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特約評論:近日,媒體曝蘇果超市起訴上海“蘇果”超市商標侵權案。上海徐匯區人民法院約請雙方進行訴前調解。上海的“蘇果”超市自稱是算命先生取名的,但所有標示與店堂設計卻幾乎與南京的蘇果超市如出一轍。連鎖協會負責人表示,中國連鎖企業應加大商標維權力度。有律師稱“山寨會淡化馳名商標顯著性”。
依我看,這事沒那么簡單,更應經由簡單路徑去看。
還是從我住處所在小區南門口的某山寨超市說起。在5個月前的《山寨超市公司商標不妥 加盟店生命力卻不凡》一文中,曾指出其三點優勢:店主與顧客關系緊密;所售商品多樣、靈活;團隊穩定,以家族血緣為紐帶。
上周去,又有新變化。令人吃驚:他們居然穿上了統一的工作服,與所山寨的杭州某著名連鎖超市的品牌僅兩字先后次序之差,但連T恤衫的顏色、質地也幾乎是連鎖超市翻版。她們明明是來自福建的兄妹叔嫂侄女等家族至親的“夫妻老婆店”,半年前還在開小水果店和雜貨店,竟硬是整出連鎖企業的范兒(包括門口的連鎖門店編號1688和收銀臺上的某協會頒發的放心店銅牌),每個人都顯得相當自然。幾可以假亂真。
因為挨著一個已有1500人入住的中高檔小區,門前還有公交站。他們甚至有招租的部分,在大店招右下方原走廊位置開出了一間七八平米的奶茶店。奶茶店旁則是日漸擴大的自營早餐攤,饅頭、面包、牛奶等品類和數量日漸豐富。
那天去,是送米錢的。早一天的周六傍晚,請他們送來一袋米,一路上,那扛米的老伯和我的孩子打趣。米價65元,但家門緊閉,我身上又沒帶現金,于是希望次日再交,他二話不說就爽快答應。第二天去,是其他的人在,一提起米,都笑笑說好,知道的。于是,正當我腦海中品味他們的新制服中,慢慢離開門店。
實際上,小區東門口早在四個月前已經開出了一家正宗的連鎖超市標超店,但山寨店的生意卻只增不減。這里面的運營問題,卻值得連鎖企業深思。
大連鎖也曾經小過,甚至就是這樣的山寨小店規模起家,連鎖后門店人效與服務卻未必全然提升,這里一定有些環節可以改善。
對消費者而言,只要方便和物美價廉。他們普遍在乎的“欺詐”僅限于假貨和不地道的服務,而不會十分在乎所謂“山寨”商標,甚至無從發覺。至于連鎖品牌能給他們多少信賴,其實也相當有限,他們更相信自己的購物體驗。同時,他們銷售的品類也是精挑細選過的,以方便社區居民的食雜品為主。
蘇果的情況稍顯不同。一則上海該超市照搬全抄,是深度山寨和侵權,二來有多家連鎖店,則涉及有組織和較大侵權范圍,三來遭消費者投訴后未合適處理遭其遷怒真正的蘇果超市。從這個角度來看,上海侵權超市應當懸崖勒馬,做出改正!
綜合來看,凡升級版夫妻老婆店的單店,它對連鎖超市社區超市的影響主要在客源而非聲譽,甚至有些服務和品類值得稱道,連鎖企業當或可寬容。但若經復制,擴店,則為剽竊原連鎖企業品牌資源的重要標志,其零供關系、消費者關系或可疑、變異,是烏合之眾,反倒沒什么正經優勢,不過是成本低廉,服務不周,商品質量難保而已。
從某種程度上說,山寨超市也是連鎖超市的一面鏡子,是連鎖業沒有做好或潛力市場空間的體現,像《西游記》里的許多妖怪,常是某佛坐騎或愛寶下凡,考驗唐僧西行團隊。
真正在乎自己品牌且擁有強大號召力和獨特風格的品牌賣場,對消費者的判斷力是有掌控力的,像票友們對梨園行家的戲,是用聽,而不是看。連鎖超市強者恒強,適當注意過分侵權者外,更該盡快完善、實踐連鎖店標準,方便、引導消費者參與。這將是行業品牌之幸。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林尚玉/文 博客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