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對于物流的重視在這兩年達到了新的高度,美邦、森馬和報喜鳥已建成現代化物流管理中心并投入使用。記者從業界了解到,七匹狼、柒牌等泉州品牌企業的現代化物流中心都正在建設中,將在明年投入使用,立體倉庫、智能掃描系統、自動懸掛輸送線等現代化物流設施開始進入泉州服裝供應鏈。
立體倉庫:內部無人操作
記者采訪了解到,建設中的柒牌新物流園區,投資金額達1個億,把企業在晉江的所有倉庫進行整合,實現集中化儲存、處理和一體化配送。物流中心庫區分為立體庫區和樓庫區,其中立體庫區2304平方米,投資金額達3000萬元。
這個2304平方米的倉庫,能夠取代以往2萬平方米的倉儲空間。
柒牌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洪炳文告訴記者,立體倉庫有27米高,存儲貨位達9280個,10個巷道16層58列。按照平面倉庫每2個平方米存放1個托盤的比率,實際上達到了2萬平方米的量。“當前的倉庫,都是采取地堆方式,部分小件采用隔板貨架,對于揀貨人員的要求比較高,而且出入庫都需要人力解決,隨著用工成本的上漲,舊的倉儲方式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洪炳文說,隨著集團服裝銷量額的不斷增加,加上銷售模式的變化,對現有的物流運作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倉庫及作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未來企業的發展要求。
“立體倉庫內部是沒有人員的,對于托盤作業的效率有很大提高,一方面節約了倉庫面積,另一方面也節省人工。”他說。
立體倉庫如何實現“無人操作”呢?洪炳文介紹,每個入庫的托盤上都貼有條形碼標簽,其在立體倉庫的流轉都是通過系統識別托盤的信息而傳送指令,這些都會在倉庫管理系統中定義和傳送,所以出入立體倉庫的操作都是自動實現的。“不過由于服裝包裝箱的規格比較多,無法做到自動堆砌,所以這一塊還是需要人力的。”他表示,如果按照2萬平方米橫梁貨架倉庫的配置,光減少的叉車作業人員就達到20人左右。
CIO(首席信息官)發展中心總經理楊超表示,其實立體倉庫在國內并不鮮見,醫藥生產、汽車制造、機械制造等行業在很早以前就啟用自動化立體倉庫。“不過,服裝領域應用自動化立體倉庫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他認為,21世紀產業的競爭最終體現為企業供應鏈的競爭,所以服裝業這幾年紛紛引入現代化物流管理中心,是很正常的。
懸掛倉庫:全程不折疊
人們買衣服的時候,看到商家拿出來的衣服皺巴巴的,折痕太多,或許就會不想買了。這一問題,將在服裝的物流管理環節得到解決。
“除了立體倉庫,我們還引進了懸掛倉庫。”洪炳文說,原來柒牌的西服倉庫都是通過人工上架,特別是西服的款號和版型比夾克更多,工作效率很低。“作為國內第一條進口的服裝輸送設備,每批入庫和出庫的服裝都會通過掛在第一件衣服上的條形碼實現懸掛倉庫內的自動傳輸,這對于操作員工來說就非常簡單,每個步驟都是標準化操作,光庫內操作的員工就可減少一半。”他說。
據介紹,懸掛倉庫啟用后,從車間生產出來的服裝進入倉庫,乃至以后進入門店,全程都可以不折疊。“這樣能夠提高高檔服裝的品質,懸掛倉庫可以實現從車間到倉庫服裝不折疊,今后會盡量保證服裝出倉庫到門店都不折疊,這對于品牌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洪炳文表示,通過自動懸掛線來配發服裝,也可以提高貨品的周轉。
目前,立體倉庫和懸掛倉庫都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將在明年投入使用。“新物流園區將成為中央物流中心。”洪炳文說,物流中心將支持面向18家代理商的分撥配送;支持面向11個自營省的終端門店的配送。“這是按照滿足集團銷售未來5年發展來規劃的,隨著系統使用的日益成熟,未來不排除將電子商務業務納入這個物流中心。”
數字倉庫:信息直通終端
服裝業擴產投資現代物流中心的不止柒牌一家,七匹狼正在建設的“服裝信息化管理物流倉庫”也計劃于明年年中投入使用,特步的電商倉庫則早已引進信息化管理,采用了從進貨到出貨完全智能機械化的新技術,通過智能化,在收貨時可以實現自動掃描稱重、揀貨后自動傳送、自動打包、自動貼標掃描后上傳相關快遞平臺。所有的這些都可以被快速反饋到電商部門,讓電商部門更快地作出決策。
“立體倉庫的運用其實在大城市并不鮮見,主要是能節約土地。”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總監趙宏巍說,但七匹狼的物流倉庫并不等同于立體倉庫,“立體倉庫可以實現無人操作的自動化,我們的倉庫還是有人操作的”。
趙宏巍說,信息化管理的物流倉庫,優勢在于能夠整合信息系統流程,利用信息技術來取代人力,能對產品銷售作獨立分析,在產銷分離下直接影響企業其他部門作決斷,為企業擴產和走向國際化搭橋鋪路。“比如以前倉庫揀貨,都要人員拿著單子對照,物流倉庫就不需要這些,可以實現無紙化辦公,人員只要按按鈕就可以了,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建設現代化的物流倉庫,并不是為了增加存貨量,而是通過現代化的設備,讓物品能夠更快地流動。”趙宏巍說,流動的貨才有價值。
據介紹,服裝信息化管理物流倉庫一旦交付使用,將意味著七匹狼啟動整體物流系統,涉及處于物流前端的生產和物流后端的銷售。該物流倉庫的數據處理中心可將每天銷售的產品顏色、品類和條碼收集回來,并利用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相關分析報告緊跟市場需求狀況的變換,并及時被交送至生產管理中心,而生產部門會依據報告進行產品調控,并繼續將信息輸送至研發部門。
“服裝行業物流設備的投資在最近幾年非常明顯,說明隨著各個服裝企業規模的擴大,相對于原來的物流作業方式,人力要求帶來很大壓力。”一位業內人士道出了服裝企業投巨資建設物流設備的原因,“今后誰能在供應鏈上取得競爭優勢,就會為企業的發展贏得更好的條件。”
(來源:人民網 作者:郭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