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杭州商業地產項目可謂遍地開花,一座座城市廣場拔地而起,不僅刺激了消費者的視覺神經,也讓商業地產界的發展更加扣人心弦。悉數杭城的商業地產,僅萬象城、來福士廣場、娃歐商城、印象城、杭百、解百、銀泰等大型購物中心就有不下二三十個,更別提小型超市、商業街與酒店等了。如此高密度的商業格局,開發商們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略勝一籌呢?
以“涌金廣場”為例,雖然其地處杭州吳山商圈中心地帶,北鄰解百、元華等商場,南傍吳山廣場和河坊街,西靠西湖和南山路,四周商廈林立,交通也相當便利,但是在短短幾年間,涌金廣場幾次隆重開業,幾次悄悄關門,也讓業內人士心存疑惑,莫非真的是“天妒紅顏”?
“之前的涌金廣場,差不多有400多間商鋪,全部采用的是店中店的形式,導致產權高度分散,為經營不善埋下伏筆。后來由于經營情況不佳,經營者開始以關門要挾管理公司,并拒絕交納水電費和物業管理費等,嚴重干擾了管理公司的日常運作。”一位熟知涌金廣場人士表示。在業內人士看來,一個成功的商業地產項目,必須依賴于一個強有力的物業管理者與經營者進行統一的規劃、招商、經營,方能慢慢熱起來。
如今,涌金廣場正式更名為“濱湖1號”,由杭州鑫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斥巨資全新打造。有了先前涌金廣場的前車之鑒,此次“濱湖一號”采用了商業自持模式。商業自持模式不分零出售,全部由開發商統一規劃、招商、經營,不僅能夠保證商家的品質,而且也豐富了商業業態,更便于公司統一管理。的確,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商業自持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商業地產公司所采用,萬達廣場和恒隆廣場就是最好的成功證明。
“商業自持雖然成功的例子比較多,但是只有擁有較強的企業實力和資金保障,同時擁有著豐富且穩定的商業資源的企業,才適合采用商業自持模式。” 杭州鑫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從房地產及娛樂實業轉至商業地產,擁有雄厚的資本和豐富的商業資源,這也是我們采取此種模式的強有力保障。”
看來,2013年,商業地產究竟應該如何玩,也許商業自持是正解!
(搜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