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陸續接到不少來自上海、杭州、臺州及江蘇等地投資者的反映,稱他們于2008年至2011年期間,購買了由浙江厚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浙江厚源地產)開發的桐鄉香港城商鋪,但整個香港城大部分商鋪現在已“人去鋪空”,涉及到的商鋪約一千多套。
桐鄉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港城糾紛屬于業主的市場投資行為,主張通過司法訴訟進行解決。對于業主提及的“售后返租”,則表示,對業主和開發商簽訂的銷售合同對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進行了檢查,未發現合同中存在“售后返租”條款或約定。
商鋪返租無法兌現
俗話說 “一鋪可以養三代”,但在王芳(化名)眼里,正是這樣的誘惑讓其一頭扎了進去,并被套。2008年12月27日,王芳與香港城開發商浙江厚源地產簽訂了購房合同,合同約定其購買的商鋪位于二幢1單元155號,用途為商業用房,雖然該商鋪建筑面積只有12.95平方米,但價格卻并不低,單價已達到2.2萬元左右,“當地住宅價格也就在3000~4000元”。
隨后,另外一家名為浙江厚源商業發展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浙江厚源商業)與其簽訂了商鋪委托經營管理協議,委托經營租期總共8年,每年一簽,到2016為止,前兩年的租金已算進首付款中,總共簽了6份。
王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出示的 《桐鄉香港城商鋪委托經營管理協議》內容明確,管理時間段期間,甲方按時間段將租金支付給乙方,租金為每6個月支付一次,甲方應于每個半年租金支付時間段前十天向乙方支付租金。上述委托協議還顯示,商鋪每年的租金實現逐年增長,如2011年為10804元,2012年為12154元,到了2016年,租金上漲至13504元。“租期還沒有結束,租金現在已經拖欠了一年多了,找他們,他們就說沒有錢。”王芳說。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遭遇同樣租金問題的業主不在少數,這些業主來主要來自上海、杭州、寧波(樓盤)、臺州、義烏以及江蘇等地區。
有業主表示,所涉及的商鋪有1000多套,有的為3至5年的短租期,有的租期為6至10年。當初,開發商銷售人員承諾售后,可以每年按8%至10%的幅度統一返租。“售后返租是當時香港城開發商打出的重點銷售策略,在此策略的刺激下,香港城項目的銷售一路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協議內容要求,在經營管理期限內,無須事先通知乙方,浙江厚源商業享有對商鋪進行獨立租賃經營的權利;此外,作為業主不得主張對商鋪的占有、使用及經營權利。對于這樣的協議內容,浙江省房地產一業內人士表示不解。 業主們寄予希望的香港城不僅未帶來收益,而且似乎成了“空城”。業主代表向記者表示,開發商當時銷售時做的廣告明確提到:香港城為奧特萊斯品牌直銷廣場,是桐鄉唯一商業步行街,得到市政府鼎力支持,是集購物、旅游、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信誓旦旦地說桐鄉奧特萊斯要趕超上海青浦,北京(樓盤)燕莎。”有業主回憶稱。
然而,建成3年的桐鄉香港城卻是另外一翻景象。3月22日,記者在位于桐鄉市政府后側的香港城看到,大部分商鋪已經關門,空蕩蕩,少數商鋪經營著健身房、足浴店等,從陳舊但色彩依舊鮮艷的服飾、餐飲等商鋪宣傳廣告中,透露出當初的“繁華”。
桐鄉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香港城糾紛由來已久。2011年10月17日以來,香港城商鋪業主已經分別到桐鄉市以及浙江省政府反映,“香港城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租金問題:由于招商不當,經營狀況差,已歇業,開發商沒有及時按照合同規定履行自己的承諾,才造成目前情況。”
對于“空城”,浙江厚源商業則認為責任在當地政府,其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緣于當地政府當初定位錯誤,現在要求政府進行統一拆除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