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近年商業地產開發高歌猛進,目前武漢人均商業面積已突破1.2平方米,超過被譽為“購物天堂”的香港。
昨日,中國商業地產論壇在漢閉幕。接受采訪時,恒隆、新世界百貨、銀泰等商業巨頭對武漢投資信心不減,也表示了對商業地產一窩蜂上馬的擔憂。
恒隆廣場殺入武漢
萬達、華潤、綠地、世茂、瑞安、九龍倉……一個個商業地產巨頭,近年不斷殺入武漢市場。
昨日的論壇上,恒隆董事長陳啟宗透露,武漢廣場附近,投資120億的恒隆廣場項目,今年也將正式開工,建設購物商場、寫字樓及公寓式酒店。而目前,武漢僅在建大型購物中心已達35個。
武漢市商務局統計表明,2011年底全市商業營業面積1076萬平方米。2012年,全市銷售商鋪、寫字樓292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總人口近1000萬的江城,目前人均商業面積已超過1.2平方米,超過香港人均1.1平方米的水平。
亟待提防“多而不旺”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顯得擔憂:商業地產急速擴張,購物中心又大同小異,或導致“多而不旺”。
銀泰百貨副總裁王銳說,優質零售商資源稀缺,租金不斷增長,導致一些購物中心運營不理想。在陳啟宗看來,大型商業項目切不可盲目上馬,必須有針對性地施工和招商。
新世界百貨中國首席運營官陳旭存介紹,1994年新世界就在大陸開了第一家店,到今天也只發展到40家門店,坦白地說速度比較慢,但“慢工出細活”,關鍵要市場認可。
休閑空間才是方向
論壇上一組數據頗為震撼——目前到購物中心真正購物的消費者只占19%,高達81%的消費者是出于休閑、娛樂需求。這或為武漢在建的眾多項目,提供了發展方向。
“小鬼當家”董事長松濤頗有心得,抓住客戶,就要抓住整個家庭,營造家庭式的休閑、娛樂空間,來帶動客流。電子商務沖擊下,實體零售已缺乏價格優勢,單純購物已抓不住消費者的心。
萬達商業副總裁陳平則判斷:“未來購物中心,在保留購物基礎上,更多功能將用于娛樂和休閑。”未來實體店承載的,更多是消費者的精神和休閑需求,而不僅僅是物質需求。
(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