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倫敦奧運盛事,電商們搭上奧運班車來造勢。電商們各顯神通圍繞奧運的各種主題營銷輪番上演,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根據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商行業人士的觀點,體育盛事已然成為電商們不見硝煙的“價格激戰”。雖然能借勢奧運話題帶來一段時間的銷量大增,但卻不是長久之計。
1
觀賽零食啤酒銷售環比大增94%
借奧運的熱潮,天貓推出了一系列的購物游戲,通過游戲的購物者有機會獲得“紅包”。目前,天貓每天都推出一款體育小貓,在天貓網站的首頁和網友們一起玩踢球、10秒跨欄等互動小游戲,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網友,就有機會獲得金額分別為1元、5元、100的“紅包”,可在8月13日天貓的大促銷中使用。
針對熬夜看比賽的網友,天貓也推出了夜貓專場等活動,在每天22點到6點,推出了零點限量購,以及眾多特價的零食、啤酒等特價商品。在天貓一家食品專營店中,其中來自德國的瓦倫丁小麥啤酒,月銷量達到3萬余瓶。而根據淘寶近7天的數據顯示,啤酒的關注人數達到12萬余人,其中環比增幅達到94%。
雖然天貓方面沒有透露近期的銷售情況,但根據天貓電器城最新發布的上半年成交金額顯示,今年1-6月天貓電器城成交金額突破200億元,超過2011全年銷售額,同比大漲200%多。“而下半年是3C產品的消費旺季,預計年內天貓電器城銷售額將超500億元。”
2
3C產品特價手機銷售同比增近三倍
蘇寧易購方面,奧運期間則主推手機奧運專場促銷。聯合三星、HTC、聯想等十大家國內外手機品牌推出專供特價機,如三星手機I9220直降500元,活動價4499元;諾基亞手機710直降450元,活動價2099元。蘇寧易購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昨日,活動專區產品銷售同比增長了近300%。
值得注意的是,奧運促銷只是蘇寧易購下半年促銷浪潮的開端。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對記者表示,三四季度蘇寧易購將繼續保持70%以上的環比增速,確保完成全年保底200億的目標。
國美網上商城企劃部部長于良川也表示,國美網上商城奧運會期間液晶電視、智能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均實現同比近4倍的增長,其中液晶電視需求明顯增長,成為最熱門的消費品類。
3
運動服裝獎冠軍簽名服裝微博被轉9萬次
奧運期間,京東商城(下稱“京東”)則推出“金牌折上折”、“金牌英雄館”、“運動品牌館”、“運動明星館”等活動。特別是金牌折上折,頁面商品7月28日-8月13日,中國每天獲得幾枚金牌,京東就降幾折,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
京東商城在給新快報記者的采訪回復中表示,與合作公司進行聯合營銷一直以來都是京東營銷的一部分。據了解,這次為倫敦奧運會提供產品的國內品牌如安踏、李寧、宏基、相宜本草等,一直以來都與京東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助力奧運,這些公司在京東上均推出了力度很大的優惠促銷。比較有特色的是為賀中國首金,為中國健兒加油,在京東商城的官方微博上推出轉發微博即有機會得到安踏提供的易思玲簽名龍服一套!此微博被轉發了近9萬次。
同時,京東表示,由于奧運其實才剛剛開始不久,目前仍處于緊張的活動開展中,現在的成交額還未能統計。
不過,京東表示,3C產品在此次活動中力拔頭籌,如與奧運相關類產品平板電視及數碼品類,以及觀賽零食等產品銷量均大增。另外,隨著京東服裝城的上線及優化,服裝品類銷量增勢也很明顯。
除此之外,騰訊旗下的電商網站易迅網也加入了奧運營銷行業,打出了“中國每奪一塊金牌,直降100元”的活動。凡客誠品雖然沒有大力度推出奧運活動,但是已在首頁放上了“低至2折,慶奧運風暴”的字眼。
奧運期間電商活動
電商 活動簡介
天貓 通過購物游戲獲“紅包”、零點限量購和特價零食
京東商城 每天獲得幾枚金牌,京東就降幾折
蘇寧易購 手機奧運專場促銷
易迅網 每奪一金,直降 100 元
凡客誠品 低至 2 折,慶奧運風暴
記者觀察
價格戰能撐多久?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金融部助理分析師周翔昨日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電商之間的競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價格競爭,降價促銷是因為消費者看重的是物美價廉。他表示,短期之內,如果電商廣告投入多,那么對于業績的影響將有明顯的提升。
上述電商行業人士表示:“京東前段時間出重金投放央視廣告,到現在借上奧運做營銷,幾乎是不惜血本在做營銷,電商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殘酷。”
現今網上購物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爭奪這塊肥肉,從線下的“蘇美大戰”,到線上的“淘京大戰”,都成了受人矚目的焦點,而打價格戰則是制勝的法寶之一。該電商人士指出,現在電商打價格戰,實際上毛利率和運營成本比例多少,投資回報率多少,電商自己最清楚,大多數電商為了營銷而打價格戰其實都是在苦苦支撐。
該電商行業人士表示,由于企業投放的廣告成本很高,但卻得不到相應的收益回報,消費者對于價格戰顯得“疲勞”,“長時間的價格戰帶來的就是長時間的虧損,即使是手握風投資金的大型電商也支撐不了這種巨額的虧損。”該電商行業人士分析道。
此前,市場人士也普遍認為,價格戰不是長久之際,電商行業之間的競爭應盡快從價格戰解脫出來,將重心轉移到服務體驗競爭上面。真正以消費者為第一準則的電商企業才會獲得用戶的最終青睞。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作韓禎 張瀟 陳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