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寶網的“復出儀式”上,其CEO任春雷在介紹新模式的同時,也炮轟自營式團購陷入了“消耗戰”之中。有業內人士認為,團購行業門檻低、模式簡單,必將陷入價格戰爭的格局;而另外一種聲音則表示,通過特色的打造和技術的推動,部分團購企業有望在明年迎來持續性的盈利。團購究竟是陷入消耗戰,還是即將迎來希望曙光?三位業界大佬各有各的觀點。
團寶網CEO 任春雷
滿座網CEO 馮曉海
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 龍偉
任春雷
自營團購陷“消耗戰”
團寶網CEO任春雷并未否認團購作為一個產業的巨大價值。在他看來,團購產業有著萬億級別的市場,但目前所有銷售模式都是對Groupon模式的復制,這就讓中國海量團購網站進入到過度競爭的肉搏戰中。
“我們2010年開始做Groupon模式的團寶網,網站3月上線,4月時北京的一個項目一天就給我們帶來了5萬元左右的凈利潤。如果這樣的利潤率是可持續的,那么推算下來中國的團購市場規模十分巨大。”任春雷表示,當時團購網站收入情況和現金流情況都很好,進入門檻又很低,因此引來競爭者無數,導致了大規模的過度競爭。
任春雷同時分享了一組對比數據。從橫向比較看來,美國團購領域的毛利率是30%-50%,但中國僅為3%-7%。而縱向比較的數據則更為觸目驚心:團寶網在2010年的毛利率可達到48%,而去年下降至7%,僅為此前的1/7。運營成本在一年內上漲10倍,營銷成本則在廣告戰的壓力下上漲了82倍。
“毛利潤下降、競爭加劇、營銷成本上升,這些匯集到一起,我們今年年初遭遇了財務危機。但團寶網并非個案,這是一個行業病,在這樣的環境和狀態下,自營式團購在中國很難走下去。”任春雷如是說。在他看來,如果國內團購企業仍沿用Groupon模式往下推進,團購就成為了一場消耗戰。“看誰先耗死,這是有悖于創新理念的。”
馮曉海
技術和服務創造價值
雖然在9月實現單月盈利1元的滿座網,看似是這場消耗戰中的贏家,但從近期的種種跡象看來,滿座網也在以犧牲品牌辨識度為代價,探索各種開放模式。這包括最早入駐的開心網和最近入駐聚劃算的本地生活。
滿座網CEO馮曉海認為,從本地生活電商化的程度來說,商家對渠道的選擇并沒有獨一性。對于商家來說,需要通過團購平臺將產品分銷出去,所以作為中介的平臺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但他同時指出,“現在淘寶90%的消費者沒有在上面購買過團購,目前還處于培養狀態”。
對于如何在這場“消耗戰”中立足,馮曉海認為,作為互聯網服務企業,需要更多地從技術層面去推動。對于即將到來的本地生活在移動電子商務的爆發,滿座將以此做一些新的產品以及模式創新。
自9月宣布盈利后,滿座網銷售水平受“十一”長假和“雙11”消費透支的影響略有下滑,但在11月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上升。馮曉海認為,與B2C相比,團購的顧客黏性更大,不少消費者一年時間內在團購上的消費超過萬元,對于團購網站來說,這些都有深挖潛力。
龍偉
團購是一種營銷方式
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龍偉始終認為,團購不是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而是提供給中小商戶諸多營銷手段當中的一種。因此目前的各種戰爭,也只是資源優勝劣汰的過程。
“大眾點評不是一個團購網站,我們給商戶提供的是整合營銷平臺,比如電子優惠券、關鍵詞推廣、團購、電子會員卡等等,都是商戶推廣手段當中的一種。商戶需要在不同的營銷階段選擇不同的推廣方式。比較健康的團購是商戶針對不同發展階段適當推出團購產品。”
龍偉表示,團購可以被看做是一張折扣很大的優惠券,它是中小型商戶一種重要的營銷推廣手段,重要的在于它的口碑傳遞、人氣提升。“未來我們還將要進一步完善團購的運營和功能,使之成為中小商戶重要而有效的精準營銷工具。”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崇曉萌 邵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