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下午還正常營業,晚上說要清場理貨,夜間就關門了。”12月31日上午,市民趙先生來電反映,賈汪大吳鎮商貿城里的“華聯超市”在2012年12月23日夜間突然關門,讓眾多被欠貨款的供貨商措手不及。為了討要被欠貨款,他們聚集在超市門口“蹲點”,但直到當天傍晚,超市經營者仍沒出現。
兩輛貨車堵超市大門
12月31日,記者來到該超市大門口,看到不僅有好多供貨商在超市門口“蹲點”討錢,而且該超市的大門也被兩輛貨車堵住。
“大吳華聯超市和賈汪華聯超市是一個人開的,10月份的時候,賈汪華聯超市關門后,部分供貨商的錢還沒有清算完,這個大吳鎮的華聯超市上月23日夜里又關門了。”常女士告訴記者,23日當天下午還正常營業,但是到了晚上,超市老板說要清場理貨,于是安排人員將超市大門關閉。
“第二天,部分供貨商知道此事,立即準備到超市里拉貨。”常女士說,超市老板怕超市里的商品被搶走,立即用兩輛貨車將該超市的兩個大門堵住,供貨商無法進入該超市。
就在記者采訪時,超市旁邊的一個鐵門里出來一名王姓男子,該男子自稱是該超市會計。“這兩輛貨車是我聯系堵大門的,否則,這些供貨商肯定要進來搶商品。”該男子說,他也不知道超市突然關門的原因,也不知道老板的下落。隨后就匆忙躲進大門并將門反鎖。
■供貨商自述
數百家供貨商被欠近千萬元
孫女士經營一家食品公司,從2009年這家“華聯超市”開業起就一直供貨。“這個超市生意不錯,我們和該超市簽訂供貨合同后,一直按照合同約定供貨。”孫女士說,最近由于該超市過了約定的日期遲遲沒支付貨款,因此,她于2012年12月25日來到這家超市,發現超市已經關門,門口守著不少被欠貨款的供貨商。
“我們是給該超市供應塑料制品的,現在超市欠我們6萬多元貨款,超市老板找不到。”王先生說,從超市突然關門后,很多供貨商都到它門口“蹲點”討貨款,但一直沒見超市老板。
“據不完全統計,給該超市供貨的有300多家供貨商,這些供貨商全部被坑了。”王先生給記者一份清單,上面有部分供貨商登記的欠款數額和供貨商的名字,其中有一個蔬菜供貨商被欠貨款25萬元。
“都是血汗錢,現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一供貨商說,該超市在最近幾個月一直沒有給供貨商結算貨款,當供貨商要求結算貨款時,超市老板以各種托詞拖延,有時甚至開出空頭支票。
“我們考慮大家都有難處,還要合作,就沒有緊逼追討。”供貨商張先生說。據供貨商們估計,此次共拖欠的貨款總額近千萬元。
■記者調查
供貨單上和工商登記的超市名稱不一致
供貨商孫女士給記者出示了他們剛剛擬定的起訴書,記者發現,超市的名稱實際為海熙百貨自選超市,而不是“華聯超市”,該超市的經營者為王芳。
“該超市關門后,我們供貨商對該超市在工商部門的登記材料進行調查發現,它雖然以上海華聯超市連鎖店的形式在宣傳,但是實際上并不叫這個名字。”供貨商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超市登記的名字叫海熙百貨自選超市。供貨商開出的供貨單收據上卻寫著“上海華聯超市大吳店、上海華聯超市賈汪店”等字樣。
“這個超市的老板叫王芳,華聯超市賈汪店當初也是她開的,關門后就一直拖欠供貨商貨款,現在突然又將大吳店關門,這是有預謀的詐騙。”常女士告訴記者,她手里目前還有“華聯超市”賈汪店欠她的40149元的原始貨款單據。
“我現在還有王芳的手機號碼,能打通,但是一直沒有人接。”趙先生說,目前超市老板聯系不上,超市又堵住大門不讓拉貨,因此他們準備走司法途徑進行維權。記者按照趙先生提供的手機號碼打過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目前,賈汪法院工作人員在立案時說,由于該超市欠款的供貨商太多,只能等到所有供貨商都到法院起訴才能立案。”趙先生無奈的說,現在很多供貨商還不知道該超市已經關門了,因此很多已經知道此事的供貨商無奈之下,只好到該超市門口“蹲點”討錢。
■業內人士
超市供貨商處境尷尬
“2012年市中心夫章超市關門,老板一夜蒸發;同年國昌超市關門,超市欠貨款被供應商哄搶商品……”我市長期給超市供貨的供貨商趙先生舉例說,這些超市都在市區,很多超市關門的后果是直接讓供應商埋單,讓供應商大傷元氣。
“拉長賬期、提高收費標準、變相增加收費項目,最不能容忍的是不按合同規則執行,無限期拖延貨款,這些都是超市等商貿流通服務業的誠信缺失問題。”趙先生說。
據趙先生介紹,目前,在徐州市的供應商公司約3000家左右,由于部分超市的終端霸王條款繁多,誠信缺失,不按合同付款,而且各種費用、扣點逐年增加等,給供應商造成很大的成本壓力。此外,由于超市陷入惡性競爭、盤剝供應商,導致供應商要賬難,風險高等,使供應商面臨尷尬處境。
(彭城晚報 記者 冬風 記者 軒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