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中國電商行業迎來了最為跌宕起伏的一年,一是所謂的價格戰貫穿始終,二是蘇寧國美等線下零售商仿如大夢初醒般發力線上,三是天貓淘寶一路絕塵笑傲江湖……,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作為新經濟的重要代表,電商行業已經完全自成體系且幾乎無所不包,成為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發展的強力引擎。不夸張地說,2012年堪稱是中國經濟的電商之年。
1
國美電商左右互搏變雙劍合璧
線上亦要稱王
長期以來一直各自為戰的國美旗下兩家電商終于迎來了兄弟齊心的團圓。12月3日,國美集團宣布,將整合旗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和庫巴網兩大電商平臺,實現后臺統一管理和資源共享。整合后,國美電器網上商城更名為“國美在線”,借助線下沉淀多年的品牌優勢,充分融合線上線下的優勢資源,擴大線上品牌影響力,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全面推進國美電子商務戰略的實現。同時,庫巴將依托國美在線強大的后臺能力,以獨立品牌、獨立網站、獨立運營的模式專注于綜合類電商平臺的發展。國美在線將分為兩個業務單元,國美在線定位于面向B2C業務的跨品類綜合性電商購物網站;庫巴主要負責平臺運營,拓展和繁榮綜合類線上市場。
12月13日,距國美集團宣布整合兩大電商平臺僅僅10天,國美在線與庫巴網即完成第一階段融合,用戶在國美在線購物時,可以搜到庫巴的商品,系統會自動跳轉至庫巴;而用戶在庫巴購物時,可以搜到國美在線的商品,直接在庫巴完成購買。至此,兩大網站商品SKU總量已突破200萬。
點評:國美兩大平臺的整合,在徹底破除了此前國美出售庫巴的傳聞同時,更釋放出其加速電商平臺建設和穩步推進“B2C+實體店”多渠道戰略的信號。國美在線與庫巴這兩大電商平臺的整合進程,顯然超出業界預期。通過“雙品牌+雙模式”的策略布局,一方面國美在線憑借國美集團供應鏈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商品低價能力,一方面通過庫巴的平臺布局有望較早地建立起可盈利的商業模式,進而完成對既有電商格局的洗牌。而國美在線與庫巴的快速融合被認為是國美系電商加速沖刺過程中釋放出的強烈信號。
2
85歲昔日“煙王”褚時健
網上賣橙成為勵志榜樣
昔日“煙王”、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旗下的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目前已與食品電商本來生活網簽訂了購銷協議,其種植的“云冠”冰糖橙(也稱“褚橙”)將發力網絡銷售渠道。
據報道,早在06年,新平金泰就曾考慮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合作銷售褚橙,但由于價格、賬期等因素,最終合作并不成功。后來,褚橙的銷售直接放棄了商超,而只選擇批發市場和經銷商渠道。
如今,“褚橙”首次在北京上市,還首次嘗試線上渠道。當然,這也源于電商給予褚橙“先款后貨”的優惠條件,同時,褚橙從云南到北京的運費也由雙方各承擔一半。
近日,有報道稱,褚橙銷售火爆,獨家銷售褚橙的電商介紹“我們網頁上最多一個用戶買了二十多箱。還有一個公司通過團購熱線下了400多箱的一個訂單。”
點評:褚橙走紅,一方面來源于其精細的培養過程。據稱,灌溉褚橙的都是山泉水,用的肥料則是用煙梗做的有機肥。而為了讓每顆橙子都享受到充分的陽光和營養,每顆樹僅留240-260朵花。
另一方面,創造褚橙的正是原為紅塔集團董事長,曾經的“中國煙草大王”——褚時健。75歲的他在云南二次創業,包墾2000畝荒山,開種果園。如今10過去,褚時健的果園已擁有35萬株冰糖橙。
而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85歲的“煙王”褚時健竟然為他的褚橙與時俱進地選擇了“電商”這一銷售渠道。在人們看來,昔日“煙王”對電商的青睞,代表著傳統產業的經營理念、銷售模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3
Ebay卷土重來再度入華
牽手走秀網大打國際牌
2012年11月,數年前曾經敗于淘寶網免費模式的全球最大電商平臺——eBay卷土重來,加入到中國熱火朝天的電商混戰之中。不過,此次eBay并沒有采取以往單打獨斗的方式,而是與國內知名的時尚B2C走秀網合作,以推出“eBayStyle 秀”頻道的方式回歸中國市場,為國內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美國商品。此后,12月初,eBay旗下的韓國最大B2C平臺Gmarket也與走秀網合作,直接向中國用戶推薦韓國潮流品牌與商品。相比過去全資控股易趣網來進入中國市場、與淘寶網對戰,eBay這種合作方式的門檻更低,所需承擔的風險也更小。
有了eBay如此的鼎力支持和背書,使得業界對走秀網的上市預期也更加濃厚。12月20日,走秀網發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并稱公司未來將更加專注全球品牌和正品服務。走秀網創始人紀文泓表示,希望通過發布全新的品牌形象,再次強調“走秀網是誰?”。走秀網將堅持定位于全球時尚正品百貨,不但為國內時尚網購用戶提供全球品牌正品消費服務,更是優秀的全球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開放性平臺和通路。
點評:目前,隨著全球經濟的低迷,傳統歐美時尚消費市場下滑嚴重,要想保持高速增長,中國市場的拓展成為各大品牌角逐的焦點,地面百貨頻繁升級,全球時尚品牌紛紛搶灘一線城市的旺鋪要位。而中國電商市場的同質化競爭也非常嚴重。由此,eBay和走秀網各自都有了聯手對方的基礎。在eBay不斷注入“國際”基因之后,走秀網的業務模式已經從全部靠自主招商的傳統B2C模式,擴大成為對接中國用戶市場的全球時尚品牌網絡零售商。而eBay能否重新成為天貓、淘寶的最大對手,尚需觀察。
4
窩窩團宣布率先盈利
團購網站冰火兩重天
在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之后,2012年,團購網站進入了比拼內力的階段,有高歌猛進的,也有江河日下的,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日前,知名團購網站窩窩商城傳來好消息,董事長兼CEO徐茂棟表示,截至12月25日,窩窩已提前實現盈利,成為目前中國生活服務電商行業第一家實現規模性盈利的公司。從收入構成來看,窩窩的商城模式效果明顯,來自專賣店業務的收入占到整全收入的70%,已累計了全國近10萬家優質生活服務商戶開店,目前每天還有1000家商戶不斷入駐。此外,窩窩手機客戶端的用戶購買量每月以超過10%速度在增長,占全網銷售量的比例不斷加大。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今年8月1日,兩家知名團購網站F團和高朋網完成了合并。10月20日,知名團購網站24券宣布因資金鏈斷裂而進入“長假期”。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數據顯示,雖然整體規模有望實現年度一倍以上的增長,但團購行業似乎已陷入了冷淡和重復,缺少能喚起消費者興趣的“新鮮感”。在團單的售賣時間上,甚至出現一年期的,這與之前“一天一單”、“一月一單”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團購已經逐漸轉變成了常態化的優惠方式。
點評::不論盈利、合并還是關張,團購網站的變局已經面臨著一個關鍵的臨界點。應該說,窩窩團的盈利并不代表著團購行業整體的回暖。事實上,除了高朋網和24券外,還有大量的團購網站已經悄無聲息的消失了。這個曾經迅速爆發風光無二的行業,同樣正迅速的歸于平凡。從拉手網上市失敗開始,團購網站的未來就已經被蒙上的陰霾。尤其在資本寒冬之下,團購網站的日子更加艱難。另外,消費者似乎對團購的興趣也越來越淡,這一點,從團購有效期越來越長就可看出。而這,將更為致命。團購行業急需創新來重新喚起消費者的興趣。
5
淘寶商城更名天貓
雙十一創成交量記錄
2012年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完全脫離淘寶品牌,并采用獨立品牌拓展在線零售市場。
其時,對于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有分析人士認為,是為了讓消費者更清晰該平臺的定位,幫助消費者網購時更有針對性的選擇和決策。
而對于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是從淘寶網上誕生成長并分拆而來。分析人士認為,淘寶商城初期的迅速成長主要得益于淘寶網的流量和品牌支持,但其B2C業務屬性與淘寶網低價及假貨泛濫的形象無法協調,啟用獨立品牌擺脫淘寶網低端形象也是必要之舉。
就在更名十個月之后,天貓與淘寶更是在11月11日創下了我國網購交易的成交量記錄。
今年的11月11日天貓與淘寶兩家網購單日紀錄再次刷新為天貓132億、淘寶59億,合計191億。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11月11日,淘寶網站當天銷售額一億元;2010年的這天淘寶以及淘寶商城銷售額增至 9.36億元;2011年淘寶以及天貓銷售業績飆升到52億元,其中天貓33.6億元。
點評:據數據顯示,天貓的業務占B2C市場超過50%的份額,不過也面臨更多的競爭。各大B2C網站紛紛宣布推出開放平臺。京東的開放平臺POP平臺于2010年開始籌備,2010年12月30日上線。2011年頭一個月,POP平臺交易額達到1個億。蘇寧易購和京東,價格降到這個點,要再靠降價增加市場份額非常難了,所以都開始平臺化,都去和天貓競爭。
6
阿里巴巴B2B退市
集團未來上市路徑成最大猜想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成,私有化計劃生效,將在當日收市后正式撤銷股份的上市地位。
在阿里巴巴私有化要要約中,回購價定為13.5港元/股。這一價格與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上市時的發行價一樣。按照收購要約,回購價較其宣布私有化停牌前的最近6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格溢價60.4%,較停牌前最近1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溢價55.3%。為此,阿里巴巴集團將支付給阿里巴巴的小股東們約190億港元。但這不是賠本的買賣,5年間,馬云用與最初相同的價格買下了凈利潤增長6倍多、現金增長25倍的企業股權。
阿里巴巴高調退市,也令中概股“退市潮”成為焦點。去年以來,已有同濟堂、樂語中國、盛大網絡、安防科技等多只中概股以私有化方式得以退市。
對于,此次阿里巴巴私有化,有分析師表示:“一方面,可能認為公司市值被低估,通過退市重新獲得評估;另一方面,考慮到阿里巴巴集團戰略調整,不排除在打通B2B與B2C平臺后,未來選擇整體上市。”
在完成了退市、回購雅虎股權等大動作后,阿里巴巴已經獲得了完全掌控權。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馬云的企業肯定是要重新上市。到底是整體上市,還是將旗下公司分拆上市,兩者皆有可能,不排除將支付寶、淘寶等相關業務分拆上市的可能性,這樣能獲得更高的市盈率和未來成長空間。
點評:雖然,私有化中盈利的不少,但也有不少中概股退市是無奈的虧本生意。中概股退市原因有所不同,知名者如盛大網絡、阿里巴巴,進退間實現賬面盈利,企業戰略也得以重構。但對多數中概股而言,退市是無奈的選擇。
7
沃爾瑪完全收購1號店
水土不服仍是隱憂
全球最大零售企業沃爾瑪并購中國最大網上超市1號店案已接近尾聲。今年8月,商務部網站正式批準沃爾瑪收購一號店33.6%股權的經營者申報,這使得沃爾瑪最終將1號店的絕對控股權牢牢握在手中。根據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尼爾?阿什所說,增加投資完成后,沃爾瑪持股比例為51%,平安集團仍持有39%的股份,1號店創始團隊則占股不到10%。
在中國B2C網購交易迅猛增長背景下,這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巨頭在中國實施的一次非同凡響的收購和品牌營銷。此舉不僅反映了傳統零售商試水電子商務的宏觀趨勢,也是沃爾瑪在進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一次意義深遠的謀篇布局。
目前,沃爾瑪的線下競爭對手如家樂福和麥德龍等,都還未在中國推出成熟的電子商務網站;只有其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亞馬遜已通過并購,開設亞馬遜中國網站。此番沃爾瑪控股1號店后,它將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線上虛擬門店與線下實體門店多渠道營銷布局的零售企業。
隨著在線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沃爾瑪已經將自己的目標定位為全球領先的多渠道零售商,即實現線上線下通吃,將沃爾瑪的業務規模與利潤最大化。
點評:對仍在粗放格局中混戰廝殺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而言,這將是一個深度的挑戰。因為就大多數同行單一渠道模式而言,沃爾瑪既有線下成功案例,又有線上成功營銷經驗,它的插足無疑將為眼下電商競爭格局再添變數。但與此同時,這對中國零售業格局來說,也很可能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
8
京東商城引領價格戰
只放狠話難見實惠
8月14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布“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的聲明。面對挑釁,14日下午,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布“保證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的聲明回應劉強東。隨后劉強東作出表態,稱京東不但要比蘇寧線下商場便宜,線上也要比其便宜,“蘇寧敢賣1元,京東價格一定是0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14日晚間,國美電器電子商城也發布“全線產品價格比京東商城低5%”的微博,宣布參戰。當當網CEO李國慶、騰訊旗下的易迅也紛紛回應稱,將掀起大規模的整體促銷,要比京東便宜。
僅僅一天時間,京東、蘇寧、國美等各路電商從口水戰轉變為價格戰,家電直接步入“戰國時代”。
而當時各大大網商主頁據已經打出了,折扣、直降、特價等字樣的口號,京東甚至在主頁打出了“物價回到4年前”的口號。
這場價格戰引來眾多網民“圍觀”,到底誰的價格最有優勢?來自一淘網的價格監測顯示,8月15日下午5點,蘇寧比京東價格高的大家電商品有297件,占比25%;京東價格比蘇寧高的商品475件,占比41%;剩下33%的商品兩者價格相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美成為本次價格擂臺戰的黑馬,一淘監測顯示,當天國美在大家電領域的降價商品數量比例遠遠高于京東與蘇寧。
點評:在任何商業社會中,價格戰的最終受益者從來都不是消費者,而是價格戰的發動者。因為他們往往以“低價格”為誘餌,對消費者的選購行為實施誤導,最終達到企業商業目的的最大化。因為,劉強東不是慈善家,京東商城不是公益企業。
9
唯品會成功赴美IPO
電商行業黑馬超白馬
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廣州的中國折扣電商網站——唯品會于今年3月23日正式登陸紐交所。
曾幾何時,一舉打破中概股赴美上市僵局的唯品會,成為了眾多中國公司心目中的榜樣。彼時,唯品會以6.5美元的發行價,共發行1100萬股,附加15%的超額配售權,融資總額為7000多萬美元。
但其發行首日的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發行首日,唯品會開盤價為6美元,較6.5美元的發行價跌7.7%,盤中最低跌至5.42美元,收盤價為5.50美元,較發行價跌15.38%。對此,唯品會董事長沈亞表示,資本市場低估了唯品會未來的價值。
事實上,唯品會最終確定的6.5美元發行價已較此前的8.5-10.5美元下調了逾20%。按照6.5美元的發行價計算,唯品會估值約為3億美元,而根據原來的定價區間,其估值在4億-5億多美元之間。
點評:毫無疑問,2011年7月啟動IPO流程,今年2月正式向美國SEC提交IPO申請的唯品會能夠得到今天這一結果已實屬不易,畢竟這是一次“中概股”的破冰之旅。
而在破冰以外,唯品會首日表現不佳其實早有先兆,當當網CEO李國慶就曾公開表示,唯品會路演遇冷,在香港未獲得任何投資者下單,可以佐證的是,唯品會曾調低其發行定價。
不可否認,唯品會首日破發與此前“中概股”遭做空等有必然聯系,但除此之外,電商行業所存在問題也值得業界警惕。
據相關報道透露,早在2011年5月,唯品會曾尋求過C輪私募,但未果。最終做出上市決策,實際源于其自身現金流吃緊的考慮。雖然,我們并不能確認這一消息的真實性,但資方對“電商估值已普遍降低”卻是有目共睹的。
10
蘇寧收購紅孩子
中小電商頻現賣身
2012年9月25日,蘇寧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以6600萬美金收購母嬰類垂直電商網站紅孩子。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在發布會上表示,并購后紅孩子將保留品牌、保持相對獨立的發展。未來,蘇寧易購的母嬰頻道將交由紅孩子運營,紅孩子的物流部門也將統一納入蘇寧的物流體系。
對蘇寧而言,此次交易意味著蘇寧徹底擺脫了傳統零售商的定位和形象,開始成為與京東、阿里巴巴一樣的全品類電商。
而對于紅孩子而言,成立八年來,其對外公布的融資一共有4輪,總金額超過1億美元,其中主要的投資方分別為北極光、恩頤資本(NEA)和凱鵬華盈,相比于6600萬美元的退出價格,投資方可謂流血退出。
目前資金狀況、物流能力對紅孩子公司都有一定的制約,收購完成后,通過在蘇寧平臺上的整合運營,紅孩子可以獲得大量的流量和新用戶,其廣告營銷投入將大幅下降,投入產出水平將快速提升。
點評:作為國內知名的母嬰垂直B2C電商,紅孩子擁有750萬注冊會員,2011年度購物會員重復購買率超過50%。紅孩子已建立了比較健全的全國銷售網絡,員工總數1500余人。
但自2004年成立以來,紅孩子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始終未能走出規模性盈利困局,最終不得不走向被蘇寧收購的結局。在業界看來,只有大型電商才能成功赴海外上市,中小電商短期內獨立上市的可能性都不大,加上之前的估值過高,暫時又都沒有規模利潤,導致后續融資出現困難。這類公司未來最好的出路就是被大平臺收購,而不是獨立上市。
蘇寧并購紅孩子,或許將揭開國內電商領域并購事件的序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亦將進入一個密集整合期。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賀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