定位、奧萊特色、低成本運營、購物環境、一體化服務五方面打造國際化的燕莎奧萊。
2009年,寇萍不畏金融危機的外部壓力和企業整合的內在繁忙,帶領管理團隊,實施了燕莎奧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經營布局調整。對企業1/3的經營面積進行了布局、結構上的調整,全方位提升了燕莎奧萊的品牌形象和經營實力。如此大范圍的調整,沒有停止一天的經營,沒有造成任何的經營損失,反而在調整后的第一個月便實現了53%的銷售增長。調整成功的背后是經營決策的正確,是經營的膽魄。寇萍說,深思熟慮之后的果斷與盲目的冒險不同,“做商業需要魄力和開拓精神”。
面對金融危機的考驗,她帶領采購、經營部門,反復研究企業的優勢和劣勢,確定了與國際品牌總部建立戰略合作的經營策略。同時抓住國際一線品牌在金融危機的國際市場形勢下,尋找新市場的契機,經過市場開發,與西班牙商會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開創了新的經營合作模式。
以人格魅力
凝聚事業團隊
作為總經理,寇萍以其極具凝聚力和影響力的人格魅力,影響、帶動著燕莎奧萊團隊。在企業高管班子中,她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倡導現代管理、科學發展,充分凝聚、發揮每一位高管人員的業務特長。
寇萍是燕莎奧萊上班最早的人,每天提前一個多小時已在辦公室批閱公文,“那個時候還沒有太多需要處理的事務,最安靜”。寇萍說。
在員工眼里,寇萍是對數字最敏感的人,所有的統計報表,她過目不忘,每天企業的銷售數字、每個品牌的經營業績都是她下一個經營決策的依據。寇萍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敏銳的洞察力和決策力,感染了運營團隊的每個成員,形成了高效、實干的團隊文化,成為領導團隊的核心帶頭人。
在干部員工中,寇萍身體力行,深入整合、調整的一線,與干部交流思想,傳授經驗;向員工詢問工作和生活,關心、關注員工的心聲。在謀劃燕莎奧萊企業發展規劃時,寇萍是一個充滿事業激情的總經理;在暢談人生、事業感悟時,她則是一個充滿親和力的良師和益友。
如果說員工是企業的財富,那么優秀的企業家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財富,他們是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的發展標志和推動者。寇萍正是這樣一個充滿激情和富有實力的企業家;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中國最好的奧特萊斯”正在她的手中蓬勃發展。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白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