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微標簽遷引的微生活
“簽到控”們看似隨意的一次記錄,成就了商場與社交平臺的意外聯姻。定位、關鍵詞等記錄方式讓消費者為自己貼上了微標簽,社交平臺有效地將海量微標簽梳理、分類,將與商場提供關鍵詞相吻合的消費者一網打盡。只要擁有符合條件的微標簽,有獎問答、免費體驗、優惠券、會員專屬活動、游戲互動隨之而來。商場多將此視為精準的趣味推送,目的就在于讓每個潛在消費者的微生活都“忙”起來。
如果說“簽到控”們得到禮物是意外的收獲,那么購物達人們的消費則更有目的性。28歲的李娜(化名)是個微信控,手機上幾乎安裝了北京所有已開通的商場微信。“現在我去逛商場前,都會在微信上問問有什么折扣,有什么餐廳,能不能免費停車。這些用手機微信一問就知道,省得去網上搜,太麻煩。”方便、好玩,李娜的標準就這么簡單。“如果看到有些官微賣萌,我有時候還會忍不住去調戲一下,這就更有意思了。”
區別于單向的廣告宣傳,這種趣味性、互動性更強的營銷模式加深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黏性,消費者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今年春節期間,朝陽大悅城通過微信推出元宵燈謎“一猜到底”活動,活動發出三個小時內就有近2000個用戶參與答題,且最終參與答題的用戶達到6000人。無獨有偶,蘋果亞洲最大旗艦店落戶北京apm時,北京apm在官方微博上發布的信息,得到了40多萬次轉發和評論,當天參與現場互動的消費者達3萬人次。
商場:多平臺拓展的多資源
在朝陽大悅城推廣部高級經理夏奇才看來,商場借力新營銷平臺使用的資源也更加多元。據夏奇才介紹,朝陽大悅城都將微信作為首選互動平臺對外發布包括視頻、圖片、語音、文字在內的豐富信息,關注朝陽大悅城微信的用戶,總能在第一時間獲悉朝陽大悅城的動態信息,這使得朝陽大悅城微信賬號具備完善的信息發布功能。
香港的海港城則是借助新浪微博,通過明星效應,將大量的潮流訊息和精心安排的打折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有效地刺激了用戶的消費神經。目前,海港城在新浪微博的粉絲數量已接近50萬人,海港城官方微博也在新浪微博去年9月公布的商場/購物類影響力排行榜中拔得頭籌。
北京apm作為北京首個推出零售App的商場,除提供零售資訊和優惠信息外,其App“apm”將7層商場做了三維模擬展示,消費者點擊不同樓層后就能查看該樓層全部品牌信息和詳細位置,并且還有詳實的店鋪電話、營業時間和品牌介紹信息。這種貼心服務能讓消費者帶著移動的“品牌導覽冊”進行便捷購物。
趨勢:小信息細分的大市場
在使用新媒體宣傳推廣的同時,很多商場還視該平臺為顧客需求的觀察室。在新世界百貨每次微信活動后,商場營銷團隊會通過微信后臺對活動效果進行分析,比如掉粉率、動卡率等指標,以了解活動的具體效果便于下次活動有的放矢。同時,還將消費者通過微信查詢、互動的內容進行數據分析,及時修正問題。
與分析市場相對應的還有分年齡、需求的信息個性化推送。夏奇才表示,朝陽大悅城正在通過探索分析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客單價、消費頻率等,制定不同頁面的個性化菜單,實現精準的營銷推廣。在業界看來,依據后臺的大數據,將信息接收群體進行細分,這種投其所好的宣傳方式不僅討巧,而且能為商場帶來更多有效客流,得到更準確的反饋信息。
(北京商報 記者 劉宇 實習記者 何烴烴)