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加“走秀”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即使eBay全球副總裁陳筱鳳將雙方的合作定義為eBay現有業務基礎上的自然延伸。但是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感受到了eBay對于重返中國電商市場的渴望。
日前eBay宣布與走秀網聯合推出全新網購頻道“eBayStyle秀”,通過這個一站式的購物平臺,中國的消費者可以對接eBay全球,搜索、瀏覽并直接購物。而走秀網則提供銷售、物流、支付與售后在內的一攬子服務。
正如陳筱鳳所言,通過此舉eBay可以更大面積地接觸中國消費者。但對于eBay而言,此時此刻選擇回歸國內電商市場,命運如何還難有定論。
曲線回歸
eBay借走秀網再次進入中國,不排除eBay整體再次進入中國的可能。
此番eBay與走秀網的合作被業界認為是eBay曲線回歸的強烈信號。
陳筱鳳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則強調,這是“一個對的時間”,“對的方式”。據其透露,2011年中國消費者在eBay上購買商品的數量增長了40%。而2012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瀏覽eBay.com的時間合計達1700萬小時。另一面,根據eBay的調研發現,進口品牌產品占據中國零售市場的30%,進口商品的在線零售市場規模到2015年有望達150億美元。這實在是一個讓eBay欲罷不能的市場,陳筱鳳強調eBay的優勢在于全球性的多元化采購,“eBay所帶來的產品絕對不是其他競爭對手能帶來的”。
據走秀網CEO紀文泓介紹,eBay秀將為中國用戶提供來自國外的潮牌、名品和設計師精品,包括5000個品牌50萬種商品。走秀網負責銷售、物流和客戶服務。為eBayStyle秀提供平臺;還負責從eBay中挑選適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并以中國消費者習慣的方式設計產品搜索與瀏覽體驗。此外,走秀網承擔本地退貨與中文客戶服務的責任。
從兩者的關系來看,走秀網扮演的更像是幫助eBay落地的角色。而走秀網對自身的定位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更愿意強調自身是“中高端時尚在線百貨”。這種定位似乎更能符合eBay秀目前的定義。通過走秀網,eBay可以將更多的國外時尚品牌、設計師品牌引入中國。對于走秀網而言,eBay也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在奢侈品電商日子并不好過的當下,做進口商品與代購或許是新的出路。
在華南電商代表性人物龔文祥看來,此次eBay借走秀網再次進入中國,不排除eBay整體再次進入中國的可能,先借走秀網作為其在中國的代表。另據業內人士透露,此番合作也并非表面上那么簡單,關于注資的細節和金額,eBay并未公布,但據推測在4000萬~5000萬美元之間,入股走秀網大約20%。
勝算幾何
十年過去,直接反攻希望渺茫,通過垂直電商合作、注資或許能找到新的通路,但在目前的環境下,能帶來的想象空間也仍然有限。
eBay在中國的布局走到如今已是十年一個輪回。
2002年eBay即開始涉足中國市場,通過對易趣的控股展開在中國的電商生意。但本地化不足與阿里巴巴的猛烈攻擊下,易趣在C2C中國市場占有率從80%下跌到2005年初的24%,淘寶則上升至57%。2006年,eBay將易趣網轉交給TOM在線運營后,逐漸淡出中國市場,開始了漫長的蟄伏轉型期。
2012年5月,eBay大中國區CEO林奕彰正式到任,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eBay中國已經悄然完成從國內C2C到跨境貿易的B2C轉型,eBay中國將利用自身平臺優勢,幫助中國賣家與全球的消費者進行對接。按照他的構想,深化垂直戰略、加強賣家管理、完善物流解決方案將是其就任后的三大戰略。
但是從目前eBay回身國內B2C市場的策略來看,更多的考慮和決策應該來自eBay全球。陳筱鳳稱,中國的策略也是eBay全球轉型的體現之一。在此之前,eBay在美國紐約發布了公司的新標識,反映了其業務模式的轉變:eBay從競價和收藏品向價格齊全的、即時購買商品的轉變過程。從全球業務模式的轉型來看,中國回歸國內市場顯然也是全球轉型的輻射。
但國內電商市場早已占成紅海,在此之前,阿里系發動的“雙11”大戰剛剛創下當日交易額達到191億元的紀錄。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2年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天貓商城位列第一,B2C市場交易規模占比45.1%。京東商城緊隨其后,占比17.4%,排在第三,第四騰訊B2C、蘇寧易購占比則分別為3.5%,3.3%。在一家獨大,多家混戰的局面下重新進入,eBay回歸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另外,eBay顯然也在調整在中國的打法,改變過去孤注一擲的策略。據了解,2009年,eBay收購了韓國電商公司Gmarket67%股份。2010年4月,eBay與Gmarket創始人之一建立合資電商公司Giosis,后者創建的電商網站趣天網已于今年入華。據悉,此番,eBay與走秀網簽訂的也并非獨家合作,不排除eBay再尋找其他的合作伙伴的可能。
最后的問題仍然在于eBay是否真的了解中國。十年過去了,直接反攻的希望渺茫,通過垂直電商合作、注資或許能找到新的通路,但在目前的環境下,能帶來的想象空間也仍然有限。
�。▉碓矗褐袊洜I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