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粵系百貨的絕對主力,廣百股份(002187.SZ)9月下旬敗走成都的消息,無疑在廣東百貨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從2010年開始,廣百股份正式開啟跨省擴張之路,同年,分別在武漢、成都開出華中、西南地區首家廣百系百貨店,并雄心勃勃地計劃將其打造成日后向華中、西南擴張的大本營。而廣州的另一家百貨上市公司廣州友誼(000987.SZ)2011年才在佛山開出了第一家省內跨區域店,在跨省店上,僅有南寧店一家。
但是,從廣百股份近兩年的財務報表看,其異地擴張之路走得并不順利。今年上半年,為降低虧損,廣百關閉深圳店。而據廣百股份發布的《2011年度報告》,2011年廣百武漢店總營收8379萬元,虧損達到3014萬元。直到今年9月撤離成都市場,廣百的西南擴張戰略基本宣告失敗。
業內人士預計,此番成都失利,可能會影響到廣百未來的擴張方向。“從今年下半年的開店布局看,廣百將擴張重點放回到了廣東市場。”
內強外弱的窘境
某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目前整個零售行業在外延性擴張上保持著比較快速的發展趨勢,但廣州百貨在拓展市場方面比較落后,常常局限在本地。
根據廣百官網上數據,從2009年至今,廣百在外省僅開出了武漢和成都兩家店,而在廣東省內則開出了十多家,其中多數集中在廣州市場。
這種開店的比例直接造成粵系百貨內強外弱的發展局面。2011年,廣百總利潤達12億元,其中廣州地區占據了近11億元,廣東省其他城市貢獻了9000萬元,省外利潤僅占1000多萬元。而2012年上半年,廣百總營收35.78億元,其中廣州地區占了31億元,廣東省其他城市占了3.33億元,外省僅有0.57億元。
據廣州友誼2012年上半年報告,今年上半年省內營業收入達18.8億元,而外省收入僅1億元。
2011年,廣百在公告中制訂立足廣州,積極在廣東省內二三線城市拓展網點的發展策略,且這一策略在2012年得以沿襲。2012年,廣百新開的門店,基本都分布在廣州和廣州周邊的城市。
“廣百百貨在本地‘超市化’的鋪點策略,從長遠發展看,可能會影響其核心店的經營,形成自我競爭。”上述顧問公司總經理表示,本土百貨不應該只顧立足本地,而丟掉了外地的市場。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會長助理兼副秘書長黃華軍也認為,作為一家上市百貨公司,廣百在拓展市場的時候應該多在其他城市嘗試,設法打破市場空間不大的局限。
跨省擴張仍在探索
據熟悉廣百經營狀況的人士透露,武漢店開業一年多后,每客單消費仍不超過300元(一般而言,每客單消費300元以上為百貨業的正常水準)。
此外,記者在采訪了解到,開業之初,武漢店里的廣州本土品牌(僅指廣百在武漢地區獨有的粵系品牌)占到了40%~50%的比例,而這些品牌主要集中在商務男裝、皮具箱包等方面。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華中市場主要以江浙、日韓品牌為主,而廣百帶進來的主要是歐美、中國香港以及華南的本土品牌。受區域消費習慣、消費能力、氣候等因素影響,很多粵系品牌在進入武漢之初確實受到了市場的冷遇,但經過近2年的市場培育,部分粵系品牌逐漸得到了本地消費者的認可。
該人士還認為,雖然廣百外省店現階段的財務報表不漂亮,但武漢店在廣百未來對外擴張中擔任著排頭兵的角色。而且,經過一定的市場培育,與武漢其他百貨公司差異化的經營風格,可能會成為廣百對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另外,除了在跨省擴張步伐緩慢外,粵系百貨企業在電子商務上也顯得“遲了一些”。2011年4月,廣百百購網正式上線,負責獨立運營其線上業務,同年7月份,廣州友誼網樂購上線,采用從線下向線上延伸的業態方式,保持兩條渠道的價格統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彭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