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立體多方位交通為依托,以購物中心為核心驅動力,以全業態、全生活、全年齡層次為目標消費的全新體驗式商業模式將正式落戶惠山區。記者昨天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惠山區最大綜合體項目之一的億豐時代廣場規劃設計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評審,2014年年中將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將成為錫西片區最大的商業廣場。
格局:“一帶兩軸三動線”
位于惠山區洛社鎮的億豐時代廣場,西臨錢洛路,南臨洛南大道,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1.4公頃,為居住商業用地,總建筑面積達28.6萬平方米,將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的地面建筑為多層商業步行街;二期為四層集中商業和三層步行街的商業建筑及高層住宅建筑。二期的地下一層為超市、汽車庫、自行車庫及設備用房并兼顧人防建設,地下二層為地下車庫。
“由于具有龐大的商業規模,我們從商業業態布局和城市空間規劃出發,將商業細分為多種業態形式,結合用地特征布局,并通過廣場、街道、水系等外部空間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帶兩軸三動線“的格局。”規劃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帶”就是濱水步行帶,在規劃中利用原有的河道,通過建筑形態及景觀改造,使之成為獨具情調的濱水步行街。
“兩軸”為集中商業與步行街區之間的由西南至東北走向的軸線,以及穿越生活工坊和集中商業的軸線。兩條軸線連接四大入口廣場,交匯于中心廣場,強化了整個商業區域的互動效應。
“三動線”是指通過人流設計和引導,形成三條主動線,貫穿三個地塊各個區域和廣場,使整個項目成為聯系緊密的整體。其中,住宅部分以高層塔樓的形式集中在一起,形成高品質住宅區域。從整體規劃來看,將居住、購物、文化、娛樂、游憩等各種城市功能互位一體,增強項目的整體性,同時創造了多個層次的城市公共空間。
交通:猶如“磁力點”
翻閱億豐時代廣場規劃設計方案文本,規劃人員結合城市交通要求建立高效有序的交通系統,充分利用各個界面組織車流人流,使整個項目猶如“磁力點”吸引城市人流進入商業廣場。
為方便停車,億豐時代廣場項目在沿洛竹路和洛水路分別設置了地下車庫出入口,將各個方向的車流匯聚于此。在項目的南側和北側面適當設置了地面停車位,為開車前來購物的市民提供便捷服務。除此之外,沿錢洛路和洛水路均設置了出租車停靠站,為乘出租車的市民提供便利。來往的卸貨車經由洛竹路上的出入口進入地下車庫,里面設置多個卸貨區,建立了高效的貨流體系。在項目的東、西、南、北設有四大入口廣場,市民可以通過入口廣場進入商業街區,并通過街區內主動線的引導,將人流匯聚于中心廣場,增添消費者的舒適感與愉悅感。
功能:四個片區形成不夜城
隨著錫西片區開發的不斷深入,大量人口與產業的導入,億豐時代廣場項目受到錫西新城與錫西城鎮組群的雙重規劃驅動,提出了全新的“SBD全生活購物公園”的商業模式,規劃有流行前線、樂享基地、濱水街區和生活工坊四個功能片區,集購物、休閑、餐飲、兒童游樂、商務社交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形成全業態、全客群、全方位覆蓋的24小時不夜城。
據規劃人士介紹,面對年輕消費群體的特點,流行前線的定位是時尚購物街區,輔以休閑餐飲和快餐,通過夸張的建筑形體和艷麗的色彩形成繽紛世界、多彩生活主題。沿著錢洛路有8萬平方米集中商業購物的樂享基地,具體分布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涵蓋超市、服飾、家居、數碼、餐飲、電玩、KTV、夜總會、電影院等。
作為整個規劃最富亮點的區域,濱水街區位于項目景觀河的兩側,面積近4萬平方米,沿河兩側采用二層平臺設計,布置點狀商業體塊,讓水景充分滲透至商業街區內部,從而營造江南水鄉特色的街道空間。生活工坊則以居家生活區和服務為主,社區配套功能為輔,由動感流線的建筑形體圍合而成,反映悠閑世界、閑適生活主題。各個功能片區將創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購物體驗。
除此之外,在四個功能片區之間還規劃設計了五大主題廣場,形成連接各個區域的紐帶。
(來源:無錫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