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游地產專家評審委員會(IHRE)100多位專家學者,經過三個多月的系統性研究結果顯示:旅游地產不是簡單的旅游概念性地產,也不完全是有些專家眼里的旅游經營性地產,她承載的將是未來20年中國中產階層的“品質生活”。 IHRE呼吁全產業鏈參與企業加強合作,共創商業平臺,引導中國旅游服務產業發展創新。
9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11個月連降后首次回升,CPI反彈,同比上漲2%,PPI同比降3.5%,創34月新低,物價水平高居不下,制造業成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但這似乎并未影響到旅游服務行業熱火朝天的景象,國民度假旅游需求依然強勁,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上,國家旅游局預測,受8天超長假期、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等利好因素影響,今年中秋、國慶期間,旅游市場接待人次約為3.45億,同比增長15%左右。
制造業與旅游業,冰與火之間
原因何在?
專家分析指出,制造業疲軟,與當下產業轉型升級,中央政府主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密不可分。按照發達國家產業發展規律,當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正是從工業化時代步入“后工業化社會”時代,出現“體驗經濟”、“創意產業”等新的發展動向,制造業在產業經濟轉型之際出現疲軟態勢,是理性選擇的結果。
針對國內度假旅游需求旺盛問題,旅游財富網CEO曾曉成表示:這是基于三個核心要素,一是“有錢”,近年國民可支配收入顯著增長。如2012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百分點。另外,中央政府近年來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如8月30日六部委發布了《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將把全國大部分城鄉居民納入了政府主導、商業運作的“大病保險”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城鄉居民看大病的后顧之憂;二是“有閑”,此次中秋國慶相連放假8天,給廣大市民提供了充裕的可遠游、出境游的閑暇機會;三是“有欲望”,旅游度假本身就是尋求精神上的愉快,在自然界中恢復身心疲憊,人們會出于各種理由放棄“宅”念而追求那種在旅途中才會有的“升華自我,品味人生”的快感。大多數人尤其是平日工作繁忙的白領、金領在這三個因素驅動之下,會毫不猶豫地拿起行李逃離城市的喧囂。
度假旅游是小康社會品質生活的基本保障
此次8天假期,度假旅游人次將爆發式集中釋放,折射了我國距發達國家成熟的度假旅游的生活方式還有段距離。早先據美國CNN報道,各國帶薪假期巴西立陶宛最長,美國中國墊底。在美國,人們已經聽過太多過度工作釀成的悲劇和讓人辛酸的故事。一位去世的心臟病患者,醫生把他的死因完全歸結于得不到調整的工作壓力;一位50歲的工程師,由于裁員,被迫做根本沒有帶薪假期的工作。而在中國,白領“過勞死”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精神衛生現狀也不容樂觀。據2011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每13人中就有1個,但公眾對精神疾病的知曉率不足5成,就診率更低。
繁忙沒有假期的工作不僅摧殘人的身體,還摧殘人的心智,讓人浮躁、缺乏創造性。 隨著“國民休閑計劃”和“帶薪度假制度”的實施,中國業已進入“休閑度假經濟”時代,度假旅游漸成為小康社會品質生活的基本保障。
中產品質生活離不開新三大件
“投資、度假屋、文化品位”
回顧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中產階層品質生活的消費特征,可以用人們熟知的“三大件”來形容。70年代的'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到80、90年代的'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再到21世紀前10年的'車子、房子和保險'。如今,對于中產者來說'房、車、保險'已淪為支撐中產生活的基本保障,已不能代表'品質生活'的全部。據2012國際旅游財富峰會參會專家學者研討表明:未來20年,中國中產階層的消費將與發達國家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接軌,在物質豐富的同時還將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感。可以預見未來的新三大件將是'投資(創造財產性收入,實現財務自由)、度假屋(度假、養生、回歸自然)和文化品位(養心、運動、陶冶情操)',而這也就是旅游和文化產業為何被提升為國家戰略支柱產業的原動力。
“旅游地產兼具中產品質生活新'三大件'核心屬性” “按照國際旅游地產專家評審委員會(IHRE)的定義,旅游地產是“以旅游為核心,地產為載體”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兼具中產階層品質生活“投資、度假屋、文化品位”三大核心要素”,曾曉成表示。
旅游地產看上去很美
但現實卻難如人意
目前國內擁有龐大的既有錢又有閑的中老年消費群體,在他們不少人心中都有“回味故土”的情結。隨著上世紀中國城市化進程突然加速的歷史潮流,他們中大多數人從農村涌入到城市,成為當今中國城市的當家人,像他們這些在鄉村長大而誤入城市的人是無法還鄉的。正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法國一樣,許多移居到城市公寓里的法國農民都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回家,接手父輩的農場,然而多數人從來沒有做到。畢竟,他們已經變成了頗為成功的資本家。于是,度假旅游,購置一套充滿泥土和草木自然清新氣息的度假居所成為了他們與家人團聚品嘗人生快樂的共同夢想。
基于旅游財富網對100多萬注冊會員的調研顯示:在住宅房地產遭遇嚴控,制造業轉型造成股市大幅下跌,投資無路可尋的背景下,大部分中產者看好旅游地產所具備的不動產投資和休閑度假雙重價值。但由于成功的商業模式不多,投資熱情仍顯不足;而絕大多數已購置旅游地產項目的家庭,認為目前物業管理存在較大的缺陷,未能實現當初所預期的投資價值。據2011年三亞一份權威調查數據顯示,在7333個旅游地產項目抽樣樣本中,平均空置率為84.75%,有的高達96.26%。而一些以投資高回報著稱的產權式酒店,也時而出現開發商無法兌現承諾,被業主告上法庭的事情見諸報端。
業界呼吁產業創新平臺,
引領中產階層品質生活“新三大件”
IHRE近日出爐的中國首個旅游地產細分標準,奠定了旅游地產新紀元。IHRE通過依托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的旅游地產全產業鏈電商服務平臺旅游財富網,凝聚100多位來自國內外旅游地產全產業鏈的企業高管和專門人才,不僅幫助旅游地產開發商準確定位旅游地產服務功能,以全產業鏈參與企業全程提供專業服務模式,完善旅游地產后續服務,實現旅游地產項目的投資和消費價值;還協助相關政府部門制定產業可持續發展政策;另外,也提高了大眾對旅游地產的認知度,避免將旅游地產妖魔化,也避免在投資置業和度假旅游過程中上當受騙;最終,促進旅游地產可持續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
旅游財富網創始人曾曉成表示:“傳統概念性旅游地產只是延續了普通住宅地產的營銷和管理模式,任何單獨的開發商、營銷代理公司或運營管理公司,都無法實現旅游地產真正的使用價值。旅游財富網針對旅游地產不動產投資和休閑度假消費雙重屬性,獨創集旅游地產投資,休閑度假預訂和旅居交換三大電子商務系統,幫助開發商、中介代理、高端旅行社、酒店物業和景區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參與企業,實現無縫對接,通過一站式提供全方位高品質服務方案,切實解決旅游地產投資者長期以來所面臨的物業空置率高、服務品質差、業主變現難和重復度假乏味等難題,真正實現中產階層旅游地產增值保值、一地置業全球免費度假、資產輕松變現等核心訴求”。旅游財富網創新商業模式的誕生就是為了迎合未來二十年龐大的中產階層消費升級群體需求,矢志打造中國旅游服務產業的“阿里巴巴”。
(來源:旅游財富網 作者:曹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