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電子商務大潮中,沒有哪個行業能夠置身事外,珠寶業也是如此。
近年來,無數打著“同等成色鉆石比商場便宜一半”廣告的企業出現在網絡上,令消費者眼花繚亂。當互聯網作為新興的渠道不可避免地沖擊傳統渠道之時,選擇線上模式還是線下模式,成了所有企業和投資機構必須考慮的問題。
珠寶行業正在成為資本眼中的寵兒。
在珠寶企業全城熱戀實現借殼上市之后不久,珠寶行業在7月份又出現了兩宗投資事件:一是傳統連鎖企業曼卡龍珠寶獲得天圖資本高級合伙人王岑主投的5200萬元A輪投資,二是電商企業戴歐妮珠寶獲得香港金大福參與的2000萬美元的投資。線下模式更有優勢,還是線上模式更有前景,也因此成為業界和投資界爭議的話題。
渠道裂變
線上獲取流量+線下體驗店成交,是O2O珠寶電商慣用的模式。實際上,傳統珠寶企業往往選擇入駐繁華商業區的商場,既獲取了客流量,商鋪又是天然廣告牌。而O2O珠寶電商獲取流量靠網絡,也不在傳統媒體投太多廣告,體驗店租金亦遠遠低于商場店鋪。
2007年,瀛金鉆石網CEO曹輝映預言:3年后,80%的線下珠寶品牌將消失。如今,5年過去了,80%收入來自中國內地線下市場的周大福成功上市,2011年銷售額464億元,凈利潤高達51.99元,成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珠寶企業。
而線上品牌也在探索中繼續成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網絡珠寶銷售機構已超過100家,其中珂蘭鉆石、鉆石小鳥、戴歐妮、BLOVES等企業,在短短幾年間,銷售額快速增長,都已過億元。
根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珠寶市場銷售總額超過2400億元,2011年超過3000億元,中國珠寶行業正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整個珠寶行業目前存在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傳統企業,代表企業是周大福、周生生等;第二種就是平價鉆石連鎖,代表企業是全城熱戀、每克拉美等;第三種就是鉆石小鳥、珂蘭鉆石等所謂鼠標+水泥的Online To Offline的O2O模式。”珂蘭鉆石公關總監陳芳芳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三種商業模式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渠道上。
毋庸置疑,新興的網絡渠道的增長速度不可小視。數據顯示,2005年,線上渠道的銷售額僅占市場規模的0.16%,至2009年這一比重已經提高到0.24%。然而相比發達國家,這一比重仍然偏低。顯然,其中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
線上獲取流量+線下體驗店成交,是O2O珠寶電商慣用的模式。實際上,傳統珠寶企業往往選擇入駐繁華商業區的商場,既獲取了客流量,商鋪又是天然廣告牌。而O2O珠寶電商獲取流量靠網絡,也不在傳統媒體投太多廣告,體驗店租金亦遠遠低于商場店鋪。而且,O2O珠寶電商大都采取自產自銷的全產業鏈模式,覆蓋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生產直到銷售終端。
鉆石、黃金等珠寶,都可算作“標準品”:鉆石和黃金原材料都有國際成交價格,隨著國際市場波動而上下浮動,其成色均可鑒定,有國際標準衡量。因此,產品的成本相對透明,消費者也很容易接受。
但是,珠寶行業單件產品的單價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也存在一定的消費障礙。以鉆石電商為例,其平均客單價在4000元到5000元之間,與幾百元客單價為主流的電商完全不同,客戶購買決策難度大,物流、支付環節均有隱患存在。
“我們的客戶都是在線上成交,支付訂金,而我們的體驗店,比較像京東商城的線下提貨點,消費者在線下完成交易,帶走商品。但總體來說,我們70%的銷售額都是在線下完成的。”陳芳芳說。
利潤之辯
就O2O模式而言,沒有人否認:電子商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且,珠寶電商的價格優勢,也很容易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在短期之內,哪個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還是個未知數。
多年來的一個現實是:傳統模式之外的另外兩類珠寶企業,雖然成長迅速,但也從未遠離過爭議與質疑。
就O2O模式而言,沒有人否認:電子商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且,珠寶電商的價格優勢,也很容易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在短期之內,哪個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還是個未知數。
“現階段,O2O珠寶電商的利潤空間并不大。”電商專家李成東告訴記者,珠寶O2O電商如今都處于開拓市場,增加企業規模的初級階段。各個企業的品牌都還沒有成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而各家主打的鉆石、黃金產品,在設計方面也大同小異,高度同質化。“在網絡比價很成熟的情況下,為了爭奪客戶,各家企業都把價格拉得很低,所謂 比商場便宜一半 。他們這么做,并非為了和傳統企業競爭搶客戶,只是線上競爭的結果。”在商業模式清晰的情況下,電商的生態環境就是如此。
“未來,珠寶行業平均價格會下降,珠寶不再是奢侈品,傳統企業的品牌附加值也在降低的時候,電商的優勢就會凸顯。”戴歐妮CEO楊云對記者說。
然而,對于珠寶電商的前景,李成東卻非常看好。他認為,珠寶線上線下的商品沒有本質區別,在線上渠道價格便宜的情況下,消費者必將傾向于選擇線上渠道,消費習慣的培養只是時間問題。更何況,珠寶電商的利潤雖然不高,但是與3C數碼,服裝鞋帽、母嬰、奢侈品等品類的電商“燒錢血拼”相比,已經是難能可貴。相比其他品類,黃金和鉆石都是連續數年升值的商品,企業沒有庫存壓力。
案例一 低買流量 高賣價格
珠寶電商“線上流量+線下成交”的模式,如今已被實踐證明是個可以盈利的商業模式。但是鉆石行業的重復購買率偏低,企業需要不斷營銷新用戶。而隨著網絡、線下營銷費用的持續上漲,持續獲取新用戶的廣告等營銷成本勢必將逐年增高。因此,除了產品的生產和供應鏈,對于珂蘭鉆石這樣O2O模式珠寶電商而言,流量的獲取,以及體驗店的經營是維持其生存最重要的兩個環節。
“我們把自己看作電子商務企業,靠網絡達到流量的獲取和流量的轉化。當消費習慣培育成熟,我們的品牌有足夠的信譽度,線下體驗店,也就變成一個純粹售后服務平臺了,只做清洗、修改等服務,對于企業而言,更加節約成本。”陳芳芳透露,珂蘭目前的流量獲取成本并不高,因為珂蘭不在傳統媒體打廣告,主要在互聯網上對用戶的行為信息進行跟蹤分析,或購買搜索關鍵詞等方式。
而在體驗店的運營方面,珂蘭鉆石副總裁王雍表示,依照珂蘭目前的經驗,經營體驗店的成本和同等規模的物流成本相比,相差并不大。“鉆石產品單價高,以順豐快遞為例,單筆訂單至少20元,同時還需要為防范貨物丟失進行保價。目前,珂蘭鉆石單筆訂單的保價費用在千分之五。”
另外,珂蘭體驗店的選址并不在商場或商鋪,而是選擇在寫字樓內。據陳芳芳介紹,同樣的地段,寫字樓租金比商鋪租金差不多便宜70%。以西單體驗店為例,寫字樓的租金是5元/平方米/天,而西單大悅城的租金卻高達30元/平方米/天。
再看“平價鉆石廣場”模式,其持續性和利潤問題也備受質疑。很多消費者對于全城熱戀開業時“買戒托送鉆石”的促銷活動,以及每克拉美強大的廣告攻勢,都記憶猶新。所謂鉆石平價廣場,位置大都設在繁華商業區,店鋪面積1000平方米或者更大,企業會在一定時間段內,在各種媒體大量投放廣告,也號稱產品“比商場便宜一半”。但是,他們采購原材料的價格不會比周大福低,再加上租金、廣告費、人力成本等,其資金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二 借力傳統企業完善供應鏈
與珂蘭鉆石不同,戴歐妮主要以加盟的形式開體驗店,特別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目前戴歐妮體驗店的數量已經達到100多家,遠超前者。
“我們的體驗店既可以做體驗也可以做營銷。在大多數城市,加盟商的資源和實力,比企業直接派下去的人更有優勢。”楊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體驗店快速增長的原因是其解決了加盟商的貨源和流量問題。據了解,戴歐妮的加盟商雖然最初要交一筆加盟費和押金,但從戴歐妮手里低價進貨在賺取差價的同時,還可以共享網絡的流量。
因為店鋪數量多,楊云一度感覺流量過大,而戴歐妮的產能和供應鏈無法負荷。因此,楊云選擇了和傳統企業金大福合作。“金大福投資我們是戰略投資,他們能夠幫助我們把整個供應鏈和售后體系都補充健全,這個我想是其他的電商企業很難做到的。同樣都是拿到錢,但是我們拿到的是更多的資源。”在與金大福合作之外,戴歐妮同時也做鉆石批發生意,楊云看中的是上游資源。
戴歐妮原本有一個小型工廠,其工藝的流程和標準化都比不上金大福的工廠。金大福入股之后,戴歐妮可以用他們的工廠生產。“未來我們也就是金大福的線上渠道商了,他們的線上業務基本上就是我們做了,畢竟做電商我們更有經驗。”楊云說。
然而,戴歐妮和金大福的合作的具體形式,是戴歐妮“代運營”金大福的網絡店鋪,還是其他,楊云并未透露。畢竟作為傳統企業,金大福的模式與戴歐妮并不相同,即便打算進軍電商,金大福也必定會維護其線下的價格體系。比如,周大福在天貓開設的旗艦店,其商品價格就與線下完全相同。
對于未來戴歐妮的規劃,楊云仍然認定是自產自銷的全產業鏈,即使和金大福合作,也不打算將戴歐妮做成代賣商品的純粹渠道商。在他看來,畢竟渠道商并不掌握生產環節,利潤僅僅取決于流量。楊云認為,珠寶電商不能靠拉流量活著,大多數人一輩子不需要太多鉆石和黃金,所以大多數客戶只買一次,沒有二次消費或三次消費。因此代賣他人產品,很難賺錢,而自產自銷,則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獲取利潤。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