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特約評論:據都快11日報道,桐鄉樂購超市免費班車碾死5歲孩子。監控視頻顯示,菜場口意外發生后十分鐘,肇事司機下車后未及時施救,兩三輛過路私家車拒絕施救,詹先生援手送醫已太遲,令人扼腕嘆息!
暫不論圍觀群眾冷漠或明哲保身,說一項駕駛專業細節。之所以會碾到孩子,只因肇事司機遇到熟人,將車停下寒暄了幾句,重新啟動時沒注意到站到右前輪邊的孩子。聯想起幾乎所有公交車駕駛座附近的警示貼紙:“行車過程中 請不要與司機攀談”。司機手握全車人及途徑路段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職位雖平凡,責任不可謂不重,一疏忽成千古恨。
悼念之余,翻出幾個月前寫的《大潤發班車司機打人為什么那么痛?》,當時有三個疑問,職業道德約束、公司紀律遵守及珍惜工作、個人脾氣等。此后,全國各地陸續有各種形式、程度的班車司機與乘客摩擦,似乎從未改觀。
來談談商超公司的班車使命、制度,一些感受和建議。
是否開通免費班車的宗旨,從來就不該以對乘客的福利自居,而是超市運營能力及方便顧客、超市戶外流動宣傳的問題。態度決定一切,倘超市公司及門店、車隊管理及駕駛員們,都像促銷員銷售超市內貴重物品那樣,熱情對待免費班車安排及乘客,就會給它注入神奇活力。
基于什么考慮,投多少錢,如何核算回報,都會體現為顧客乘坐的方便、安全、舒適與否。如果覺得勉強,干脆停開,不要覺得人家有我也得有,但終究不肯認真付出、用心運營。
包括這輛樂購肇事車輛,似乎略顯陳舊,反光鏡等未必通暢使用,這就是增強盲區了,為安全駕駛埋下隱患。
另一件要緊事就是培訓,強化共同學習,少走彎路,不重復在類似問題上失誤。不論是超市方司機,還是用合作租賃公司的司機。當然,我建議超市雇傭自己的司機,同時提供較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和必要關切。若曾嚴格訓練過,出事前、中、后的反應想必不同,對結果有莫大影響。
若有培訓,司機可能就不會臨時停車,或重新啟動前考慮菜場門前過道安全問題,先鳴喇叭提醒,那孩子可能就跑開;即便還是碾上,也更有警覺,下車后也會更有生命敬畏和止損意識,緊急送醫并同步聯系超市車隊隊長或店長;而事后,也該基于人性、職業等,做出更多反省和懺悔。可惜樂購桐鄉肇事司機一件都沒有做到,其中大半責任在門店和公司。
往大了說,這涉及到商超業怎樣看待顧客的根本問題,以何為尊的導向。也關系到企業發展是否真正積極、昂然向上。你要讓司機顯得重要,和防損員一樣,和店長一樣。
上面幾件事沒弄好,免費班車就不“免費”——顧客會有心理負擔和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如果是乘客特別少的那些線路班車,司機可能會臨時改道,個別乘客就要每次囑咐,或者說了也沒用,下了車忙不迭說謝謝。明明是作為超市方商業服務的平臺和消費者之一的乘客,卻可能變成司機與個人的某種“人情”。
有些很熱門的免費班車路線,司機可能要檢查乘客的購物小票,美其名曰保障顧客的乘坐權益。其實大可不必,一則VIP顧客也可能剛好那天沒買東西,或者丟了小票,怎么解釋?二來即使很少消費或從未消費,也是需要爭取的潛在顧客。如果免費班車能夠成為公車的一條線路,作為社會公共服務的一部分,這是企業之幸,絕不是負擔。
超市公司,請愛免費班車司機多一點,請約束班車秩序多一點,請對顧客及路人生命財產安全多看一眼。否則,樂購還有桐鄉外門店,隱患多多,其他超市也可能成為“樂購”。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林尚玉/文 博客: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