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美國和歐洲,百貨商場和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在專賣店和沃爾瑪這樣的平價零售巨頭面前的步步退縮。隨著快速時尚消費熱潮加速到來,中國消費者對在購物中心消磨時間的這一生活方式表現出了獨特的偏愛。
從消費者的視角來看,傳統“你賣貨,我買貨”的單純購物環境已經過時了;甚至有觀點認為,單體百貨店遇到了發展困境,正在逐漸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商圈定位組織購物、餐飲和娛樂項目,將很多店鋪聯合在一起整體運營的“綜合體”。目前在北京,像萬達廣場、東方新天地、西單大悅城等人氣超高的購物中心都是這類“綜合體”。
以西單大悅城為例,這座集結了風靡全球的眾多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品牌的“國際化青年城”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宛如美國圣誕購物季那樣的狂歡式場景。
本質上,你可以把大悅城這樣的購物中心看作是迪士尼式的主題公園,就像是把西單或者王府井搬進了室內,在這里,你可以購物、娛樂、剪發、就餐、喝咖啡、玩街拍,或者只是信步閑逛。
它同樣具有廣場文化的特質,只不過是覆蓋了一個大大的屋頂。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它利用一系列暗示讓消費者不斷移動:透明的欄桿使視線不受妨礙,人造樹木創造的垂直感覺促使你乘著電動扶梯來到另一層,明亮的燈光讓你感覺一直停留在午后三點,從而忘記時間的流逝。甚至于,它還控制著內部氣候:一年四季都像是保持著晴朗溫暖的天氣。
大悅城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把“人”作為購物中心規劃和組織的核心,通過對消費者購物心理及行為習慣的研究,進行整體商業組織,正式西單大悅城的布局要義所在。
讓消費者在這里想做什么都可以,或者說,不想做什么也可以。從2層到5層,分別有星巴克、漢堡王、味千拉面、臺灣小吃等,如果你乘坐號稱亞洲跨度最高的室內電動扶梯直接到達6層,電梯口就是肯德基。在每一樓層,大悅城都為消費者提供可隨時休息的場所,這種可以“走走停停”的布局設計,正是對消費者步行距離認真考量后的結果。
如此精心營造,反映了這類購物中心與超級賣場運營哲學的根本不同:后者追求效率,所以希望消費者購物所花時間越短越好;購物中心則希望消費者在這里呆得越久越好—誰知道呢?也許下一秒鐘,消費者就會沖動地打開荷包決定購買。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的單體百貨想要真正的拜托銷售迷局,更應該重新認真地丈量一下消費者的“步行距離”。傳統的百貨公司總是按珠寶/化妝品、女裝、男裝、家居/兒童用品來從低到高劃分樓層功能,餐飲等輔助服務一般設在地下一層或最高層。
這種布局暗示消費者走進商場時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樓層與樓層之間的帶動效應很低。因此像西單大悅城一類的shopping mall更能使消費者體驗到購物的樂趣,深受消費者的偏愛!
(來自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