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轉型,北京巨變。經過時間洗練的京城老店,無疑是北京奇跡的有力見證者。舊貌新顏,老店新生,本報記者走進這些昔日名噪一時的老門臉兒,深入探訪它們的前世今生,用鏡頭和文字,記錄它們的轉型重生之路……
年近花甲,卻還保留著現代化的卓越風姿,它就是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貨零售商店——北京市百貨大樓。
1954年,王府井大街上一座大眾期許已久的百貨店開始破土動工。建成后,這座當時規模大、品類豐富、配套齊全的百貨店,一到假日,就充斥著不斷的人潮。時過境遷,王府井大街上一座又一座的商場拔地而起,北京市百貨大樓也告別了“一枝獨秀”的時代。不過,這座“國產”老店依然保留著“一團火”精神,走在北京百貨店變革的最前沿。
近60年的用心經營
走進現在的百貨大樓,你可能再也覓不到它從前的影子。精致時尚的展銷臺、匯聚國際大牌的專賣店、更有互動的體驗區……這些改變讓近60歲的百貨大樓越發年輕。在經歷了股份改制、企業轉型等多次大換血后,這座開業于1955年的“新中國的第一店”依然如此青春、充滿朝氣。
上了歲數的老人都會訝異,這座與他們同時代的老店居然一點都不“顯老”。70多歲的王奶奶回憶說,“我幾乎是與百貨大樓一起長大的,小的時候最喜歡到里面玩。百貨大樓當時有三層,每一層都裝滿了五花八門的東西。我記得當時二樓是賣服裝的,百貨大樓里有試衣室,買之前可以穿在身上好好比量,當時只有百貨大樓這么有心”。
百貨大樓的有心不僅僅是這些,50多年前的百貨大樓共有三層,每一層都配有顧客休息室、試衣室和衛生間等設施。大樓的第四層除了1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外,還同時修建了一個面積達6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職工禮堂,可同時容納600多人開會活動。此外,這座大型商場還修建了職工理發室、醫務室、浴室等職工生活福利配套設施。這樣功能齊備的設計,在當時的北京乃至國內同類型商場中,是絕無僅有的。
經過多次改造,如今的百貨大樓商業氛圍依然在京城商場中屬拔尖地位。柜臺的包裝更精致和有設計感,愛馬仕、卡地亞、施華洛世奇等國際一線大牌的進駐,更是為百貨大樓增添了貴氣,就連休息區的座椅也換了造型,更加有趣、舒服。朝著購物中心化發展的百貨大樓購物主題更加明確。就是這樣一貫的貼心、周到和不斷創新,讓百貨大樓一直保持著高客流、高業績。1993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兩岸三地,百貨大樓也緊緊抓住了這次機遇,重啟了自己的第二人生。
從未停下的變革
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百貨大樓在1993年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從一個傳統的國有商業企業改制為具有多元產權結構的股份制企業。在企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次改變可以說改變了百貨大樓的未來。成功改制后的百貨大樓于199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隨后,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百貨大樓,但在當時,沒有人想過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這個日用百貨店,會在未來發展成為在全國各地擁有20余家門店、年銷售規模近200億元、凈利潤超過6億元的中國百貨業的強勢企業。進入21世紀以來,作為王府井百貨旗艦店的北京市百貨大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打造時尚精品百貨為目標,大力調整提升商品經營結構,不斷優化購物環境和商場硬件設施。就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目標和理念,讓百貨大樓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2004年之后,相繼有一大批國際一線化妝品品牌成功入駐,拉開了百貨大樓由傳統百貨向現代時尚精品百貨轉型的序幕。此后,一批國際頂級奢侈品牌、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和國內一線品牌隨之陸續引入,已經占到商場總品牌數的較大比重,商場的品牌集合力進一步得到增強。百貨大樓完成了歷時一年的擴容改造,現在的百貨大樓營業面積達到約10萬平方米,經營的品牌和品種數量大大增多,眾多知名餐飲、美容、美發及電影院等配套功能服務、休閑、娛樂項目陸續引入并開業,使商場具備了購物、休閑、娛樂“一站式”服務的功能和特點,“融入購物中心元素時尚精品百貨店”的經營定位愈加清晰化。
“一團火”精神的綿延
雖然大樓的相貌在變,企業的經營模式也一直更新,但它“一團火”的精神理念卻一直延伸至今。
“一團火”精神最早源于百貨大樓一位普通的售貨員張秉貴,他也是全國著名勞動模范。在工作崗位中,張秉貴一直用自己心中的“一團火”,溫暖著每一位顧客的心。
作為“一團火”精神的發祥地,百貨大樓不斷深化服務的內涵與外延,2008年企業將“人文購物,人性服務”確定為新的經營理念,從而在堅持“一團火”企業精神的同時,積極推動企業文化建設與時俱進。2010年,百貨大樓借助主樓加固改造的時機,進行了品牌調整,同時完善了業態,成功轉型成為購物中心式百貨店。當時,百貨大樓的經營業績超過20億元,達到歷史最高。這一業績不僅在北京百貨領域位居前列,也成為助推母公司王府井百貨發展的重要動力。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市百貨大樓總經理周晴說,今年百貨大樓將繼續調整商品結構,強化企業服務體系,推進品牌建設,做好市場培育。同時,積極創造一些概念和機遇,通過企業的營銷活動,擴大銷售,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碓矗罕本┥虉蟆∮浾撸簞⒂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