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國外的零售業人士來到中國參觀賣場后,都表示對中國式賣場陳列狀況的不解。如天津一些零售商的門面非常破舊,賣場非常擁擠,品類之間的關聯性也不強,更談不上有陳列主題。
當問到零售企業的負責人,為什么不能將門面做得漂亮一些,賣場規劃得舒服些,零售企業負責人回答:“天津的消費者非常關注價格,你把門面做得太漂亮了,他們會認為你賣的商品價格會很貴,就不敢來了。而且天津人不習慣太整齊的賣場,認為沒有挑選的氛圍。”這便是帶有中國特色的賣場陳列現狀。
中國式消費習慣
在中國,多數大賣場都會售賣散裝食品。但在外國零售業人士看來,這種銷售方式既不便于管理,又影響食品安全,理應被淘汰。
但當不少零售商嘗試將散裝食品打包銷售后,卻導致銷量下降。因此,不難看出,我國的顧客已養成了購物時挑揀的習慣,即使是在超市,仍然需要親手挑選商品才稱心。
中國多數賣場銷售肉食時,因為消費者認為現場分割的肉才新鮮,于是,經常可以看到超市采用現場分割的方式----員工應顧客的要求,將肉分割成不同的部位后再進行售賣。
實際上,有研究表明,現場分割的肉與事先分割好的肉,在品質上并沒有差異。有時候,因為現場分割的環境達不到溫度和衛生的要求,反而影響肉質。
盡管滿足消費者消費習慣后商超的陳列規劃,讓賣場顯得很凌亂,顧客購物時也更加擁擠,甚至增加了管理難度和員工的工作量,但零售企業也都把考慮適應顧客的購物習慣放在第一位,這也體現了現代化的購物模式與人們傳統的消費習慣發生的沖突。
地域差異、固有習慣,使得賣場陳列這個問題變得異常復雜。不同零售商各在一套標準,甚至同一零售商在不同賣場,陳列也有所不同。(王玉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