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蓋,制勝全局,西湖大道1號準現房寫字樓隆重開盤。”近日,一則外墻廣告將杭州外海西湖國貿大廈再次推到公眾面前。
1999年拿地的西湖國貿大廈,地處杭州城站,2004年首次對外銷售,從拿地到銷售,其間幾經波折,被稱為“杭城最牛爛尾樓”。近期,該樓重新開始銷售。
均價3萬元開售,明年上半年可交付
如果你好幾個月沒路過杭州城站火車站的話,你一定會驚訝于這幢杭城著名爛尾樓的變化。
干掛石材加玻璃幕墻,讓這幢鋼筋混凝土裸露在外十來年的建筑煥然一新。項目四周的圍墻上,印著大幅的宣傳廣告,尤其醒目的是,項目的銷售電話和招商電話。
在和西湖大道交界的城站路上,外海西湖國貿大廈的售樓處正位于此。上周,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來到這里,售樓處不大,一個沙盤,四張圓桌,見有人推門進來,銷售員小林迎上前來。
“我們已經開盤了,主樓28層,地下3層,均價大概在30000元/平方米左右,明年上半年交付。”小林說,寫字樓主力面積段為200平方米左右,也可以整層出售,“旁邊的裙房有8層,5樓到8樓也是寫字樓。”
小林一直強調,地下一層會和地鐵1號線城站站相連通,這是一幢“地鐵準現房”。
“爛尾這么多年了,里面結構是不是都老化了?”記者問小林提出懷疑。
“不用擔心,我們都做過優化了,不相信的話我帶你去工地里看看。”在小林的帶領下,記者進入了工地現場。
水泥攪拌車在門口“轟隆隆”地作業,各種石材、玻璃、水泥黃沙等建筑材料堆在地上,工人師傅們也在各自忙碌著。
搭乘現場的施工電梯,記者和小林一起來到主樓的第18樓。一眼看上去,墻壁剛刷過乳膠漆,頂上的線路管道也是新的,電梯廳的地方不太大,設計了四部電梯的安放位置。和在大廈樓下局促狹窄的感覺不同,從18樓的窗口往外看,會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吳山、城隍閣、西湖的美景凈收眼底。
新推17套房源,三分之二已被預訂,有122套房源被限制銷售
據透明售房網顯示,外海西湖國貿大廈在2004年已經領出預售證,總共 233套,已售98套,可售總面積3937平方米,預售證申領單位是杭州輝宏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不過,在2010年,該預售證被變更,變成已售97套,可售17套,限制房源數122套。
不過,直到上周,這17套可售房才被拿來出售。“這17套就是我們這次的開盤量,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二的房源被預定了。”外海西湖國貿大廈負責銷售的徐姓經理表示,已售的房源,是在上一任開發商手中就已經賣出去的房子,“這些小業主的違約金都是我們來承擔,這筆數字已經不小了。”徐經理對于違約金額不肯透露,只是表示,賠償標準還略高于杭州市的行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項目知情人士表示,這幢樓空了十來年,在很多硬件條件上跟不上潮流,也沒法改變,“像大堂的面積,電梯的設置等都是改變不了的,不過能彌補的地方我們都會彌補。比如說,我們會用三菱電梯、大金VRV空調等。”
實際上,在這次銷售之前,去年10月份,外海西湖國貿大廈也曾經宣布正式開盤,在新浪微博上,一個名為“外海西湖國貿銷售”的賬號,從去年11月3日開始,也在不斷更新著該項目的銷售情況。
在去年12月8日,該微博還曾經發布了項目主樓28層順利結頂的消息。“去年那時候受調控影響,市場行情不好,就拖了下來,直到最近才開盤。”那位項目知情人士說。
最新定位是一個中高檔購物中心
在外海集團的公司網站上,可以看到關于西湖國貿大廈的一些介紹:杭州輝宏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009年9月以4.91億元拍得西湖國貿大廈在建工程項目。
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地塊早在1999年被一家公司取得,在2004年首次對外銷售,后因法律糾紛停工。2009年經歷過兩次拍賣之后,第三次被外海集團競拍成功。
從1999年到2012年,西湖國貿大廈已經蹉跎了13載的春秋。“在這個工程上,我們后期又投入了很多資金。”徐經理表示,這個投入額不會低于拍賣來的總金額。
在去年宣布開盤時,開發商對裙樓的定位是一個“母嬰購物中心”,不過現在來看,定位又有所變化。“現在是準備打造一個中高檔的購物中心,目前1樓的中間區塊已經被定掉了,有品牌絲綢和飾品類。”一位負責招商的專員表示。
對于裙樓招商定位的改變,徐經理并不諱言,“城站一帶的商業已經經過了重新洗牌,母嬰類的不太合適,現在也有大型餐飲類的商家在跟我們洽談。”
除此之外,原先25層的主樓,現在也調整為28層。徐經理稱,2010年那次預售證變更,正是因為樓層數增加了,這部分增加的樓層已經補交過土地出讓金,不過為什么會增加,具體原因不方便多透露,只是笑言,“每個開發商應該都想往上加層數吧。”
(來自錢江晚報 金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